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選擇吃維生素來補充營養,意在提高自身免疫力,讓身體保持健康狀态。但是維生素真的像我們想象中的那樣“萬能”嗎?在選用時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維生素可以分為兩大類:脂溶性和水溶性。
脂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等,進入機體的淋巴系統并被蛋白載體轉運,可以儲存和累積在脂肪組織中。
水溶性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煙酸、葉酸、膽堿、維生素C等,通常被直接吸收進血液中以供使用,多餘部分則被排洩掉而不會被儲存。
維生素作為一種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必須每天都攝入一定的量,否則就會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從而影響健康。理論上說,人們可以通過調整膳食平衡來攝取足夠的維生素以滿足人體需要。但如果機體對某種營養素需要量增加或膳食中營養素攝入達不到推薦量标準(如米、面、菜加工過精以及烹調過程使食物中某些營養素丢失,或者老年人因消化吸收等生理功能減退等),引起維生素吸收不足,就還需要通過其他方法來補充維生素。
然而,維生素也并非“多多益善”。補充過多會随人體尿液排出體外,不僅造成浪費,而且加重腎髒負擔;另外,某些維生素補充過多也不利于健康,若長期大量使用,不僅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反而會引起副作用,甚至導緻中毒。
适合補充維生素的情況
維生素的補充,應本着“缺什麼補什麼,缺多少補多少”的原則,有針對性地選用相關的品種,不要盲目補充。
以下情況可适當補充維生素或複合微量元素補充劑:
膳食不規律、不平衡,偏食、挑食,不能保證日常一日三餐者。
處于某些特殊工作狀态下的人,比如總坐在電腦前、工作壓力大、精神高度緊張、出差頻繁,或是常年在高溫、寒冷的環境中工作者。
有不良生活習慣者。
處于特殊的生理周期者,如孕産婦。
老人。曾有報道證實,适當補充維生素對于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大有裨益。
維生素的選用原則
維生素補充劑是在正常膳食之外所增加的一類以補充膳食不足或特别需要的制品,在選用時應遵循下列原則:
首先計劃好自己的膳食搭配,一日三餐達到平衡膳食、合理營養,如果每日各營養素攝入量已達到推薦标準,就不需要額外補充。
要購買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生産,由正當渠道進入市場的品牌。其包裝上必須标有國藥準字或國食健字、産品批号、成分和含量、生産日期、有效期、廠名、廠址等。
詳細閱讀産品的标簽和說明書。說明書會注明配方、功效成分、補充量以及服用方法、适宜人群等,并有警示語,應按說明書選擇适宜的産品。
價格不一定越貴越好。
不能用“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中的“可耐受的最高攝入量”作為标準來衡量營養素補充劑的劑量。
營養補充劑不能代替治療藥物。
購買維生素補充劑應綜合多方面因素來選擇。由于受體質、飲食習慣和土壤水質的影響,每個人的營養狀況不盡相同,所以應該選擇适合個人特點的産品。要按照醫生或營養人員推薦的合理劑量進行補充,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必要時應到醫院檢查後再決定是否服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