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滅
2007年12月6日,相戀17年的周慧敏和倪震,遭遇史上最大的危機。
倪震被香港媒體偷拍到,在夜店裡跟女大學生張茆,激情舌吻。
媒體率先将照片以郵件方式,發送給倪震,倪震驚慌失措,随即回應道:
“我做了一件蠢事,令伴侶蒙羞,真誠向關愛周慧敏的朋友們道歉。”
然而,媒體沒有放過倪震,12月9日,照片刊登在了雜志的封面。
倪震與周慧敏苦心經營的“完美關系”,瞬間化為灰燼。
大家嘲諷倪震的同時,都在翹首以待周慧敏的回應。
12月11日,周慧敏通過媒體,發出一封分手信,稱兩人今後會以朋友身份,繼續前進。
“我與倪震相識于微時,一起度過不能盡算的高低起落,早已磨合了一套我們之間的相處藝術。我的伴侶絕對犯得起這個錯誤,而這句話,亦隻有我一人有資格去定論。”
然而,在事件發生13天後,兩人卻迅速轉态,從分手到宣布結婚。
這個決定,再次讓衆人嘩然。
倪震通過媒體,高調發布了結婚宣言。
“動搖過,才懂得堅強。失去過,才學會珍惜。一場風波,令我們更了解相互的愛。四方壓力,使我們體會到彼此的不可分割。試煉,成就了信心。慧敏答應嫁給我了,我們已經申請注冊結婚。祝福我們吧。”
瞬間,所有的輿論矛頭,紛紛指向周慧敏。
香港媒體随即封她為“香港最能忍的女人”,嘲諷她為了豪門,對背叛視而不見。
大衆們更是把她跟一衆原諒出軌丈夫的女星,排列在一起,并拱上“原諒教教主”的神壇。
可,原諒倪震的周慧敏,真是為愛癡狂的無腦女人嗎?
也許,走進她的人生曆程後,你會有不一樣的理解。
單親
周慧敏出生前,父親就因意外,離開人世。
她從小活在女人堆裡,獲得的關愛,是殘缺的。
對她而言,嚴厲的母親,就像父親。
失去家裡的頂梁柱,母親的生活過得十分艱苦。
她需要撇除自己女性的柔軟,像男人一樣,撐起自己和女兒的未來。
每天除了兩份倒班的正職,還有見縫插針的兼職。
因此,她與年幼時的周慧敏,關系并不親密。
周慧敏眼裡,母親除了疏離,就是恐懼。
在祖母去世前,周慧敏還是能感受到母愛的。
祖母的溫柔和寵愛,讓她在壓抑的生活中,獲得一絲輕松。
而她也在祖母身上,學到一個女人最美好的模樣
——溫柔、開朗、樂天。
香港媒體曾表示,周慧敏是極少數站在金字塔端,卻依舊節儉的女明星。
這種節儉的生活方式,是周慧敏從小習成的。
她從小就熟悉,貧窮是什麼滋味。
小時候,就連想要一件玩具,都要深思熟慮,最後顧慮母親工作艱辛,将欲望扼殺在心底。
長大後,就算她已經擁有賺錢能力,甚至比大多數人積攢的财富都要多,她仍舊不改初心,将錢花在刀刃上。
單親帶給周慧敏不完整的生活體驗。
成長中,她得到的關注很少,所以從小與他人存在距離感。
但,又因為從小沒有父親,她自認比他人矮一截,所以非常懂得隐藏内心的不安。
她總是人群中,那個最不起眼,又最乖巧的孩子。
不管是在家庭、學校,還是走入社會後,她都穩穩穿着,最保險的保護色。
欺騙性
周慧敏出道之初,就被打造成“玉女掌門人”的形象。
這個稱号,與她的外形十分貼合。
一襲烏黑的長直發、溫潤的圓臉、會說話的大眼睛、笑起來眼睛彎成完美的弧度、甜美羞澀的氣質,像極了每個男生初戀的模樣。
周慧敏也十分懂得,展示自己的優點。
她總是穿着保守,行為舉止低調,不管對誰,都保持着良好的距離和矜持。
不管在哪個年代,沒有攻擊性的女生,都是最吃香的。
就連當年紅頂的大腕黃霑,也曾公開盛贊周慧敏:
“她的外型秀麗一如日本漫畫中的美少女,又似迪士尼長篇動畫片主角睡公主。 太好看的人都不像真人,可是她性格随和,不拘小節,又使人樂意親近她。長得好,又有聰明,懂得在一個虛榮的行業裡腳踏實地,好好地幹,真不容易。 ”
但,周慧敏的内在,可不像外在那樣,單純柔弱。
生在苦難中的她,從小就比一般人,更積極上進。
她除了是品學兼優的學霸,還是一名運動健将,籃球、排球、羽毛球,統統不在話下。
最關鍵的是,苦難讓她早在童年,就了解了社會的殘酷,和眼淚的無用。
在衆多女星都被富豪包養的年代裡,周慧敏卻不曾動過心思。
她非常清楚,人生的每一步都不能錯,因為她從小就知道,她的人生沒有試錯資本。
而且,面對成長中,所有難以表達的艱辛,她都化作一句“我不會流淚”,一筆帶過。
她知道,自怨自艾的人,得到的不過是短暫的憐憫,而她需要的,是握在手中的幸福。
周慧敏的外柔,是從祖母身上繼承而來的女性特征。
這種個性,帶給她事業的極佳契機。
她的低攻擊性,奠定了她在娛樂市場,大紅大紫的基礎。
因為,誰也不能抗拒一位,總是樂觀明媚的美麗女孩。
可,周慧敏也完美繼承了,母親鋼鐵般的心靈。
她的内在,是強硬的。
她一直清楚,選擇的代價,所以每一步都走得謹慎而決絕。
也正是這種柔硬結合,才讓她在後來的人生裡,不管遇到什麼險境,都能淡然面對。
爆發力
1985年,喜愛唱歌的周慧敏,參加了香港新秀歌唱大賽。
比賽中,她雖然沒有奪冠,但清新脫俗的外形,還是引起了不少轟動,随即被星探看中,進入娛樂圈。
1986年,她在經紀公司安排下,參加了香港電台的業餘DJ大賽,并獲得亞軍。
一年後,她正式進入香港電台,成為一名炙手可熱的DJ。
開播後,擁有甜美溫婉嗓音的周慧敏,瞬間虜獲大批聽衆芳心,不僅收到無數表白信,也為她帶來大好的工作邀約。
1988年,周慧敏成為TVB勁歌金曲常駐主持人,一做就是4年。
期間,她結識了衆多當紅巨星,比如梅豔芳、張國榮等,也讓觀衆對她清純可人的形象,有了更立體的觀感。
後來,大量的電視劇、電影、廣告,紛紛抛來橄榄枝。
她代言的洗發水廣告,由于樣貌太過動人,熱賣到一度脫銷,就連陶晶瑩也曾幻想,用過後能擁有她十分之一的美麗。
出道後第一部電影,周慧敏就與林子祥、鄭裕玲合作,拍攝作品《三人世界》。
周慧敏乖巧靈動的熒幕形象,不僅讓衆多少女羨慕,也讓少男們瘋狂迷戀。
拍攝《三人世界》的同年,周慧敏乘勝追擊,推出了首張同名EP《周慧敏》。
EP推出後,迅速斬獲當年白金唱片的優異銷量成績,這對于一個樂壇新人而言,幾乎是一個奇迹。
周慧敏徹底火了。
在《三人世界》後,她被周星馳看中,合作拍攝電影《風雨同路》,成為早期的星女郎之一。
身披白紗的周慧敏,相信是不少男生曾經夢裡最渴望的新娘。
而在《大時代》中,周慧敏更将出身貧寒,惹人憐愛,持家有道的“悭妹”阮梅,演到出神入化。
“悭妹”的成長經曆與她十分相似,似乎就是為她量身定做的。
周慧敏憑借“悭妹”,更獲得了1993年壹電視大獎最受歡迎女藝人第一名。
周慧敏在當時的娛樂圈中,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
在大熱時期,她幾乎沒有休息,連軸瘋狂工作,每年除了發唱片,還要拍電視劇、電影、廣告、商演、演唱會,甚至連廣播劇都不放過。
而她的努力,也獲得了回報。
她成了90年代,“玉女掌門人”的象征性人物。
周慧敏的影響力廣泛,不僅在香港、内地、台灣,乃至整個亞洲,都曾有過她的足迹。
除了粵語、國語專輯,還曾發售過日文專輯。
但,瘋狂工作帶來的,除了名利雙收的繁盛,還有不堪重負的壓力。
長達4年全年無休的工作後,周慧敏的身心,都到達了臨界點。
一次,生了病的她向公司請了假,想要去醫院看一下病。
多番讨價還價後,才獲得一個小時的看病時間。
然而,在回來途中,卻遇上了大塞車。
坐在計程車裡的周慧敏,緊張到崩潰大哭,她忽然意識到,自己的心态已經到達了懸崖邊緣。
從小貧困,讓她拼了命賺錢,渴望獲得優渥的物質生活。
但,到達巅峰後,她卻發現,金錢原來帶不來幸福。
她開始重新思考,幸福的定義,還有未來的走向。
隐退
憂愁的周慧敏,再次獲得上天的眷顧。
正當她在忐忑未來時,她發現自己簽約的所有合同,恰巧都到了期。
她成了絕對的自由人。
當她将隐退的想法,告訴男友倪震時,倪震不僅沒有阻攔,還表示願意放下手頭的《Yes!》雜志,與她一同到加拿大旅居。
于是,在事業巅峰的周慧敏,做出了一件讓世人悲痛不已的舉動。
她舉辦了一場告别演唱會,并在演唱會上宣布,自己将無期限退出娛樂圈。
此時,謠言四起。
媒體抓住機會,稱周慧敏是為了捆綁住倪震,所以不惜放棄事業,将她塑造成“可憐女人”形象。
但,放棄事業的周慧敏,卻不曾出來解釋。
她比以往更加低調,甚至不願被媒體捕捉到,任何一絲可以猜測的情緒。
她已經厭倦身不由己、爾虞我詐的娛樂圈,回歸簡單生活,是她多年後,仍慶幸的一個決定。
無人能及
倪震認識周慧敏時,剛與李嘉欣分手。
倪震的控制欲,成為他和李嘉欣分手的導火線。他也以為,自己渴望的伴侶,是絕對服從型的。
生于書香門第,家境優越的倪震,從小就擁有充沛的關愛和溫暖。
“有求必應”的生活,讓他養成嚣張跋扈的個性。就連金庸都曾告誡過倪震父親:“你這個兒子未來一定會‘搞搞震’。”
但,當“大男人”倪震,遇上“大女人”周慧敏,一切都改變了。
倪震最初,是帶着征服的心态,接近周慧敏的。
但,兩人接觸後,倪震卻被眼前這個看似柔弱的女孩,震驚了。
周慧敏不僅不拜金,對生活充滿沖勁和朝氣,仿佛什麼困難都阻擋不了她前進,加上她悲慘的童年,更讓倪震心疼不已。
面對周慧敏,倪震的保護欲徹底張開,他渴望成為她的避風港,讓她不再受傷。
而在兩人相戀後,倪震在采訪中,也曾感歎“看她選擇我做男友,就知道她不是一般的女人”。
足見,周慧敏在愛情中,絕不是無腦溫順的小白兔。
而周慧敏選擇倪震,也有充分的動機。
生于貧瘠的周慧敏,除了物質需求極高,還需要極高的情感價值。
面包,周慧敏已經為自己賺足了,所以倪震于她而言,最大的意義,就是填補了她内心缺失的愛。
她跟倪震一起前,就已經清晰,對方是一位花名在外的風流人物。
但,倪震對周慧敏年複一年所做的一切,是無人能及的。
他們擁有同樣的生活節奏,一旦愛上某件事,幾乎就不會叛變,所以一同走過多年,經曆許多磨煉,仍舊選擇和對方站在一起。
在家庭中,周慧敏與倪震的付出,是二比八。
倪震最大的幸福,就是悉心照料周慧敏,而周慧敏也樂于享受。
倪震對生活的細緻,是周慧敏最愛的部分。
她喜歡宅着,所以幾乎所有需要外出的家事,全由倪震負責
倪震非常清楚周慧敏的生活習性,當初決定旅居加拿大時,還特意為了讓周慧敏過上舒心的生活,提早出發,打點一切。
就連一塊日常的咖啡蛋糕,他都找遍所住社區附近,為的就是周慧敏的一句“喜愛”。
而當周慧敏最珍視的貓,周慧豹去世時,倪震陪伴她,度過了最艱難的日子。
他将周慧豹的骨灰慎重地擺在玻璃箱中,并在骨灰盒下面壓了一本《聖經》,甚至返回加拿大家中,撿了一些周慧豹最喜歡去的天台的鵝卵石,鋪在玻璃箱中。
最讓周慧敏感動的是,倪震在周慧豹生病期間,每天默默吸塵,積攢周慧豹的貓須,最後作為禮物,送給周慧敏。
為了讨周慧敏歡心,倪震不惜放下身段,穿上豹貓玩偶服,驚喜登場演唱會。
他手捧鮮花,跪地求愛,最後喊下經典台詞:“最愛周慧敏。”,惹得周慧敏感動落淚。
17年的相依相伴,相互扶持,最終彙成了,周慧敏那句“我的伴侶絕對犯得起這個錯誤。”
因為,倪震給予了周慧敏人生最匮乏的一切,一個無微不至的貼心伴侶,一個簡單安穩的家。
倪震于周慧敏而言,早已超越“伴侶”的定義,而是一生難求的家人。
所以,即便知道在罵聲中結婚,是一個多麼危險的決定,周慧敏依舊做了這個決定。
他們的婚禮,不是為了證明,愛情有多愚蠢、瘋狂,而是為了告訴世人,無論面對什麼狂風暴雨,都會一同前進的決心。
在與倪震相處的17年裡,她清楚知道,這個男人的秉性,也了解彼此在對方生命中的位置。
與大部分無奈求和的女人不同,周慧敏始終是這段關系的掌舵者。
一如她當初選擇和倪震一起,中途分手,而後複合,選擇旅居,面對背叛。
她一直清楚自己的需求,不曾失去自尊的心态。
底氣
與港媒塑造的“豪門媳婦”形象不同,周慧敏與倪震在硬件條件上,其實是勢均力敵的。
雖然選擇隐退,但自2004年後,周慧敏半複出娛樂圈。
如今,她的生活一半是工作,一半是生活。
因為曾經大好的盛名,周慧敏的複出,得到絕佳的回響。
等待多年的粉絲基礎,成為她最好的依托,自複出以來,不管是廣告、商演還是特邀嘉賓,自然她想接,都是絡繹不絕的。
而在工作之餘,她的生活也非常豐富。
從小,她的夢想除了歌手,還有畫家。
随着工作沒那麼緊迫,她也再次撿起畫筆,揮灑自己的想象力。
她的畫作橫跨素描、水墨、油畫等多面發展。
而且,畫到最後,不僅開了個人畫展,還曾獲得過國際獎項。
不僅如此,她還學習鋼琴,練到十級,學會寫曲作詞,甚至為周慧豹寫過書。
周慧敏是娛樂圈名副其實的才女,同時也是最會享受生活的代表。
她喜愛旅行,淡出娛樂圈的日子裡,她和倪震訪南走北,邊學習各地文化,邊享受生活閑适。
她早已不是,需要倪震雪中送炭的小女生。
在多年的積累中,她逐漸掌握了人生的主權,不僅站上了和倪震同等的社會舞台,更開創了屬于自己的小天地。
而成功、安逸的下半生,源于她早年對自己的投資。
她不曾看低生活的困境,卻又因了解痛苦,懂得如何更好地生活。
美貌是天資,但成功需要的,還有後天對人生的充分理解,和不懈的努力。
婚姻真谛
忍讓,是大衆對周慧敏在親密關系中,最深刻的印象。
但,她真的在忍嗎?
必然不是。
一個懂得早早為自己做好投資,看透人生苦難的女人,在親密關系中,自然有一套邏輯。
周慧敏認為,愛情始于緣分,但長期維持的關系,是需要兩個人非常努力維持的。
即便彼此深愛,在共同前進的路上,仍舊會碰上,許多未知的考驗和挑戰。
比如:性格不合、生活習慣不合、外界壓力、對未來期望等。
最後,能夠攜手相伴的,必然是懂得在失敗中,吸取教訓,并且願意在失敗中學習,才能慢慢走向平順。
而背叛,是長期關系的挑戰之一。
選擇離去的人,固然潇灑。
但面對舍棄不下的依戀,留下來共同面對問題,何嘗不是另一種勇敢?
對待背叛,周慧敏更願形容為“人生一件很小的事情。”
因為,她早已應付過,更為險要的難題。
周慧敏之所以如此成熟看淡,是因為她一直将“自己”放在首位。
她的一切選擇,都是基于“對自己最有利”原則。
事業,為的是金錢;伴侶,為的是情感價值;生活,為的是豐富自我。
當一個女人,醒悟到人生屬于自己時,她便能充分理解,無論選擇什麼都注定會有缺陷。
而選擇的原則,最應該遵循的,是内心最迫切的需求。
因為,從來沒有最好的,隻有最合适的。
周慧敏了解,也希望每一個女人能了解。
作者:有鴨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