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的今天,林丹2-1戰勝李宗偉,獲得廣州亞運會金牌,完成了羽毛球全滿貫的壯舉。
全滿貫包含奧運會、世錦賽、全英賽、亞錦賽、全運會、世界杯、亞運會、蘇迪曼杯和湯姆斯杯的冠軍。
幾年後,林丹成為了“雙圈”全滿貫得主,上述的比賽,他每個賽事至少獲得過兩次冠軍。
本周一,國際羽聯照例公布了新一期的世界排名。林丹,曾經252周位列榜單之首的運動員,徹底被移除。消息迅速登上熱搜第一,并在那個位置待了一整天。正式退役已經一年多的林丹,像是又經曆了一次告别。
林丹沒有作任何回應,他最新發的一條微博是在11月5日,“國旗升起一切都變得值得”。
他的妻子謝杏芳,在這一天的末尾,發了條朋友圈:“排名可以移除,精神不能移除。”
界外編輯部,
2021年11月16日,林丹的世界排名被移除,有網友留言:“江湖已無丹神,但仍有丹神傳說。”林丹卻說:“退役之後,我挺享受現在的生活。”#林丹說羽毛球已經融入自己血液裡
視頻号
相比排名,林丹更看重冠軍。倫敦奧運會實現衛冕後,他在接下來的8個月沒有參加任何比賽。他的排名迅速下滑到40名開外,以緻于沒有資格參加2013年在廣州舉辦的羽毛球世錦賽。
經過多方角力和争取,國際羽聯在當年5月同意給林丹發放外卡,此舉立即招來李宗偉的不滿。
倫敦奧運會決賽敗給林丹後,這位馬來西亞名将以勞模式參賽,排名升至世界第一,也成為羽毛球世錦賽的頭号種子。他憤怒地表示:這對于積極參加國際羽聯各項積分賽事的運動員來說,是不公平的。
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林李大戰”就成為羽毛球國際賽事的最大看點。毫無意外,兩人再次在廣州世錦賽男單決賽中相遇,這場比賽日後也被奉為那“林李大戰”中的經典。
決勝局的最後時刻,李宗偉因為疲勞和脫水導緻小腿抽筋無法完成比賽。林丹走到球網對面安慰李宗偉的畫面,成為了無數球迷心中無法忘記的經典瞬間。
外卡逆襲,林丹再一次站上了最高領獎台。回顧那場勝利時,林丹說,雖然8個月沒有比賽,但他一直保持着訓練狀态。
在妻子謝杏芳的記憶中,林丹沒有哪天不去健身房的,即使是二人的蜜月,林丹還是帶上了自己的體能師。她說沒見過哪個運動員,像林丹那樣熱愛訓練。
2008年,林丹首次獲得奧運羽毛球男單金牌。
幫助林丹在2008年實現奧運冠軍夢的名帥湯仙虎曾總結,林丹的成功源自他對于事業的專注與投入。湯仙虎說,備戰北京奧運會時,除了日常訓練的早來晚走、頻繁加練之外,林丹把對手的所有比賽錄像都看了不止一遍。
在接受網易體育的采訪時,林丹表示,他不認為自己是天才運動員,因為天才應該不需要這麼多的訓練就可以拿到冠軍。
也是在2013年,林丹曆經27小時的飛行,奔赴裡約出席了勞倫斯世界體育大獎的頒獎儀式。勞倫斯世界體育大獎被稱作“體壇奧斯卡”,能奪取這項大獎的運動員通常在世界體壇擁有至高榮譽和影響力,梅西、費德勒、舒馬赫、伍茲都曾獲得這一獎項。
當時已經兩枚奧運金牌加身的林丹,并沒有獲得任何獎項提名,他是以勞倫斯基金大使的身份出席盛會。而獲得最佳團隊獎提名的中國乒乓球隊、獲得最佳突破獎提名的葉詩文,最終也與獎項無緣。林丹第一次意識到了羽毛球這個項目的局限性。
從5歲開始接觸羽毛球的林丹,在1998年進入國家隊之後的15年中,成為羽毛球世界冠軍就是他努力的唯一目标。
三次奧運會的經曆,他兩度圓夢,原本以為已經站上世界體壇的巅峰,但在勞倫斯的紅毯上,沒有人認識他。即使知道了他是羽毛球的奧運冠軍,也沒人關心他的成就,也沒有人問他關于羽毛球的問題,“在裡約,他們問我的是對于梅西的看法,對于世界杯的看法。”
林丹說,不僅僅是中國運動員,整個亞洲的運動員在勞倫斯世界體育大獎的評選過程中,都沒有得到認可。他意識到,盡管在國内,在亞洲地區,粉絲們對于中國運動員在乒羽項目上的成績都無比驕傲。但在國際體壇,其實沒有什麼響動,“說難聽了,我們其實還是在自欺欺人。”
2012年倫敦奧運會,林丹再次獲得男單金牌。
結束了漫長的裡約之行,林丹希望在未來的勞倫斯世界體育大獎中,羽毛球運動員能得到提名的機會,不管這位選手是中國人,還是馬來西亞人、印度尼西亞人。他希望他熱愛的項目能在世界體育大獎的評選裡有一席之地。
随後接近10年的時間裡,林丹除了緻力于國内羽毛球職業聯賽的推廣之外,還努力打造自己破圈的偶像人設,他想用自己的影響力,讓更多的人知道羽毛球。
彼時,林丹的身邊出現了一些涉足娛樂圈和經紀人,他們有經驗有人脈資源,讓林丹有機會不斷出現在時尚雜志的封面上。
棱角分明的面容,長期的運動訓練,讓林丹有着令人羨慕的肌肉線條,加上他刻意保持美黑,形成了與當時娛樂圈偶像完全不同的硬漢風格。外形上超高的辨識度和優異的運動成績,讓林丹具備成為優質偶像的潛質,他很快就成為了中國知名度最高的運動員。
順理成章,林丹的下一步,是實現自己的商業價值。他希望像籃球巨星喬丹那樣,與自己合作的品牌,共同創造出一個屬于自己的子品牌。
林丹與某國産體育品牌的合作在2012年年底到期,雙方在2013年開啟新的合作協商。該國産品牌提出了一年一簽的方案,商業談判尋求本方的利益最大化本來無可厚非,但品牌方在談判中多次詢問林丹是否能堅持到裡約奧運會,這讓林丹方面感受到了不被尊重。
謝杏芳在回顧此事時直言:“參加奧運會是每個運動員的心願,但這并不是運動員自己就能決定的。”
就在林丹與國産品牌協商是否續約的過程中,幾家國際體育品牌找來尋求合作。其中就包括在2009年之前,與中國羽毛球隊合作過的某日本品牌。這家品牌開出了10年長約,不管林丹在合約内是否退役,能否參加奧運會,他都能從這份合同中獲得超過1億元的收入。
林丹在選擇裝備贊助商的過程中,遇到的另外一個障礙是,這家國産品牌與中國羽毛球隊也有一份長約,如果林丹選擇更換新的合作夥伴,中國羽毛球隊會同意嗎?
在當時的體制下,運動員個人的商業發展與國家隊之間利益如何平衡,困擾了許多知名運動員。沒有明确的規定,也沒有先例可以參考。這場曠日持久的談判,在2014年仁川亞運會之後,迎來了轉機。
仁川亞運會羽毛球男團決賽,中國隊遭遇東道主韓國隊。
頭号男單谌龍不敵韓國名将孫完虎,依靠林丹和蔡赟傅海峰的兩場勝利,中國隊将懸念留到最後,但小将高歡最終未能頂住壓力,中國隊丢掉了男團金牌。
随後的單打比賽中,并不被看好的林丹一路磕絆,最終進入決賽。在與谌龍的較量中勝出,拿到亞運會金牌的同時,實現了自己的雙圈全滿貫,用成績證明了他依然是中國羽毛球隊的領軍人物。
3個月後,2015年1月,林丹官宣與日本品牌合作,用硬實力為自己争取到了這份合同。在随後的比賽中,林丹還會身着國家隊的贊助品牌,但鞋和球拍都是他自己的林丹系列。這樣的合作,至今在中國羽毛球隊還是獨此一份。
結束2016年裡約奧運會,林丹可以自己承擔一部分訓練費用,毫無負擔地繼續沖擊自己的第五次奧運會,也多虧了這份合同提供的物質保障。
2019年6月的一個午後,正在國家體育總局訓練局宿舍裡午休的林丹,聽到了老對手李宗偉退役的消息。林丹說,自己30歲以後的堅持,與這位老對手關系很大,“因為李宗偉還沒退役,所以我也要再看看。”但他沒有想到最終擊敗老對手的,是病痛。
在随後的一年裡,林丹屢屢敗在奧運積分賽的第一輪或者第二輪,37歲老将是否能得到奧運資格的問題,也一直模糊不清。疫情讓東京奧運會被迫延遲一年,林丹的決定逐漸明晰,2020年7月4日,他正式宣布退役。
并不是每位運動員都能體會到“以失敗告終”的悲哀,強如林丹,也沒能再一次走到那個可以決勝負的奧運賽場。
2016裡約奧運會,林丹、李宗偉賽後擁抱。
“林李大戰”落幕,兩位偉大的選手如今的主要的角色都是父親,他們偶爾通話,主題都是彼此的孩子。
“李宗偉的孩子比你大一些,會向李宗偉讨教帶孩子的經驗嗎?”
“我自己帶得也還可以。”即使是帶娃,林丹也不願意輸給老對手。
退役後的林丹試着嘗試新運動。在一檔綜藝上,他學習拳擊,和張偉麗在拳台上對壘。拳套和頭盔遮不住林丹的天賦,他的腳步、爆發力仍引得現場觀衆驚呼。
他開始嘗試高爾夫,學習新的動作。不論是拳擊還是高爾夫球,每當他遇到技術上的瓶頸,反複練習還沒能掌握時,他都會和教練說同樣的話:算了,要麼我教你打羽毛球吧。在那個領域,他不會被當作小白,是絕對的權威。
職業生涯巅峰時就嘗試破圈,規劃自己的商業版圖,兜兜轉轉,無論是嘗試做男性内衣,還是跟妻子謝杏芳一起開咖啡館,都沒能掀起太大波瀾。直到徹底退役,他才發覺,隻有在從事羽毛球行業時,他才是真正的自信。
2017年,林丹、謝杏芳出席活動。
他開辦了自己的民間羽毛球賽事“丹挑”,羽毛球進校園的項目也在穩步推進,很多事情都是妻子謝杏芳操辦,林丹說妻子把一切都做得很好,自己已經在最前面沖了20多年,現在可以往後一些了,他非常享受現在的狀态。
關于未來,林丹還沒有明确的規劃,但他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不會離開羽毛球。
“永遠不會。”他又強調了一遍。
(摘自微信公衆号界外編輯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