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日子裡,漫畫家、上海美術家協會漫畫動漫藝委會副主任趙為群拿起了畫筆,創作了若幹漫畫作品,書寫了一組“封閉日記”,為上海加油,鼓舞上海的市民堅持抗疫。
“初衷簡單、樸素和真實地用漫畫的創作形式來記錄”,談到之所以用漫畫的形式來書寫“封閉日記”,趙為群表示, 一是想通過漫畫形式來記錄這段上海特殊時期的所發生的真實事情和自已的想法;二是想調節自己的心情,同時也幫助朋友們調節一下心情;三是許多年以後,再來看這些畫就非常有意思,“現在不記錄下來就沒了”。
這幅《大上海能“曲”能伸》是趙為群小區封閉第一天開始創作的一幅漫畫,這幅作品記錄了3月28日浦東所有小區和街道開始封閉,漫畫家要風趣幽默地自嘲方式來表現了這個主題。
4月1日,浦東新區被劃為封控區和管控區,這一天,浦西也開始封控,上海的大街格外的寂靜。網絡上甚至有網友調侃,“這是百年來上海最安靜的一天”。對此,趙為群創作了《大街上空無一人,但是我心裡卻堵得慌》,希望疫情早日散去。
疫情改變了上海市民的買菜模式,趙為群所創作的《老早菜是要買的,今早就全靠侬搶了》中,夫妻二人定了鬧鐘,一大早起來拼手速搶菜,“晚了”“正在進行中”“搶單成功”等文字的嵌入也頗具煙火氣息。這幅描繪了疫情中,上海市民封閉在家,不得不通過網絡平台搶菜這一現狀,非常應景。
《折疊的不僅是城市,而是我們的心》别具一格,将上海的簡稱“申”字立體化,在通過折疊的方式來呈現。對于這幅畫,趙為群表示,“各種人群、看法折疊厲害,各種消息、矛盾也層出不窮,大家都要養家糊口,清零的代價無疑是巨大的,希望大家平心靜氣,度過這些難熬的日子”。
趙為群的多幅作品都采用了拟人化這一手法,其中《抗疫的唯一方式是“真”》将這一手法運用地恰如其分,将漢字“真”自模拟成了封鎖新冠病毒的囚籠,趙為群之所以創作這幅畫也源于自己在疫情中的感悟——“數據、管理、規定和慰問都要真實、真準、真格和真誠,隻有這樣才能真的打赢這場抗疫戰。”
漫畫《啊-啊啊喉嚨,捅了一次又一次,啊啊啊》也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做核酸的居民模拟成音響,生動地還原了核酸檢測的場景。
《今朝的焦頭爛額,明朝的噴香撲鼻,關鍵是要有蔥》同樣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還記錄核酸檢測的場景,将“今天”接受核酸檢測的居民模拟成了上海特色小吃之一——生煎,生煎有着“焦頭爛額”的含義,寓意上海疫情現在的嚴重性,但通過努力一定能明天“噴香撲鼻”。後面的油條更體現了上海人特有的腔調。
“幽默是漫畫的靈魂,諷刺是漫畫的脊梁”趙為群如是說,出生在上海的他對于上海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用筆記錄下上海這座城市的一點一滴,希望可以撫慰上海市民的心靈。
作者:汪荔誠
圖片來源:被訪者供圖
編輯:周敏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