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遊戲

 > 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外國的特效

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外國的特效

遊戲 更新时间:2025-04-04 04:55:20

  

  《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

  01

  普通觀衆視角

  中午午休時間,與同事一起看了一部電影《勇敢者遊戲:決戰叢林》。

  聽片名,甚至看海報,都覺得這是一部有關于冒險、鬥勇的故事,類似于《饑餓遊戲》之類。

  可出人意料的是,本片,冒險是假,搞笑是真。

  影片開始10來分鐘後,笑料出現。

  并且一直延續到片尾。

  更難得的是,此種搞笑,并未有“抖包袱”的感覺,演員形象與角色性格的反差萌,讓觀者覺得此種逗趣,十分自然;有時候感覺樂得毫無道理,卻還是呵呵笑出了聲。

  坦白說,好久沒有看到這樣開心的片子了。

  直到走出影院,坐在辦公室内,嘴角依舊保持上揚姿勢,内心也仍然是大笑過後,那種松散、輕盈又有些小興奮的感覺。

  本我,就像一個被寵壞的孩子:自私、沖動、追求快樂。遵循快樂原則。

  自我,平衡本我和超我的矛盾,是一個成熟、理智的協調者。遵循現實原則。

  超我,負責内化社會價值、道德,是嚴厲的批判者。遵循道德原則。

  比如:一位年輕的女士正在快餐店排隊買快餐,她前面站着一位男士,這位男士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錢包裡掉出了20美元。錢正好落在女士的身邊。

  這時,她的人格三個部分便發生了沖突。

  本我說:“快撿起它,塞兜裡。”

  超我說:“不許這麼做,這是小偷行為。”

  而自我不僅要面對本我、超我的要求,還要面對現實情境,它開始琢磨:其他人有沒有看到地上掉落的20美元,我是否能夠在不被其他人看見的情況下安全地塞到兜裡?或者我是否應該撿起它,還給那個人,或許他會給我一些酬謝?

  在這種情境下,該女士将會體驗到 焦慮。

  焦慮是一種信号,代表着自我正受到現實、來自本我的沖動、以及超我的嚴格控制的威脅。是一種内心沖突。

  

  ▼

  因此,人們為了避免過多的受到焦慮困擾,保護自我,就自發形成了不同類型的心理防禦的方式比如壓抑、否認、投射、替代、合理化、升華等等

  例:某女士被男朋友甩了,她可能會對朋友們說,她從一開始就沒有真正喜歡過他。這位女士就用了一個容易被接受的理由來取代真實的原因,從而達到減輕自身焦慮的目的。她其實是使用了“合理化”這一項心理防禦機制

  簡而言之,心理防禦機制,就是有助于人們解決内心沖突,讓人減少焦慮的一種方法。

  若從這個角度出發,遊戲其實也是一項心理防禦機制。

  人們利用遊戲,可以緩解自身焦慮。

  在現實世界,因為各種條件限制,人有太多的欲望,沒有辦法被滿足,而在遊戲世界中,參與者可以實現“本我”的各種需求,而不必受到“超我”的苛責(因為沒有違反道德),當然也不會引發内心焦慮。

  就像這部影片中的4位少年一樣。

  在現實生活中,羸弱的高中男生,他多麼希望自己身材強健、充滿吸引力,可是願望實現不了;而在遊戲中,他就可以選擇這樣的形象,滿足自己的心理欲望。

  欲望得到滿足,焦慮緩解,人的心情也會快樂。

  如此,人們才會孜孜不倦地投入到遊戲當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遊戲资讯推荐

热门遊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