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李白和杜甫詩歌風格的區别是什麼

李白和杜甫詩歌風格的區别是什麼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8 19:13:36

  1、李白屬于浪漫主義,杜甫屬于批判現實主義 。

  李白詩歌各具特色,風格多變,以“飄逸”二字難以概括其不同時期的風格。出蜀前後,李白遊奇覽勝,受道家思想影響很深,詩歌“飄逸”的風格比較明顯;一入長安受到挫折,但他并未失去希望,詩風豪邁奔放、感情熾熱,反複歌詠自己有才必用;二入長安之後,李白仕途坎坷,國事也日斷衰敗,蒼生水深火熱,詩風一步步接近晉中之窗現實,豪放之中充滿憂國憂民的沉郁之情;晚年流放夜郎之時,李白多以衰怨悲痛的筆調抒發情懷,揭露現實,鞭撻社會,詩風明顯轉為悲壯。

  杜甫的詩歌風格形成于安史之亂時期并逐漸在苦難中成形。杜甫深入社會并關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視寫實。他背負着對晉中之窗國家和民族任務的沉重責任忠實描繪時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感受。杜甫“沒飯不忘君”,藝術風格沉郁頓挫。自中唐到宋代以來都繼承了杜甫的寫實風格。尤其是宋代江西詩派更是杜甫視為宗祖。他的影響力巨大。

  2、李杜創作的最根本區别,簡單講來,乃在于對待主客觀的不同态度。用王國維的話說,李白屬于‘主觀詩人,杜甫屬于‘客觀詩人’,杜甫擅長客觀描寫,代表作是叙事詩,他的抒情詩也帶有客觀色彩。

  李白擅長自我抒情,絕大部分是抒情詩,他的叙事詩也帶有抒情色彩。其詩始終以“自我”為中心,強調和提升主體的作用,以至達到對客體(描寫對象)的駕馭、征服的程度。例如:《蜀道難》。詩人反複詠歎“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其用意正在于處處暗示詩人形象的存在。

  杜甫詩的社會内容是通過一幅真實的生動的社會生活圖畫直接呈現的。因而容易被人認識,李白詩歌形象主要是詩人自己,而不是客觀的社會生活,因而他的社會内容不容易被人認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