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衫女
近期,作為“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的威尼斯電影節公布入圍片單。作為華語電影,由内地導演王晶執導的《不止不休》被官宣入圍之後獲得了不少關注,這部低調的電影裡有不少大衆熟知的實力派演員,比如苗苗、張頌文、秦海璐等等。
其中,最令人驚訝的名字就是白客,因為在大多數人印象中,他仍然是那個面無表情地演繹着奇葩搞笑故事的“王大錘”。
從某個角度來看,白客的演藝道路可謂是“成也王大錘,敗也王大錘”。
在2013年,低成本迷你劇《萬萬沒想到》就在剛剛興起的網絡劇市場大爆,屆時男主角“王大錘”的扮演者白客也走進大家的視野。
其實,突如其來的爆火對于以配音演員出身、喜劇演員聞名的白客來說,是個伴随着隐憂的機會。
在此之後,他主演了萬合天宜制作的一系列喜劇,甚至參演了院線電影。
然而,“王大錘”人設過于深入人心,導緻白客的事業發展陷入瓶頸,他的演技常常被忽視,大多數作品往往也口碑不佳。比如他主演的《萬萬沒想到》大電影,隻火了《大王叫我來巡山》這首歌,劇情卻因笑點尴尬而被吐槽。
他還主演過王寶強導演的《大鬧天竺》,卻入圍金掃帚獎,“演爛片”的标簽也貼在了白客身上。最遺憾的是,自2015年之後,白客的身體也因吃不消連軸轉而出現問題,他不得不休養一段時間。
本以為白客在修養之後仍能回到最初的起點,繼續在萬合天宜的網劇裡積累經驗。
可是,與此同時萬合天宜也迎來了轉折,從2016年開始影響力就大幅下降。
時至今日,曾紅極一時的“小美”、“父王”、“孔女神”都分布在各大影視作品,難以再回往日的輝煌。
而白客在這個緊要關頭也做出了很關鍵的選擇,他在不放棄萬合天宜網劇的同時,開始在電影圈深耕,同時也努力提升演技。所以,白客在這兩年裡幾乎不再活躍,作為一個喜劇演員,連綜藝節目都放棄了,可見他轉型的決心。
從2019年開始,白客的表演路線就徹底轉向文藝片,主演了《不止不休》,合作的也是像黃渤、王珞丹、譚卓這類的演技派藝人。
當然,要完全轉變大衆的刻闆印象是非常難的。雖然白客在近兩年幾乎沒有用喜劇形象示人,但大家仍将他的一舉一動看作搞笑。“長在笑點上”對于喜劇人來說或許是個很好的評價,但對于一個急需轉型的演員來說,卻是個麻煩。
此時,白客選擇參加當年口碑還不錯的《聲臨其境2》,雖然輸了比賽,但他的台詞功底和專業态度卻獲得了極佳的口碑,這也算是他第一次獲得如此大範圍的實力好評。
如今看來,白客在大火之後立即轉型的選擇是正确的,倘若他當時為了穩固人氣而選擇繼續喜劇路線,那麼,他的“面無表情式冷幽默”能打敗像大張偉、李誕這類“碎嘴段子”喜劇人嗎?
同時,他成功走上文藝路線,也回應了不少人對喜劇演員演技方面的質疑,也樹立了轉型的典型。
的确,“轉型”一直都是困擾着喜劇演員的難題,大衆所熟知的嶽雲鵬、沈騰、馬麗都算是非常有喜劇天賦的演員。
他們能輕松逗笑觀衆,卻很難抹去喜劇的影子,一旦表演起正經一些的角色,就會讓人感到别扭。
不過,也不是沒有成功轉型的案例,在白客之前,黃渤和王寶強就是最佳的正面示範。
他們既有像《瘋狂的石頭》《唐人街探案》等喜劇代表作,又能主演《親愛的》《士兵突擊》等深層次的影視劇。因此,他們的形象是多變的,參與綜藝節目、主演喜劇電影能逗笑大家,走嚴肅正劇路線、嘗試不同的角色也能讓觀衆欣賞他們的演技。
歸根結底,造成兩類喜劇演員轉型之路差異的,還是實力和作品。想要轉型、改變大衆的刻闆印象,那就得表演出更優秀、更令人難忘的新形象。否則,無論如何掙紮、反複強調自己想創造更多角色,也無法讓觀衆信服。
或許,白客的《不止不休》就是一次契機。倘若《不止不休》真能從威尼斯電影節上摘獲好成績,那麼白客不僅能用文藝形象颠覆此前的喜劇路線,還能獲得在85後中生代裡名列前茅的實績。
所以,也希望他的努力沒有白費,你們喜歡白客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