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11月9日電(記者 萬可義)“馬上又是一年光棍節,今年看來脫單又無望了!”臨近“雙十一”,周遭的單身同胞們不禁發出如此感慨。不知從何時開始,“雙十一”成為單身的節日,但可以确定的是自從它成為光棍節開始,這天也成為了精明的中國商家尤其是電商的節日。“特惠、限時、搶購”成為了這天的關鍵詞。
各大電商看“雙十一”:沒有硝煙的一場戰鬥
“雙十一光棍節創造了一個消費時點。”10月3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南海主持召開了他就任總理以來由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代表參加的第三次經濟形勢座談會。當談論起即将到來的“雙十一”時,總理做出了如此評價。
此話恰如其分,畢竟數據不會騙人。據阿裡巴巴去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11月11日13時,天貓與淘寶的雙十一交易總額就達到了191億元,其中天貓132億,淘寶59億。交易峰值時,1秒鐘有13637人交易成功,成交額554萬。消費者的購物熱情可以用瘋狂來形容。
來自阿裡的另一組數據顯示,2013年淩晨0點剛過6分7秒,狂歡節交易額就達到了10億,0點13分22秒達到了20億元。38分5秒,天貓1111購物狂歡節支付寶交易額破50億元。而在當年的“雙十一”裡,擁有天貓和淘寶的阿裡全天最終“戰果”達到350億元。而據相關數據顯示,當年10月份,我國日均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為693億元,阿裡的350億超過了這一日均規模的50%。
“雙十一”将至 各大電商地鐵打起宣傳戰 (萬可義 攝)
日前,阿裡搶注了“雙十一”商标,對此,小夥伴們表示很受傷,京東稱,因阿裡方面已經注冊“雙十一”商标,受此影響,京東方面隻能臨時替換所有廣告。10月31日,蘇甯發聲明:禁令是客觀事實,各大電商廣告出街之前釜底抽薪,法律合規手段不義。
從各大電商的你争我趕不難看出一個事實:“雙十一”的成功恰恰證明了中國本土的自創節日(雙十一、雙十二)至少在商業影響力上正在趕超洋節,經濟發展使中國的電商們底氣越來越足,敢于更自信也更主動的去創造消費高潮。
中小賣家看“雙十一”:一年一次的一次大考
相對于大電商,那些中小網店店主對“雙十一”的體會可能更加直觀。“這是一個充滿雞血的日子,讓電商看到了希望和明媚的明天。”在天貓上經營數碼産品的張先生的這句話可能代表了一大批人對這個節日的看法。
“提前與批發商溝通,保證貨源充足,除了價格吸引人外,每年的這天我還要在店鋪宣傳方面下很大功夫。”張先生告訴記者“雙十一”還有接下來的“雙十二”,仿佛就是一次對電商的大考,不僅決定着今年業績的好壞,甚至對來年的經營發展也有很大影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