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娛樂

 > 為什麼農村電視劇都說陝西話

為什麼農村電視劇都說陝西話

娛樂 更新时间:2025-02-08 22:00:53

  正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放的電視劇《裝台》,說的是大城市“城中村”一群小人物在改革開放大潮中,靠裝飾舞台掙錢謀生的苦辣酸甜故事。

  為什麼農村電視劇都說陝西話(電視劇裝台夾雜使用陝西方言)(1)

  這部反映基層百姓打工生活的劇,演員陣容挺強大。由觀衆熟悉的戲骨張嘉益、闫妮領銜,還有宋丹丹、秦海璐、陳小藝、尤勇、孫浩等多位有實力演員客串助陣。目前雖然剛播出不到十集,卻已經引起了衆多人鎖屏關注。

  随着劇集播出,故事正在層層展開。劇中的人物命運和矛盾沖突暫且不說,僅就該劇夾雜使用陝西味普通話作對白,就是很有趣味的一大特色。

  坐在電視機前看這部劇,雖然有時候聽不明白陝西話表達的的意思,但屏幕上有字幕加括号釋義,并不影響理解。

  反而覺得,這劇演的陝西故事、主演張嘉益和闫妮又都是陝西人,加上“陝普”,讓劇情和表演更接地氣,生活氣息更加濃郁。

  幾十年來,國家大力提倡推廣普通話,已經收到明顯成效。但方言作為一種傳統文化現象,口口相傳,其生命力還是很頑強的,也可以說不容易徹底替代掉。

  說起來,除了比較難懂的廣東和上海方言,四川、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的方言,都摻雜着一些普通話,大多還可以聽得懂。

  在《裝台》劇中,有許多用“陝普”的對白都很有趣味。

  主角順子(張嘉益飾)一出場,張口就是:“在那、在那,咋啦?”明顯的陝西腔出來了。

  為什麼農村電視劇都說陝西話(電視劇裝台夾雜使用陝西方言)(2)

  但劇中的角色并不是都說陝西話,如鐵扣主任、瞿團長等都說普通話。隻有順子和他的幾個兄弟以及那位閑賦街頭、整天抱着小白狗毛蛋的“八叔”與前妻(陳小藝飾),開口閉口是陝西話。

  順子在和新找的媳婦蔡素芬(闫妮飾)聊天時說:

  “我也不是‘哈人’。”,這裡“哈人”即“壞人”。又說你“瓷錘”(即 傻的)···。

  而他的那幫兄弟問他,媳婦是自己找的。還是别人介紹的,他說了句“拾下的”。意思是“撿來的”,還警告他的兄弟不要“尋馬達”,意思是“找麻煩”。

  劇中,順子騎着三輪平闆車,到賓館找自己女兒說話。賓館保安出來攆他走,說這門前不準許停三輪車。順子回答說:“我來尋我女子,咋啦?···”

  這裡面順子說的我“女子”,顯然是我“女兒”的意思。

  普通話中,人們常說“兒子”“女兒”,而很少見把女兒叫“女子”的,但陝西話就這麼說。

  為什麼農村電視劇都說陝西話(電視劇裝台夾雜使用陝西方言)(3)

  在昨晚播出的第六集中,有一幕很吸引人的劇情:秦腔團排好了節目,想請領導審看,為了裝門面,必須有觀衆坐滿劇場陪伴。

  于是,順子和他們的裝台兄弟被鐵主任硬派出去免費拉觀衆。

  順子找到八叔說,要“尋人撐場子”。

  八叔想了想回答:“這種事情不能尋鄉黨!”

  這裡的“鄉黨”,實際是指老鄉;而“撐場子”,是把劇場坐滿捧場的意思。

  為什麼農村電視劇都說陝西話(電視劇裝台夾雜使用陝西方言)(4)

  劇中的八叔,轉身走到自己家出租的樓房下,用“陝普”大聲喊道:

  “房客們注意啦,今晚上都去秦腔團聽戲,不去的,一律漲房租啦···”

  這拖着點尾音的“陝普”,喊起來帶着回聲,如同生活中的實景再現。

  從已經演過的幾集劇來看,張嘉益、闫妮兩位陝西籍的演員,的确是本色出演,讓人覺得他們就是“城中村”裡的普通人。

  劇中,吃喝拉撒俱全,尤其吃面的場景很多。

  難怪有人評說,看這部劇,需要調動聽覺、視覺、嗅覺、甚至味覺共同感受。

  《裝台》劇對方言的巧妙使用,可以說是匠心獨到。對于陝西當地人來說,看劇肯定親切入耳;對外省觀衆來講,也會産生陌生而新鮮的感受。

  相信這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裝台》,能成為令觀衆回味不夠的文化美餐。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曆史趣聞,回憶曆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于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娛樂资讯推荐

热门娛樂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