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上幾乎每天都會爆出各種駭人聽聞的社會新聞。
這也正應了那句,電影看多了,就會發現最魔幻的還是現實。
比如備受關注的湖南懷化埋屍案,就又一次刷新了我們對人性之惡的認知——
2003年,一位名為鄧世平的老師拒絕為學校偷工減料的工程簽字,随後失蹤,16年後的今天,他的屍體被人從學校操場下挖了出來。
16年,當初鮮活的人命,已經化作累累白骨。
根據最新報道,這具被挖出的屍骸已通過DNA檢測,确認為16年前失蹤的鄧世平。
案情被曝光後,網友一片嘩然:鄧世平是不是被人謀害?是誰把他埋在了操場下方?
為什麼一個大活人平白無故失蹤了16年,而且屍體就埋在他生前工作的學校裡,卻一直沒能破案?
挖掘現場圖片
而之後陸續被媒體曝光的信息,每一條都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2003年,鄧世平失蹤前,學校正在修建新操場,鄧世平是負責驗收簽字的老師。
鄧世平的弟弟後來對記者說:“操場是校長親戚修的,哥哥認為操場質量有問題,先是拒絕簽字,然後又向縣裡舉報,沒過多久便失蹤了。”
右為鄧世平
鄧世平失蹤後,家人四處尋找都不見人影,就懷疑他是遇害了,而且很可能與操場工程有關。
負責工程的人吃回扣,不是什麼新鮮事,更何況對方還是校長親戚,為牟取利益串通一氣,铤而走險殺人滅口,也是有可能的。
抱着這樣的想法,家人報了案,卻遲遲得不到解決。
他們找有關部門反映情況,也四處碰壁,結果這一拖就拖了16年。
鄧世平的兒子鄧藍冰寫了一封信,記錄了他們多年來探訪調查的結果。
通過閱讀這封信,網友們才發現,其實他早已根據種種迹象,推理出了父親遇害的事實和埋屍地點。
信件的内容有理有據、論證詳實,别說具有刑偵能力和探案權力的警方,就算是普通人照着上面的内容确認一遍,說不定都能把這案子破了。
可這案子偏偏就是沒破。
如今案情得以曝光,不是因為多年的偵辦有了結果,也不是因為鄧世平家人堅持不懈地反映情況得到了回音,而是因為今年中央督察組到懷化掃黑除惡,抓捕涉黑人員時,抓住了當年承辦操場工程的那個包工頭。
這個名為杜少平的包工頭,就是涉嫌殺害鄧世平的人。
在接受審問時,他交代了2003年殺害鄧世平、埋屍于操場的犯罪過程。
也就是說,16年前的這個案子,是借着掃黑除惡的東風,順帶拔起來的。
倘若沒有這次掃黑行動,鄧世平還會在操場下被埋多少年?我們真的難以想象。
對于鄧世平的家人來說,這一天來得太晚了。
這麼多年過去,鄧世平曾保護過的孩子們已經離開校園。操場上人來人往,他卻被埋屍冰冷地下16年才得見天日。
遲來的正義,不能被稱為正義。謀害他的兇手就這樣過了16年安生日子,而鄧世平的生命和家屬多年奔走的擔驚受怕,永遠都無法彌補。
更何況,鄧世平的悲慘下場,會吓退多少本想仗義執言、挺身而出的人?想想就令人遍體生寒。
這樣的慘案,讓我想到曹保平導演的一部國産犯罪懸疑片《追兇者也》。
影片講述的是一起買兇殺人案,同樣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取材于發生在貴州六盤水的“千裡追兇”事件。
看過原案件報道的小夥伴應該知道,這個故事充滿了悲傷、無奈與小人物的心酸,看完後會讓人忍不住發出一聲長歎。
但導演曹保平不走尋常路,選擇了用黑色喜劇的外衣,來包裹這個徹頭徹尾的悲劇。
不過,影片并沒有因為喜劇的包裝顯得虛假,反而每一處情節都真實刻骨。
片中,劉烨扮演的修車工,因為拒絕遷祖墳影響了大老闆們開礦發财,被買兇追殺。
但沒料到,雇傭殺手太蠢,殺錯了人,而殺人犯的黑鍋又被推到了劉烨身上。
于是,劉烨為了洗刷冤屈,踏上了自主緝兇的道路。
而在他越來越接近真相的同時,殺手也再次盯上了他。
影片不僅節奏緊湊,扣人心弦,導演的處理手法也非常奇妙。
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你經常能笑出聲來——不管是劉烨飾演的憨厚修車工,張譯飾演的倒黴殺手,王硯輝飾演的暴躁反派,還是譚卓飾演的圓滑陪酒女,每一個人物身上都笑點十足。
可是笑過之後,你又會感到一陣悲涼,因為這就是發生在邊陲小城裡的、披着黑色幽默外皮的殘忍現實。
片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劉烨意識到自己才是殺手真正的目标後,和反派王硯輝的一段對話。
他氣勢洶洶地準備報警,卻被王硯輝按住了。對方告訴他——
“你不遷墳,鄉親們拿不到征地款,工廠開不了工,生意人做不成生意,所有人都想殺你。”
言下之意,找到兇手也沒有用,隻要你不遷墳,還會有更多人想殺你。
劉烨愣住了,他隻是不想遷祖墳而已,卻沒想到成為了千夫所指。
他的祖輩都埋在那裡,老婆也在裡頭,難過的時候他就會過去哭一會兒,如果墳沒了,他連哭的地方都沒了。
王硯輝反問,你的眼淚比全村全縣的發展還重要嗎?
劉烨此時才明白,自己最近的黴運是從何而來——他擋住了别人的發财路。
多麼荒唐滑稽的劇情,可又多麼冷酷真實。
這才是人性之惡最令人恐懼的地方,遠比鬼怪妖魔更加可怕。
劉烨飾演的修理工,其實什麼都沒做錯,可因為擋了别人的财路,弄得所有人都想殺他,連警方都懷疑他是兇手。
鄧世平什麼都沒做錯,卻被人殺害、埋屍地下,十餘年不見天日。
操場是供學生們活動嬉戲的場所,工程安全重于泰山。
明知道包工頭是校長的親戚,明知道這夥涉黑團體唯利是圖、為非作歹,鄧世平依然選擇了挺身而出。
他的所作所為堪稱英雄之舉,可他的遭遇卻并非一個英雄該有的結局。
如果鄧藍冰的信件内容被一一核實,這個故事的結局就是,惡人拿走了工程款,給學生們留下一個豆腐渣工程的操場,而仗義執言的鄧世平卻長眠地下。
他本應站在操場上,欣慰地看着嬉笑打鬧的孩子,告訴他們怎樣做一個正直勇敢的人。
可現實比任何電影都殘忍。
北島曾在詩中寫道: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
這樣一個性質惡劣的案件,被拖了16年之久,很多人都懷疑,謀害鄧世平的黑暗勢力,定然已經在當地盤根錯節,形成了一張牽涉極廣的關系網。
如今,這個震驚全網的案件已抓獲多名嫌疑人,很多網友也在持續關注案情進展。
因為這起案件,很多人都開始重新思考一個問題:在這個人心叵測的世道裡,我們真的要堅持自己的原則嗎?
我們的善良,真的不會被黑暗中的邪惡傷害到嗎?
鄧世平已經無法回答我們了,可我衷心希望,因為這個案子感到悲傷和憤怒的人們,能夠在人生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因為這個選擇很重要,它代表着我們人生的重量,也代表着這個世界的光明與希望。
選擇正直和善良,不一定能打敗邪惡;可如果因此就選擇逃避,世界隻會越來越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