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街頭攝影重在發現 使用手機拍攝街頭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了,既輕便,又很隐蔽。在“掃街”的過程中,總會有那些形式美感很強的場景,如下圖的對稱效果及大小對比的場景,很有意思。
作為攝影初學者,找到這些“有意思”的場景并不容易,因為這需要一定時間對觀察力的練習,也就是常說的“攝影眼”。這裡向大家介紹一下如何使自己擁有“攝影眼”。
給自己一個特定題材進行拍攝。這裡所指的特定題材可以是“隻拍線條感強的場景”“隻拍顔色對比場景”甚至是“隻拍圓形物體”等,總之,給自己确定一個明确的拍攝範圍,然後有目的地去尋找這些場景,久而久之,對提高觀察力非常有幫助。
對一個物體進行多次拍攝,并且每次拍攝要有不同。一個物體可以正面拍、側面拍,可以順光拍、逆光拍,可以立着拍,也可以放倒了拍,總之,拍到你無法想出有其他拍攝方法為止。這個練習可以提高多角度觀察景物的能力,讓你在街頭這種複雜的環境中迅速找到最美的拍攝角度。
看到的就是拍到的。大家在用手機拍照時肯定會有這種感覺,在手機鏡頭中出現的畫面和自己看到的不一樣,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當看到一個有趣的場景時,如果拿起手機後再去調整拍攝距離、角度,很有可能會錯失拍攝機會。這就需要我們在看到一個場景時,立刻在腦海中形成在手機中拍攝出的效果。這樣拿起手機就拍攝,對提高出片率幫助非常大。
如果能在平常拍攝時注意以上3點的練習,那麼發現街頭有趣的場景就不是難事了,重要的是,你總能看到那些别人看不到的精彩瞬間。
二.街頭攝影的典型拍攝手法 1、利用創新視角進行拍攝
利用手機進行街拍的優點在于拍攝視角選擇非常多,再加上街頭多變的拍攝環境,可以得到很多獨特視角的佳作。比如右側這張照片就是創新視角的典型代表。
别人自拍的時候你是否從背面拍過他們?自拍者永遠隻能拍攝到自己的正面,卻不知道自己的背面也有如此有趣的景象——一張粉紅色的大嘴。這就是不同視角所帶來的不同畫面感受,那些精彩的畫面往往就藏匿在你從沒有觀察過的角度中。
2、利用海報拍攝有趣的場景
街頭的海報與行人在一些巧妙的角度會形成相互呼應的效果,這種畫面往往會讓人感覺很有趣,有的還會引發觀者對現實的思考。
如下面這張路人與海報中的人物對視的畫面。巧妙的拍攝時機讓現實中的人好像與海報中的虛拟人物有了對話,從而讓畫面有了故事感。男子略顯焦慮的表情和海報中表情淡然的女子又仿佛形成了某些互動,雖然這都是觀者自己聯想的,而“引發聯想”正是利用海報進行街拍的特點。而如果畫面中的男子是另外的表情,畫面給人的感受也會截然不同接下來介紹一下這種照片是如何拍攝的。
如果你發現了一個海報與行人相呼應的場景,并且這個場景會“存在一定時間”,隻需要找一個合适的角度,用手機拍下就可以了。但往往這類圖片拍攝的都是瞬間而過的場景,難道真的需要那麼快的思考、反應速度嗎?其實不然,有經驗的拍攝者在看到一張海報感覺可以配合行人進行拍攝時,就會在一個合适的角度等待一個合适的人出現,當這個人走過的時候,按下快門。也就是說這類照片往往都是“等”出來的,隻不過有時迎面正好走來一位很适合這個畫面的行人,那麼拍攝很快就能完成。但有時為了等一類特定的行人可能需要幾個小時,甚至一無所獲。
3、拍攝引人深思的場景
攝影作為一種表達方式,除了表現美感,更重要的在于是否可以引發觀者的思考。如下面這張照片,海報中的燈籠代表着快要過年了,而燈籠占據了較大的畫面比例并且仿佛“壓”在了行人身上,給觀者一種“負擔”“沉重”的心理感受。另人不禁思考,過年除了團員、喜慶,還意味着“壓力”,而這種壓力也導緻很多遠離家鄉的務工者不敢回家,不能回家。這種能夠引發觀者對現實進行思考的照片就非常難得。
拍攝此類圖片首先需要拍攝者有一定的生活閱曆,并對生活有所思考,其次才是拍攝技術。
關于拍攝技術,此類照片最關鍵的地方在于很難被發現。因為人的表情在看到鏡頭的一瞬間必然會發生變化,不但會對拍攝者想表達的内容造成影響,還會使照片的現場感、真實感大打折扣。而手機拍攝在這方面優勢很大,可以直接用手機對着被攝者進行拍攝,他會認為你隻是在玩手機。在拍攝前及拍攝過程中一定不要有眼神交流,表情和姿态要放松、自然,這樣很難被發現。
4、巧妙利用陰影
李白詩雲: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是一句畫面感極強的詩句,可見古人也知道利用陰影來增加情調。在手機攝影中也是如此。
将陰影作為畫面的主體進行拍攝,可以激發觀者的想象力,讓人們對景物本身進行聯想。同時陰影造成的明暗對比也會讓照片有一定的美感。
在拍攝以陰影為主體的畫面時,測光及對焦點要選擇在陰影所處平面中較亮的部分,這樣拍出來的照片,其陰影與其他景物對比明顯,并且清晰。
“北極光攝影”頭條号已經上架了數十門針對不同機型的學習課程,包括5D4、D850、D810、A7M3、A7R3、D750、A7R2、D5、1DXM2、80D等熱門機型,價格不過幾十元的課程,能夠幫助您玩轉萬元相機快速出大片,單擊下面的各個鍊接條目即可跳轉。
下面列出一部分機型的學習課程,其他機型的學習課程, 請翻至文章末端查找。
D850課程 頭條專欄 D810課程 頭條專欄D750課程頭條專欄
Z7課程頭條專欄RP課程頭條專欄 5D3課程 頭條專欄
5D4課程 頭條專欄6D課程 頭條專欄6D2課程 頭條專欄
80D課程 頭條專欄7D2課程 頭條專欄77D課程頭條專欄
A7R3課程頭條專欄 A7R2課程頭條專欄A7M3課程頭條專欄
A9課程 頭條專欄A7課程 頭條專欄A6500課程頭條專欄
如果希望學習後期方面知識,請關注以下課程。
PS LR技法 頭條專欄 PS CC 2018/2019從入門到精通 頭條專欄
如果希望在電腦上學習高清攝影課程,可以在淘寶中搜索 好機友攝影 或單擊後面的鍊接跳轉到至我們的淘寶店鋪。首頁-好機友攝影-淘寶網。
5、注意發現人與物的呼應
在街頭拍攝時,人與物之間的呼應也是一大拍攝方向。比如故宮、頤和園這種皇家園林,有許多神獸的雕像,或者是遊樂園的一些有趣的設施,都可以與行人産生某種程度的呼應,而拍攝一些有趣的照片。
比如下面這張照片,櫥窗中的人造模特與行人産生了某種呼應,給觀者一種在審閱部隊的感覺。
下面這張照片依舊是通過人與物之間的呼應來表達主題,但主體不是人而是物,通過以紅燈籠作為主體傳達過年的大環境,街邊的人物則與燈籠産生呼應,表達一種年味。
6、發現街頭的形式美
街頭拍攝中有這樣一類照片,它沒有多少内涵,也不會引起觀者的過多思考,但是卻有着強烈的形式美感,也就是滿足觀者視覺欲望的那類照片。
這類照片需要拍攝者有較強的觀察能力,要能夠發現那些三維轉換為二維之後會産生形式美的場景,并選擇合适的拍攝角度。
比如下面這張照片首先需要拍攝者發現這高度對稱街景的美感所在,通過完美表現對稱的正面拍攝,以及正好站在正中央的路人,使得這張照片的形式美感很強。
下圖則是發現了輪胎擺放的形狀美感,并且與街道上形勢的汽車相呼應。畫面整體既有一定的對稱性,前中後不同景物形成的空間感也很突出。
7、鼓起勇氣拍攝正面
正面拍攝是街拍中最具感染力的拍攝角度,因為正面可以将行人的表情完全刻畫出來。很多攝友不敢在陌生人正面進行拍攝,但是正面拍攝的心理關是必須要過的。在拍攝時要明确自己不是在偷拍,而是在搞創作。另外切記不要與被攝者有眼神交流,一旦進行了眼神交流,被攝對象就必然會有所防備,而在沒有眼神交流的情況下,絕大多數人都不确定你是否在拍他。
這裡也建議街拍新手先在附近的景區、公園這種場所進行練習。因為這種地方很多人都在拍照,所以拍照動作不會引人注目,而且别人會以為你在拍景色。還有就是手機街拍的隐蔽性非常高,所以各位完全可以放心拍攝。
8、發現街頭的色彩
在街頭不但有形形色色的人群,還有豐富的色彩等待着去發現。像是報刊亭、菜市場、路邊的廣告,甚至是目前為很多人提供方便出行的共享單車,都可以作為街頭色彩的主體進行表達。
在拍攝時要注意尋找色彩的對比,比如下面這張照片。通過較高的角度将菜市場中不同顔色的蔬菜集中至一起進行拍攝,屬于典型的利用色彩展現畫面美感,加入買菜的顧客則讓畫面更有靈性。
9、善于抓住決定性瞬間
“決定性瞬間”是布列松的著名攝影理論,而抓住決定性瞬間則是街頭攝影的重中之重,要求攝影師的眼睛、身體和頭腦有着高度協調配合的能力,當看到一個形式上或者心理上的瞬間出現時,可以近乎于本能地拿起手機進行拍攝,為了達到這一點,需要攝影師多思考、多觀察、多拍攝。
比如下面這張照片,就充分表現了“瞬間”的重要性。右側是畫師在繪制肖像,而左側則是朋友在用手機拍攝肖像,兩種不同的影像記錄方法則在這個“瞬間”,在一個場景中同時出現,并産生了形式上的對比和聯系,讓畫面從表觀上感覺到很有趣,深入一點則讓人聯想到攝影與繪畫在藝術史上的相互借鑒與獨立,而這一切思考都建立在攝影師抓住了這個“瞬間”。
10、發現行人與環境的形式美感
當在商場裡,或者是有明顯線條感的建築旁拍攝時,留意行人與線條、形狀以及光影之間的呼應,往往能在看似普通的場景中拍出具有美感的畫面。
比如下面這張張片,畫面中的電梯、護欄以及玻璃櫥窗的邊緣形成了明顯的線條;場景中的光線也營造了一定的明暗對比,頗具形式美感。在選好拍攝環境後,拿起手機,等待一個合适的行人出現在畫面中就可以拍攝了。
當行人走到明暗分割線上,光線打亮了整體輪廓,并呈現出較強的明暗對比與整個環境的光線相契合的時候,按下快門,一張環境街拍照片就完成拍攝了。
具有形式美感的照片需要拍攝者多練習觀察力,比如着重尋找畫面中的線條,或者尋找矩形、三角形等等,久而久之,對于街頭場景的形式美就會很敏感,拍攝此類照片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11、拍攝專題照片
如果希望全面、集中地表達一個主題,可以采取拍攝專題的方式,用多張照片來表現具有共性的畫面。
建立專題的思路多種多樣,比如以具體的拍攝地點作為專題,像地鐵專題攝影,養老院專題攝影等;或者以某個特定人群作為專題,比如外地務工者,來表現他們在大都市的生活方式,以此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類群體;甚至更簡單一點,以顔色、形狀作為專題,拍攝所有在街頭發現的某種特定顔色或特定形狀的場景或物體,這些都可以成為攝影的一個專題。
下面這組街頭專題攝影,就是以“相似着裝”作為專題,拍攝一個畫面中出現的穿着相同服飾的人物。這類作品單看一兩張似乎沒有什麼意思,但當有足夠多的圖片積累時,就會産生很強的形式感。
其他機型的學習課程, 單擊下面的各個鍊接條目即可跳轉。
70D課程頭條專欄60D課程 頭條專欄 M6課程 頭條專欄
760D教程頭條專欄 750D課程 頭條專欄700D課程頭條專欄
1DXM2課程 頭條專欄 M50課程頭條專欄 Z6課程頭條專欄
D5課程 頭條專欄 D7200課程 頭條專欄 D7100課程頭條專欄
黑卡6課程 頭條專欄K1教程頭條專欄 X-T20課程 頭條專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