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陶淵明的詩種豆南山下

陶淵明的詩種豆南山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8 00:08:59

陶淵明的詩種豆南山下(伯樂培才天下士)1

梁伯聰故居“鶴和樓”。袁群華 攝

陶淵明的詩種豆南山下(伯樂培才天下士)2

一幅油畫作品記錄了梁伯聰與林風眠的師生情。受訪者供圖

陶淵明的詩種豆南山下(伯樂培才天下士)3

梅州著名教育家梁伯聰。資料圖片

陶淵明的詩種豆南山下(伯樂培才天下士)4

适逢周末,寫生愛好者在鶴和樓附近進行創作。袁群華 攝

在梅州城區,流傳着一句“上市梁,下市黃”,意指梅州文教曆史上的“心髒”地帶攀桂坊和紅杏坊的兩大書香家族,其中“上市梁”便是梁氏家族。

梁氏祖屋名為鶴和樓,這座祖屋曾走出過對梅城教育影響至深的人物——梁伯聰。

他一生緻力于教育,先後執教嘉善女子中學、女子師範等多所學校,在梅州中學的執教時間長達34年;他是梅州中學資深教員,以循循善誘的教學方式,啟迪了林風眠、李金發等傑出人才。他一生淡泊名利,教學之餘,常以詩、書、畫陶情。其七十自壽聯有雲“四時閑作業,人來問我,祇知花鳥怡情。”

斯人已逝,故居猶存。如今,鶴和樓被确定為“梅江區不可移動文物”,屋内保存完好,壁畫、浮雕依舊清晰可見,吸引衆多遊客、寫生愛好者和攝影愛好者來訪。

●南方日報記者 馬吉池 梁時禹

一代宗師

啟迪林風眠李金發成才外孫丘成桐亦受其影響

紅杏被稱為“及第花”,新進士榜叫“杏榜”“杏花榜”。在梅州市梅江區,就有一個名叫“紅杏坊”的地方,盡顯倡文興教之意,與梅江區另一人文秀區——攀桂坊恰似一對“姐妹花”。

沿着窄窄的小巷走進紅杏坊這片社區,散落的池塘被古色古香的建築包圍,在一口池塘前面,有一座寫着“鶴和樓”三個峻秀大字的老屋,散發着濃濃的書卷氣息。

鶴和樓位于梅江區西郊街道辦事處黃泥墩,為三堂一橫枕式走馬樓結構建築。穿過庭院是上、中、下堂及橫屋,橫屋右前側是内花園。從堂屋深入還别有洞天,“花頭”後面建有一進二層的私塾。

“鶴和樓裝修融中西風格于一體,反映了主人審美情趣與創新開放的思想;私塾,寄托了主人崇文重教的初衷;花園裡,與樓同齡的高大桉樹見證了族中子弟孜孜求學的曆程。”黃泥墩社區黨委書記範文婷說,該建築結構特别,整體造型布局得宜、高低錯落有緻,既有古代庭院的神韻,又極具客家特色,蘊含着主人精心構造幽靜典雅的居室文化環境,以此教育子孫、熏陶後代的用心。

梁氏一族可謂人才輩出,世代崇文重教,梁伯聰的祖父梁廷輝,為清嘉慶進士,官至禮部郎中;父親梁鑒三,清道光舉人,曾任福建上杭縣知縣。1871年出生的梁伯聰自幼習書,學問淵博,特别熱愛研究曆史,曾參加清末的科舉考試,成為一名秀才。

畢其一生,梁伯聰常為後人所樂道的,莫過于梅州教育界一代宗師、著名教育家、詩書畫家之成就。

梁伯聰的學生李文憲編輯有《懷念梁伯聰老師》一書,書中收錄了梁伯聰兒子梁挺生《回憶家父梁伯聰》的文章,文中提及“生于‘世代書香’之家,自不免趕科場考功名。上一代中國讀書人,大體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學而優則仕’,一種淡泊名利,退隐山林,或從事教育工作,家父屬于後者。他有深遠的文學造詣,工于詩詞、繪畫、書法、雕刻。他學不厭、誨不倦,數十年如一日。”

《回憶家父梁伯聰》中還提及:“家父以創作詩詞、書畫來怡情養性,以清苦的教育事業為他的終身職業。他大約從二十歲開始便執教鞭,直到六十九歲才退休。”

為了将自己的所學教授給更多人,為嘉應州培養更多人才,梁伯聰走上了教書生涯。先後執教于嘉善女子中學堂、女子師範、梅州中學(省立第五中學),以國文、圖畫啟迪學生成才。退休後,曾獲得教育廳頒發長俸(特殊津貼)的殊榮,是梅州有史以來第一位獲此待遇的人。

走進梅州中學,古色古香的韻味撲面而來,這所已有116年曆史的學校,曾是嶺東最負盛名的學府。“梁伯聰在梅州中學執教長達34年,可以說他一生中有大部分時間是在梅州中學中度過的,這期間,他培養了諸多人才。”梅州中學校長丘廣輝說。

中國現代美術教育奠基人、著名畫家林風眠,著名雕塑藝術大師李金發,教育學家鐘皎光、孫亢曾,美術理論家林文铮等都是他的學生,受到他的熏陶。

梅州蕉嶺籍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是梁伯聰的外孫。“我的外祖父梁伯聰對中國的教育作出了重要貢獻。我沒有見過外祖父,但他的詩寫得很好,作品就挂在客廳裡,我小時候受到的教導,很多是從他的詩歌中獲取的。比如‘能使歐公讓出頭,眉山原不等庸流’,這首詩句氣魄就很大,我常常念。可以說,我間接受到了外祖父的影響。”此前接受南方日報專訪時,丘成桐如是說。

“他勤勤懇懇教書,以教書育人為樂,将自己的所學所知所想,傳教給學生們,以這樣的方式為家鄉作貢獻。”《梅州僑鄉月報》主編劉奕宏對客家文化頗有研究,他說,梁伯聰身上有文人雅士的清高,雖滿腹經綸,卻淡泊名利,以教書育人的方式奉獻自己的才學,得到了當時及後世人的尊崇。“他當之無愧。”

詩畫并舉

寫就客家文化“史詩集”被譽為“半部嘉應州志”

“伯樂培才天下士,聰吟風土百年詩。”記者來到梅江區三角鎮206國道旁仙鶴山莊陵園裡的梁伯聰之墓,可以看到享譽海内外的學界泰鬥和書畫大師饒宗頤撰書的《梁伯聰先生墓表》,兩邊14個金字在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是對梁伯聰先生一生最好的注解。

“聰吟風土百年詩”主要講的是梁伯聰寫就的一部客家文化“史詩集”——《梅縣風土二百詠》,被世人譽為“半部嘉應州志”。

如今在梅州中學圖書館裡,還收藏有兩個版本的《梅縣風土二百詠》,成為學校館藏“寶物”。這兩個版本的書籍皆為梁伯聰的兒子梁挺生及梁京熹根據原稿,分别于1969年和1997年出版影印。

《梅縣風土二百詠》為七言詠事組詩,組詩名雖為梅縣風土,其實說的是整個梅州及周邊部分客家地區。詩中記錄了區域内的風土民情、人文地理、著名的曆史事件和名勝文物。

早年,梁伯聰曾跟随兩位叔父梁國瑞和梁國璿參與《光緒嘉應州志》的編校工作,為他系統地整理梅縣曆史、了解梅縣文化奠定了深厚基礎。除了參與《光緒嘉應州志》編校工作所收集的資料外,在寫就此詩集時,梁伯聰還查閱了許多資料,走訪各區域,與當地人接觸,獲得詩集的素材。詩集用詞用語通俗易懂,易于流傳。

如詩集中提到:“梅峰梅水古名州,峰在西街煙戶稠。環麓盡為民居繞,欲登峰去路無由。”介紹了梅峰的位置和變遷,對了解梅縣自然風物的曆史情況有重要參考價值。

“他的詩歌為梅縣的曆史、民俗留下珍貴的記錄而載入史冊,後人對《梅縣風土二百詠》的評價頗有詩史之譽,可見世人對這本詩集及他個人的推崇。”劉奕宏說,梁伯聰的詩作質樸無華,情感濃郁,充滿對勞苦大衆的深切同情,顯現出深厚的國學功底,又融彙了客家民歌的純樸風格。

值得一提的是,自梁伯聰創作以來,詩作早已廣為流傳,長期為客家研究者所摘引和闡述。2015年,梅州民俗學作家李國泰和陳瑞玲編著的《百年興廢論梅州——梁伯聰〈梅縣風土二百詠〉述評》出版,便是在梁伯聰詩作基礎上進行的“補遺述新”。

“梅州是文化之鄉,為詩者古往今來不計其數,而有志以詩系列讴歌家鄉者,似乎寥寥。若論存史量之多、學術研究價值之高,當首推《梅縣風土二百詠》。”客家文化研究學者胡希張認為。

梁伯聰擅長詩、書、畫,除了寫就詩集外,還有大量的書、畫流傳于世,是當時有名的書法家。

老家梅縣區石扇鎮的建築行業商人鄧偉聲愛好字畫收藏,在其藏品中,臨漢碑三則、臨《磚塔銘》、臨石鼓文、錄歐陽修《鹎鵊詞》、節錄韓愈谒衡嶽廟詩及兩幀贈“公量仁兄”的作品是比較“有年代”的。這7幀作品展示了梁伯聰深厚的書法功底,無論楷書還是隸書,均蒼勁有力,線條流暢而美觀。

辛亥革命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淵位于興甯的故居光裕廬大門匾額“光裕廬”三字,也是梁伯聰的真迹。

活化利用

以名人故居為重點打造人文曆史片區

鶴和樓建于1903年,至今已有117年曆史。1998年,梁氏族人對鶴和樓進行了修葺,對故居的部分外牆采用“洗石”工藝進行維修,并堵塞了舊時用于防禦的“射擊孔”,所以故居建築的整體結構保存得較為完好,基礎、牆體較為穩定。

目前,該故居内仍有兩戶人家居住,其中一位便是梁伯聰的侄媳婦吳利嫦。“住慣了圍龍屋,搬到城内的小區反而不習慣了。”吳利嫦說,自從老伴去世之後,她便與一條小狗生活在鶴和樓内,負責日常的管理。

每逢周末,鶴和樓便會迎來一大批寫生愛好者,空蕩蕩的屋子頓時充滿了歡聲笑語,這是吳利嫦最開心的時候。“大家笑着攀談,不時有笑聲冒出,仿佛又回到了族人未外出時,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的時光。”

名人故居是城市精神的重要載體,是延續城市文脈的重要部分。名人故居再多,若被“深藏”則毫無意義,隻有與百姓生活互動起來,名人故居具備的精神價值才能真正得以體現,城市魅力和城市影響力才會得到提升。

梅江區深刻意識到這一點。7月9日,梅江區印發《梅江區“紅杏坊”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實施方案》,正式開啟對坊内故居的修繕,打造以“詩畫在梅江·醉美紅杏坊”為主題的人文曆史片區,并充分盤活文化資源,進一步擦亮“文化之鄉”的金字招牌。

“鶴和樓于2012年12月12日被确定為梅江區不可移動文物,它的存在對于了解梅城兩大書香家族的教育曆史有着重要意義。”梅江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黃鳳鳴說。

因此,梅江區專門制作了名人故居導覽圖,重點突出鶴和樓、人鳳樓、都察院等遺迹遺址,以路為線,将名人故(舊)居串珠成鍊。同時,梅江區還将在各個路口統一設置标識标牌,為遊客提供清晰的導覽圖。

“目前,我們正在梳理坊内民居以及名人的曆史資料,梳理完成後将制作成二維碼放在故居前供遊客了解。”梅江區文化遺産保護股相關負責人表示。

以活動帶人氣,讓隐藏在坊内的故居被更多人了解。7月4日,2020年梅江區首屆“遇見紅杏坊”攝影大賽開鏡儀式在鶴和樓前舉行,來自全市各地的攝影家齊聚樓前,用鏡頭記錄下這座百年民居的滄桑變化。

“通過攝影活動,像鶴和樓這樣的名人故(舊)居将會被更多人了解。有了人氣的建築,才能長久存在;讓名人故居‘活’起來,才是一種真正的保護。”梅江區副區長林勇軍表示。

為了紀念梁伯聰為梅州教育所作的貢獻,除了保護好其故居之外,梅江區還将梅江區實驗中學改名為“梅江區伯聰學校”。該校有4棟教學樓,其中一棟以梁伯聰名字命名。

離開鶴和樓時,記者碰到了幾位前來寫生的愛好者。

“梁伯聰給林風眠的畫打分的故事你聽說過嗎?”

“當然知道,今天我的畫也是120分。”

■相關

是老師亦是伯樂

梁伯聰給學生林風眠畫作打120分,稱其“必成大器”

梁伯聰畢生緻力地方教育,以嚴謹認真、循循善誘的教學方式,培養了衆多傑出人才,其中不得不說的是林風眠。

林風眠從小就對色彩有特别濃烈的興趣,9歲時,他憑着一幅《松鶴圖》,成了遠近聞名的神童畫家;15歲到梅州中學念書,遇見了平生第一個伯樂——梁伯聰先生。梁先生詩畫并舉,傾囊相授,并鼓勵他不要囿于國畫,大膽學習西畫。

梁伯聰的教學方式極為特别。教授國畫課程時,他将學生習作逐一展示,命學生給分。他的兒子梁挺生所著《六十年煙雲》中說到這樣一個故事:一次課堂上他展示了林風眠的國畫畫作,問學生們應該給多少分。有的說90分,有的給滿分100,梁伯聰搖搖頭說:“不恰當,應給120分!”學生們都很驚奇。梁伯聰接着說:“滿分是臻完美,另給其完美以外的20分,是獎其畫天才橫溢,畫内另藏意境;假以時日,其必成大器。”

果然,林風眠日後成為中國現代頂級油畫大師,海内外譽之為“世紀先驅”。

重家風 育後人

梁氏家族人才輩出,熱心教育事業

梁伯聰不單勤奮好學,而且極為自律,一生省吃儉用,不喝酒、不抽煙。他說:“日求三餐,夜求一宿,粗茶淡飯,一生清福。”這也影響了他的後代,他經常教導後人好學向善,熱愛國家和家鄉。

梁伯聰的兒子梁挺生在他的教導下,從小勤奮讀書,曾在美國留學,取得邁阿密州聖多瑪大學博士學位。《懷念梁伯聰老師》一書中,收錄有梁挺生說過的一句話:“梁氏三條家訓中,第一就是要有知識。就是說人要有知識就離不開學校的教育培養。每個人隻有在求學的校園裡,循序漸進,掌握了相當知識,打好為社會服務的基礎,踏上社會後才能有所作為。因此,在繁忙的商務活動中,我都要抽時間和精力想法把學校辦好,并為師生講課。我把金融、地産、貿易企業裡所得的利潤,用到辦學中去。”

繼承父志,梁挺生移居香港,事業有成,念念不忘教育,創辦了香港聖若望英文書院,兼任院長。随後,舉家定居美國,又把發展教育放在首位,辦起美國國際學校,兼任校長,并以豐富的知識和雄辯的口才,赢得廣大學子的尊敬。

如今,漫步在梅城街頭,可以發現許多建築物名字、地理标志取自梁伯聰一家,由梁氏家族捐資修建。如“梁伯聰體育館”“梁伯聰紀念大樓”和“梅州中學伯聰分校”等,這些都是為紀念曾經為梅縣教育作出傑出貢獻的著名教育家、詩書畫家、一代宗師梁伯聰先生。

秉着優良的家風,從鶴和樓中也走出了另一名人梁浣春(1864—1949),即梁伯聰的堂姐,她是清末民初梅州著名女教育家,創辦并擔任“嘉善女校”校長、縣立第一女子高等小學校長、梅縣縣立女子師範學校校長。

梁氏家族還出過不少傑出人才。早期有留德的法學專家梁伯涵先生;梁伯強先生是早期留學德國的著名病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留德的生理學家梁仲謀先生、留日的經濟專家梁樹君先生,還有台北著名的電子工業企業家梁立省先生等。

1945年,梁伯聰在家中病逝,終年74歲。“梁伯聰出生于書香世家,嚴于律己,并以高标準來要求自己的後代及家族的後代,讓讀書成才成為後人的追求,後人也是人才輩出。”劉奕宏說。

參考資料:

《百年興廢論梅州——梁伯聰〈梅縣風土二百詠〉述評》(李國泰、陳瑞玲 著)

《懷念梁伯聰老師》(李文憲 輯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