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73歲李奶奶的故事

73歲李奶奶的故事

情感 更新时间:2025-02-05 10:57:28

  #頭條創作挑戰賽#

  點擊關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動您!

  73歲李奶奶的故事(李奶奶高玉倩曾是流浪的孤兒)(1)

  高玉倩、劉長瑜京劇《紅燈記》劇照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京劇演員高玉倩紅極一時、家喻戶曉,她在京劇電影《紅燈記》中塑造的“李奶奶”,成為經典的藝術形象,影響了幾代人。

  高玉倩還在京劇電影《平原作戰》中飾演“張大娘”,在老版《西遊記》中飾演豬八戒的嶽母“高老太”。

  除了《紅燈記》《平原作戰》,高玉倩還主演了《桃花扇》《紅鬃烈馬》《算軍糧》《人面桃花》《呂布與貂蟬》等衆多京劇曲目,深受戲迷的熱捧。

  高玉倩人生坎坷,她曾是一名流浪的孤兒。她是怎樣成為京劇演員的呢?她與丈夫江甯生如何相識相愛?丈夫離世後,年逾7旬的高玉倩照顧癱瘓婆婆,經曆了怎樣的艱辛?

  今天,“細品名人”為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立體、血肉豐滿的高玉倩……

  01 73歲李奶奶的故事(李奶奶高玉倩曾是流浪的孤兒)(2)

  高玉倩早年舞台劇照

  高玉倩1927年出生于北京,4歲時父母雙雙病逝,她成了一名流浪的孤兒。每天高玉倩拿着一個破瓷碗,在垃圾堆裡翻找食物吃。很多調皮的孩子追着她打,喊她“小叫花子”。

  高玉倩5歲時,來到一家飯店讨吃的。飯店老闆姓高,沒有兒女,便将高玉倩收為養女,給她取名高晨。養母待高玉倩很好,經常将好吃的留給她。

  哪知一年後,養父找了一個年輕的女人,就将高玉倩和她的養母抛棄了,母女倆也被養父從飯店趕了出來。養母靠給人洗衣、做針線活養活高玉倩。

  1935年,山東省立京劇院來北京招生,為了減輕養母的負擔,8歲的高玉倩報名學戲,結果被錄取了。于是她離開養母,一個人去山東濟南學唱京劇,将名字改為高玉倩。

  在山東省立京劇院,高玉倩工花旦、青衣、刀馬旦。抗戰爆發後山東淪陷,高玉倩随劇組輾轉到武漢、重慶等地,冒着生命危險在舞台上表演抗戰短劇,激發國人的愛國鬥志。

  73歲李奶奶的故事(李奶奶高玉倩曾是流浪的孤兒)(3)

  焦菊隐 先生像(1905年- 1975年)

  幾年後,高玉倩考入戲劇家焦菊隐創辦的中華戲校。期間,她與馬連良、周信芳等京劇大師配過戲,還得到過王瑤卿、雪豔琴等名家的指點。

  1947年,焦菊隐又在北京創辦北平藝術館中華戲校校友劇團,分京劇隊和話劇隊,廢除了舊戲班的陋習,高玉倩被焦菊隐分在京劇隊。

  焦菊隐1905年出生于天津,原名焦承志。他畢業于燕京大學,解放前擔任中華戲曲專科學校校長,培養了一大批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

  1935年,焦菊隐赴法國留學,取得了巴黎大學文學博士學位。焦菊隐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創建人和奠基人之一,曾擔任北京人藝副院長,執導的《龍須溝》《茶館》《蔡文姬》等話劇,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1975年2月,焦菊隐因肺癌不幸在北京病逝。

  73歲李奶奶的故事(李奶奶高玉倩曾是流浪的孤兒)(4)

  早年高玉倩

  高玉倩将焦菊隐當恩師,一直在心裡懷念他。在高玉倩看來,焦菊隐就是她人生路上的明燈,照亮她前行的路。

  1949年全國解放後,高玉倩考入北京海澱區頤和園附近的華北人民革命大學,系統學習了大半年。

  在學校裡,高玉倩真正找到了尊嚴,覺得自己不再是受人歧視的戲子,她也由此激發出前所未有的學習熱情。1950年春天,高玉倩被分配到新中國實驗京劇團(後改名為中國京劇院)。

  參加工作後,高玉倩像親生女兒一樣侍奉養母,每月都要勻出一份工資給她。養母特别知足,逢人就說:玉倩待我比親生女兒還好。

  02 73歲李奶奶的故事(李奶奶高玉倩曾是流浪的孤兒)(5)

  高玉倩與老旦名家李金泉

  1954年,高玉倩經同事介紹,與江甯生相識相愛。江甯生是北京人,比高玉倩大兩歲,是新華社的攝影記者。

  江甯生曾冒着生命危險,在抗美援朝前線拍了很多珍貴的戰地照片,在業界有一定的影響。

  1955年,高玉倩與江甯生在北京低調結婚。婚後夫妻倆住在北京市西城區後泥莊的一個大雜院裡,房子隻有10多平米,沒有獨立的廁所,上洗手間要去胡同口的公共廁所。

  婚後高玉倩一連誕下兩個兒子,大兒子出生于1957年,小兒子出生于1960年。

  高玉倩和丈夫要上班,養母和婆婆幫他們照顧兩個兒子。

  73歲李奶奶的故事(李奶奶高玉倩曾是流浪的孤兒)(6)

  高玉倩《紅燈記》劇照

  1963年12月,中國京劇院準備參加次年全國京劇現代戲彙演,團裡準備重點打造《紅燈記》。

  男主角“李玉和”确定由錢浩亮飾演,劉長瑜飾演女主角“李鐵梅”,扮演“李奶奶”的角色還沒有确定,導演阿甲決定讓高玉倩接下這個角色。

  高玉倩是唱青衣、花旦的,屬小嗓,而老旦要用大嗓。在京劇裡改行當是很冒險的事,要是不成功,高玉倩不僅唱不了老旦,說不定連青衣、花旦也唱不了了,那樣隻能從事幕後工作。

  雖然内心有諸多顧慮,但高玉倩覺得導演将這麼重要的角色交給自己,是對自己的信任。

  丈夫也勸高玉倩接下這個角色,于是高玉倩勇敢地接受了挑戰。

  73歲李奶奶的故事(李奶奶高玉倩曾是流浪的孤兒)(7)

  高玉倩、劉長瑜《紅燈記》劇照

  高玉倩在家裡讀劇本時,丈夫與她一起揣摩人物,幫助她寫角色分析。高玉倩還模仿老太太走路的神态、手勢、眼神。回到家,她就在腰間系一條圍裙,以老年人的心态去體驗生活。

  為了練老旦的大嗓門,每天淩晨5點,高玉倩和丈夫就起來了。丈夫用自行車載着高玉倩去公園裡吊嗓子。

  兩個小時後,丈夫再用自行車載着高玉倩回家吃早餐。

  1964年11月6日,《紅燈記》在人民大會堂演出,獲得空前的成功。高玉倩沉穩堅毅的氣質,高亢嘹亮、富有金屬質感的嗓音,大氣磅礴、真摯動人的表演,讓人歎為觀止。

  高玉倩由青衣改老旦獲得了巨大成功。

  73歲李奶奶的故事(李奶奶高玉倩曾是流浪的孤兒)(8)

  阿甲(左)與李少春

  1966年特殊年代開始了,高玉倩與主創人員李少春、阿甲等都遭受不公正的待遇。

  原來1946年,高玉倩為生活所迫,在北京燈市口學過一段時間的中英文打字。後來南苑機場汽車修理所招打字員,高玉倩被錄取了。

  公司裡有好幾個美國人,高玉倩不會說英語,與人交流起來很困難,因此她隻上幾天班就被辭退了。

  高玉倩這段經曆被人翻了出來,說她有曆史問題。單位有人逼高玉倩寫檢查,說她的打字機就是敵特電台,高玉倩還被拉出去批鬥。

  結果她不能再登台演出了,被下放到郊區的戲裝廠幹活。丈夫受高玉倩的牽連,在單位也被邊緣化。兩個兒子在學校受歧視,經常被人打,回家就哭。

  03 73歲李奶奶的故事(李奶奶高玉倩曾是流浪的孤兒)(9)

  最可憐的是高玉倩的養母,這個老太太一生坎坷,被丈夫抛棄後再沒有結婚。她與人為善,從沒有傷害過别人,可因為受養女高玉倩的牽連,在大雜院裡被鄰居欺負,被人逼着去掃大街、清掃廁所。

  養母本來心髒就不好,由于受的刺激太大,1967年不幸去世了。高玉倩悲痛欲絕,覺得是自己拖累了養母。

  雖然她與養母沒有血緣關系,但兩人勝似親生母女。養母走後,高玉倩始終在心裡懷念她,與養母的兄弟姐妹保持聯系。

  1968年11月,《紅燈記》在人民大會堂演出,當時“李奶奶”已換成了另一個演員。周總理問京劇院的領導:高玉倩哪裡去了?對方說她曆史問題沒搞清楚,在戲裝廠勞動。

  總理說:說她有問題沒有證據,沒有證據還是可以演出的。

  73歲李奶奶的故事(李奶奶高玉倩曾是流浪的孤兒)(10)

  電影《紅燈記》海報

  劇院的領導連夜派人去通知高玉倩,在淩晨兩點将這個喜訊告訴高玉倩,讓她重新扮演“李奶奶”。

  高玉倩哭了,她沒想到總理那麼忙,還記得自己這個普普通通的演員。為感謝總理的關懷,高玉倩更加盡心盡力排戲。

  1970年,八一電影制片廠将《紅燈記》拍攝成電影,舞台劇的原班人馬進入劇組拍電影。

  1971年,京劇影片《紅燈記》在全國公映,引發萬人空巷。高玉倩飾演的“李奶奶”,成了該片的一大亮點。

  73歲李奶奶的故事(李奶奶高玉倩曾是流浪的孤兒)(11)

  高玉倩《紅燈記》劇照

  73歲李奶奶的故事(李奶奶高玉倩曾是流浪的孤兒)(12)

  左起:李維康、高玉倩、李光《平原作戰》劇照

  她演唱的《十七年》《痛說革命家史》《學你爹心紅膽壯志如鋼》等唱段傳遍大江南北,至今還被戲迷傳唱。

  據統計,當時有數億人看過《紅燈記》,高玉倩成為上世紀最紅的演員之一。

  緊接着,高玉倩又主演了京劇電影《平原作戰》,在片中飾演“張大娘”,李維康飾演“小英”,袁世海飾演“龜田”。

  在《平原作戰》中,張大娘積極抗日,最後為掩護張莊村黨支部書記李勝壯烈犧牲。

  高玉倩在片中的唱段《槍聲響》,同樣成為傳唱不衰的經典。

  73歲李奶奶的故事(李奶奶高玉倩曾是流浪的孤兒)(13)

  《西遊記》“高翠蘭”扮演者魏慧麗、導演楊潔、“高老夫人”扮演者高玉倩

  73歲李奶奶的故事(李奶奶高玉倩曾是流浪的孤兒)(14)

  高玉倩《西遊記》劇照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高玉倩在老版《西遊記》中扮演豬八戒的嶽母、“高老太”,也讓觀衆津津樂道。

  高玉倩一家生活條件一直非常艱苦,他們在大雜院裡住了28年,丈夫一直騎自行車上班。

  大雜院裡沒有下水道,一下雨屋裡就灌水,高玉倩經常與丈夫帶着兩個兒子,用瓶瓶罐罐将屋裡的水舀出去,經曆了很多生活的艱辛。

  當時高玉倩雖是大紅大紫的演員,但她與丈夫也是靠工資生活,生活條件與大雜院裡的鄰居沒什麼區别。

  04 73歲李奶奶的故事(李奶奶高玉倩曾是流浪的孤兒)(15)

  高玉倩與京劇演員郭玉琴

  鑒于高玉倩對團裡做出的巨大貢獻,1985年,高玉倩在海澱區紫竹院的高知樓裡分到了一套房子,一家四口才搬出大雜院。

  丈夫江甯生是高玉倩最堅強的後盾,高玉倩去外地演出時,丈夫一邊上班,一邊在家照顧兩個兒子的生活。

  兩個兒子聰明懂事,品學兼優,大兒子高中畢業後考入北京中醫藥大學,畢業後在母校工作。小兒子畢業于北京醫學院(北大醫學部前身),後赴美國留學,一家人在美國舊金山定居。

  1987年,高玉倩正式退休了,北京電視台《老年之友》欄目聘請高玉倩當主持人,她依然每天忙忙碌碌。

  73歲李奶奶的故事(李奶奶高玉倩曾是流浪的孤兒)(16)

  高玉倩與阿甲

  73歲李奶奶的故事(李奶奶高玉倩曾是流浪的孤兒)(17)

  高玉倩與戲迷合影

  1990年,因為種種原因,高玉倩離開北京電視台,她随後在北京戲曲學校任教,并拍攝了影片《碧水雙魂》。

  而且高玉倩每年還有不少的商演、義演,她唱得最多的就是《紅燈記》的選段。每次她在台上唱,觀衆就在台下持續不斷地鼓掌。

  高玉倩與丈夫感情很深,結婚幾十年沒吵過架,連臉紅的次數都不多。

  江甯生身體硬朗,能吃能喝,沒什麼老年病。然而1998年10月,江甯生突發胰腺炎,他腹部劇痛,還伴随着惡心嘔吐。

  兩個兒子都不在身邊,高玉倩驚慌撥打120。急救車風馳電掣地趕來了,将江甯生送往醫院。院方雖全力搶救,也沒能保住江甯生的生命。

  73歲李奶奶的故事(李奶奶高玉倩曾是流浪的孤兒)(18)

  江甯生早年作品

  痛失老伴将高玉倩推進悲痛的深淵。然而,高玉倩還有一個90多歲的婆婆,常年癱瘓在床。

  兒子走了婆婆很悲痛,整日躺在床上落淚。這時高玉倩已經71歲了,丈夫去世了,她得替丈夫盡孝。

  于是71歲的高玉倩開始照顧90多歲的婆婆。高玉倩想将婆婆接到家裡來,但老人在自己家裡住慣了,不願出來,于是高玉倩便住進了婆婆家。

  婆婆家是一套逼仄的兩居室,生活條件很不方便。高玉倩一日三餐給婆婆做飯,在家打掃衛生,給婆婆洗衣,每天她還要給婆婆翻身、擦身體。

  高玉倩已經71歲了,到了這個年紀,很多人還要兒女照顧,但高玉倩每天卻要照顧年邁的婆婆,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05 73歲李奶奶的故事(李奶奶高玉倩曾是流浪的孤兒)(19)

  高玉倩與劉長瑜

  兩個兒子見高玉倩太累,便執意出資給奶奶請了一名護工。這樣一來,高玉倩白天的負擔減輕了,但晚上護工一走,她又得獨自照顧婆婆。

  2002年,将近100歲的婆婆離世了。年逾7旬的高玉倩照顧婆婆4年,彰顯了兒媳最大的孝心。

  70多歲的高玉倩照顧90多歲的婆婆,一時在社區傳為佳話。

  2007年,高玉倩已經80歲了,大兒子要求她住到自己家養老。高玉倩覺得自己的生活習慣、作息時間與晚輩相差太大,會打亂他們的生活,于是她堅持住在自己家裡。

  兩個兒子一起出錢給高玉倩請了一名保姆,高玉倩讓保姆做飯、打掃衛生,她自己的事情自己處理。

  73歲李奶奶的故事(李奶奶高玉倩曾是流浪的孤兒)(20)

  高玉倩(左)與劉長瑜

  高玉倩在拍攝《紅燈記》時,與“李鐵梅”的扮演者劉長瑜關系很好,兩人每年都要見面。每次見面她都将劉長瑜抱在懷裡,叮囑她要小心走路,不要摔跤,語态、神情俨然就是劉長瑜的親媽媽。

  晚年高玉倩血壓偏高,心髒也不好,兩個兒子都是醫生,精心給她調配各種藥物,将高玉倩照顧得很好。

  2018年12月23日淩晨,高玉倩不幸在北京的家中仙逝。去世前她叮囑兩個兒子:後事從簡,不要驚動别人。

  因此很多親友都不知道高玉倩老師已經去世了,劉長瑜還是從媒體上得知消息的,心裡非常難過。

  73歲李奶奶的故事(李奶奶高玉倩曾是流浪的孤兒)(21)

  高玉倩

  在八寶山殡儀館舉行告别儀式時,劉長瑜趕了過去。看到高老師肅穆的遺照,她又想起了她們一起拍攝《紅燈記》時走過的那些風雨歲月。

  高玉倩的兩個兒子也不年輕了,頭上有了白發。母親離世,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痛苦。兩個兒子眼裡都有淚水,他們會牢記母親的叮囑,誠信做人,好好工作和生活。

  2022年8月,高玉倩已離世4年了,經常有戲迷去她的墓碑前憑吊,還有無數戲迷每天在網上點擊她的經典唱段。

  雖然高玉倩走了,但她高尚的人品藝品,她塑造的經典角色,她嘹亮悅耳的唱段,永遠被戲迷銘記!

  -END-

  原創不易,敬請點贊關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