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野釣,大緻也可以分為幾個階段。初冬階段魚情比較好,這個階段鲫魚進食量較大,水溫還不算太低時,鲫魚三五成群活動。随着氣溫下降,小群逐漸變大群,開始在水溫更高水溫也更加穩定的深水區域紮堆,這才是鲫魚比較難釣的時候。因為找不到魚窩,想要憑借打窩來聚魚是非常困難的,除非有條件打隔夜窩。找準魚窩,在本就有魚的附近打窩,發窩才可能實現。如何找魚窩,其實方法較多。
一、找死角
冬季水溫較低,鲫魚紮堆的地方自然是水溫高于其他地方的位置,比較經典的選擇就是找避風的死角。這樣的位置不會受到刮風的影響,我們都知道刮風雖然可以提升水中的溶氧,但是也會降低水溫,在低溫季節隻要刮風都會不利于垂釣。所以避風的位置,往往會有魚窩。建築物背後、樹林旁邊、較高的河岸附近,如果避風死角還向陽,那就會更加完美。就算是明水,也會有鲫魚在這裡紮堆。
二、找淺水中的深水
水底平坦的地方,全年往往都不藏魚,水底不平的地方往往才會藏魚。在氣溫較低的冬季時,深水中的水溫更加穩定而且更高,如果水底有溝坑的地方,往往會有鲫魚在這裡紮堆。而且鲫魚躲在水下的溝坑中,還可以減少流水的沖刷。流水帶着泥沙和食物也會沉積在溝坑中,這是冬季鲫魚的重要食物來源。如果找到淺水中的深水,遠觀水面,發現某些區域水色較深時,往往會是淺水中的深水。就算水下沒有溝坑,還可能是暗草。
三、找暗草
暗草跟明草不同,是有根的水草生長在水下,因為水比較深的緣故,沒有長出水面。比如野釣中經常挂底,挂底後經常拉幾根水草上來,這種地方往往就是水下有暗草的區域。這是冬季鲫魚可能最多的地方,因為比其他的水草區域更深,更關鍵的是水溫更高。如果水表有水草,一定會影響光照,水草下的水溫較低。但是暗草就不會遮擋陽光,水下的枯草有更好的保溫和吸熱效果。如果找暗草,可以找有枯草冒尖的地方,其次就是找水色偏深的地方。建議長竿短線單鈎,進行試釣,找到暗草區域相對不挂底的地方。隻要釣暗草,長竿短線的優勢會大很多。
四、找有魚星的地方
找魚星,也叫追星釣。其實追星釣在春秋兩季釣鯉魚時最為常用,在氣溫不高甚至有點冷時,就是鯉魚覓食最旺盛的階段,在向陽的渾水淺灘很容易觀察到長串的魚星。鲫魚的魚星就沒那麼好觀察了,不能遠觀隻能近看。到達水邊之後,在向陽的東北兩岸多走走多看看,看是否有氣泡冒出水面,如果找到氣泡,這裡必定有鲫魚。因為鲫魚在氣溫較低時有紮堆的習慣,所以有魚星的地方往往會有一群鲫魚。追星釣鲫魚,在北方冰釣也比較常用。因為水結冰是從水表開始的,這就會導緻不少魚情會被凍在冰層中,如果冰層氣泡較多,那也說明水下會有魚群在活動。
還有就是水質渾濁的地方,冬季應該是水質較好的季節。如果水質比其他地方渾水,很可能是魚群活動造成的。或者是藻類過冬的地方,那也說明這裡水溫一定較高,有魚窩的可能性自然也會較高。敬請關注收藏點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