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都靈之馬》The Turin Horse
該片通過弗裡德裡克·尼采與馬的故事描繪的是一個世界 “毀滅” 的過程,價值的坍塌,生命意志遭到剝奪,一切都趨向貧瘠,狂妄的風席卷大地;人們試圖逃離卻失敗了,不得不回到原地,等待死亡來臨。
2016年貝拉·塔爾帶着他封鏡之作《都靈之馬》來到香港國際電影節的時候,反把問題抛回給了觀衆“許多人說我過于悲觀,然而我想問的是,作為觀衆,當你看完電影的時候,你變強大了還是變軟弱了?”
2.《鲸魚馬戲團》Werckmeister harmóniák
以死掉的鲸魚貫穿主線,旁觀這場鬧劇般革命暴力與善良的對立,一切廢墟終将重建,一切虛幻終将覆滅,一切罪惡終将懲戒,一切暴行終将得到原諒,在黑暗和塵暴中隐現的世界;
影片制作了4年之久,和7個攝影師合作用了多種類型的鏡頭表現,卻隻有39個鏡頭,運用了很多長鏡頭和早期紀錄片的叙事。
3.《局外人》Lo straniero (1967)
維斯康提根據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加缪的名著《局外人》改編,非常還原原著,影片主題很鮮明,有沖擊力,但顯得笨拙、拖沓。本片提名當年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4.《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
1960年,以色列宣布抓捕到前納粹德國高官,并于1961年在耶路撒冷進行審判。已在美國居住多年的著名猶太女哲學家漢娜·阿倫特受《紐約人》邀請為此次審判撰稿。
當漢娜·阿倫特前往耶路撒冷觀看審判後,卻在艾希曼的闡述、民意和自己的哲學思考之間發現了分歧。當阿倫特将艾希曼當年的行為提高到哲學的高度時,她的文章不出所料地引發了社會上的惡評和抨擊。
5.《變态者意識形态指南》The Perverts Guide to Ideology
是由斯洛文尼亞的哲學家、拉康精神分析專家斯拉沃熱‧齊澤克編寫劇本及主演、由蘇菲‧費因斯(Sophie Fiennes)執導。它透過穿梭于著名的電影場景之間來勾勒出一個理解藝術和世界的精神分析理論框架,是某種意義下的一部“紀錄片”。
6.《變态者電影指南》The Perverts Guide to Cinema
由英國女導演索菲亞·菲尼斯執導,由當今最為耀眼的國際學術明星之一斯拉沃熱·齊澤克(斯拉沃熱·齊澤克 Slavoj Zizek 飾)擔當編劇、主持人的紀錄片《變态者電影指南》,将為電影發燒友呈現一部殿堂級的饕餮盛宴。引用希區柯克、大衛·林奇、塔可夫斯基、沃卓斯基兄弟等著名導演拍攝的42部經典電影橋段,将精神分析、主體性、意識形态和大衆文化熔于一爐,探秘電影背後的隐匿鏡頭語言,引導觀衆思辨自身與電影之間的聯系。
7.《蘇格拉底》
影片基本還原了《The Apology(蘇格拉底自辯篇)》和《Crito(克裡托篇)》。劇的後半段,蘇格拉底和雷托辯論的那場戲是原文的删減版,基本涵蓋了自辯篇的重要思想。
8.《源泉》(1949, King Vidor)
改編自安·蘭德小說的電影,一部關于個人主義的情節劇,德國表現主義風格拍攝。男主盡管受到傳統建築機構的抵制但依然堅持自己的藝術,電影描寫了幫助或阻礙他進步的個人之間的複雜關系也是一部哲學作品,也表達了人類精神的體現,展示了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之間的鬥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