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評圖書:
書名:《哈姆雷特還是赫庫芭:時代侵入戲劇》
作者:(德)卡爾·施米特
譯者:姜林靜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22年9月
《哈姆雷特還是赫庫芭:時代侵入戲劇》這本書很有意思。書作者是德國法學大家、政治思想家卡爾·施米特(1888-1985),其作品經常出現在政治學和法學領域,對于西方人文知識界擁有重大影響。這本書對莎士比亞名作《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以及王後的人物形象進行了接近于颠覆式的重構。
哈姆雷特在原作中的身份背景是丹麥王子。施米特認為他的原型,其實至少與英格蘭、蘇格蘭17世紀初的國王詹姆斯一世密切相關。
為什麼這麼說呢?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與達恩利公爵成婚,但在1567年,達恩利公爵被伯斯威爾伯爵殺害,而且瑪麗女王很快還嫁給了殺人者。這也預示着瑪麗女王之後的悲劇性命運,她本人及支持者都聲稱完全清白,但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及其擁趸則認為瑪麗女王就是罪魁禍首。
《哈姆雷特》戲劇演出
《哈姆雷特》首演于1600年。伊麗莎白女王此前囚禁并殺死了瑪麗女王,卻因終身未婚而選擇了讓瑪麗女王與達恩利公爵的孩子,也就是詹姆斯一世接替自己,同時成為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國王。伊麗莎白女王駕崩前,就關押了莎士比亞劇團的庇護者,驅逐了劇團。而詹姆斯一世繼位後,則重新賦予劇團成員及其庇護者自由。
《哈姆雷特還是赫庫芭:時代侵入戲劇》書中指出,瑪麗女王在自己丈夫遇害案中究竟是不知情者,還是默許,甚至直接策劃、參與,這在詹姆斯一世繼位後成為了一個政治上的忌諱。
也正因為這樣,《哈姆雷特》中悄悄隐匿了王後的參與感。哈姆雷特的母親在丈夫被殺不到兩個月,就嫁給了兇手,“操之過急得讓人不免心生疑窦。通過這場婚姻,母親讓謀殺與謀殺者都合法化了。”
《哈姆雷特》中王後的罪責就一直沒有得到解決。“一個想報殺父之仇的兒子,他的母親卻是謀殺者的現任妻子”。而在史詩中,給予這種難題的一般隻有兩種解決方案,一是複仇者将兇手和自己的母親一并處死;二是兒子與母親結成同盟,向兇手複仇。但哈姆雷特卻沒有選擇其中任何一項。
《哈姆雷特還是赫庫芭:時代侵入戲劇》書中還叩問指出,王後在第一任丈夫被害前與兇手有什麼糾葛,也是個問題。哈姆雷特曾提及“亂倫的婚床”,這似乎暗示着王後在丈夫去世前就與兇手私通。
但這種解釋在劇中又出現了與之相悖的情節。《哈姆雷特》第三幕第四場,哈姆雷特在王後的寝宮中規勸母親時,父王的鬼魂出現,再次囑咐兒子必須完成複仇大業,但又要對母親溫和一些。施米特據此認為,莎士比亞正是考慮到哈姆雷特人物原型與詹姆斯一世的相合性,刻意避開瑪麗女王第一任丈夫(詹姆斯一世生父)的死亡之謎這樣一個政治忌諱。“王後的禁忌是曆史現實對《哈姆雷特》的一次侵入”。
再者,哈姆雷特為何在劇中表現得高度猶疑?劇中,他不斷譴責自己,甚至還懷疑被殺父親的鬼魂是來自地獄的魔鬼。這種反反複複的糾結,與其他文藝作品中的複仇者的行為特征差别很大。
《哈姆雷特還是赫庫芭:時代侵入戲劇》書中認為,哈姆雷特這個角色上的 特性,與曆史現實中的詹姆斯一世非常相似。詹姆斯一世的父親被殺害,他的母親嫁給兇手而後又落了個被處死的命運。詹姆斯一世一歲半的時候,就登上了王位,身邊的政治勢力都想掌控他,遭遇過打劫和綁架,被捕又身陷囹圄。他的童年時期,經常整宿穿戴整齊,為的是能最快速度随時出逃。詹姆斯一世是天主教徒,但為了不失去蘇爾蘭王位,不得不厚待新教徒。他在長大成人後,還不得不讨好殺死母親的死敵伊麗莎白女王,來換取繼承英格蘭的王位。此外,詹姆斯一世的兒子查理一世死于斷頭台,孫子(詹姆斯二世)則被剝奪了王位。
詹姆斯一世
瑪麗·斯圖亞特
所以,這樣一個在複雜高壓多變環境下成長起來的詹姆斯一世,智力優越,但相當謹慎,對所有未知的問題都表現出舉棋不定的應對。
《哈姆雷特還是赫庫芭:時代侵入戲劇》書中指出,“莎士比亞無可比拟的偉大之處就在于,他出于懼怕與顧慮,鑒于分寸禮節和敬畏之心,從紛亂的日常政治現實中提取了一個可以升華為神話的人物形象……這是他在膽怯與敬畏之心的驅使下,出于尊重禁忌而将複仇者形象轉化為哈姆雷特所獲得的回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