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九黎 · 主播 | 應猶
十點讀書邀約作者
人到中年,結婚十年,是個尴尬的時期。
兩個人在一起,沒有了激情,隻剩下平淡生活中的柴米油鹽。
不會再将“愛”挂在嘴邊,甚至也不想知道對方到底還愛不愛自己。
關心的隻有房貸車貸,孩子的成績有沒有提高,家裡還需要置辦什麼東西。
生活一地雞毛,看似忙忙碌碌,但當深夜夢回,才發現蝕骨的孤獨,而身邊躺着的那個人,是如此陌生。
在短片《婚姻考卷》中,一對中年夫妻,面帶倦容,平靜地提出離婚。
沒有出軌、花邊新聞,也沒有家暴、婆媳矛盾。
隻是倦了,感情磨滅于每天的雞毛蒜皮;隻是累了,耐心消失于長期的冷淡嫌棄。
這正是很多中年人婚姻的縮影,愛乏力,無激情,婚姻就如溫水裡的那隻青蛙,正在死去。
無性
夫妻一個月歡愛多少次才正常?
2次?3次?4次?現實中,有很多人連一次都沒有。
中國人民大學性學專家潘綏銘曾表示,經調查中國有21%的女性正在承受“無性婚姻”。
在谷歌搜索的統計中,“無性婚姻”已經成為了人們對婚姻的首要抱怨,每個月有2.1萬人在搜索無性婚姻。
馬薇薇曾經在《奇葩說》裡說,大多數夫妻結婚十年以後就沒有性生活了。
越來越多的中年夫妻在邁入無性婚姻,過着越來越“清心寡欲”的生活。
在網上,一個ID為“寡婦”的女人說:在我的世界裡,所有的店鋪都在運營,所有的工廠都在運作,唯獨滾床單的事,完全歇業了。
在日劇《晝顔》中,紗和與丈夫俊介就過着令人窒息的無性婚姻。
紗和在一天天的無性生活裡,漸漸失去自尊,慢慢懷疑自己是不是沒有魅力了。
他們表面看起來依然恩愛,但其實關系已經死去。
英國知名兩性關系學家安得烈· G ·馬歇爾表示:
缺少性生活,首先會對雙方感情帶來傷害。如果夫妻一方渴望親密,而另一方拒絕,很容易給對方帶來心理上的挫敗感。
其次,還會對身體健康帶來一定影響,長期沒有性生活可能導緻性器官早衰、激素不穩定。
所以當紗和遇見當生物老師的北野,好像忽然重新活過來了。
她出軌了。
在一段無性婚姻中,其實并不是兩人沒有了性的需求,隻是對對方沒有需求。
在這種關系中,雙方可能都會通過其他渠道釋放性沖動,出軌便是其中之一。
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裡,陳俊生每天加班到深夜,回家倒頭就睡,和羅子君早已沒有性生活,可是,他卻在外面出軌。
蔡琴和楊德昌過了十年“無性生活”,楊德昌卻在外面和别人生了孩子。
看起來很矛盾,其實一點也不。
性學家馬曉年道出真相:“無性婚姻的本質,就是無愛婚姻。”
不是不需要性,隻是不需要你的性,不是沒有激情,隻是對你沒有激情。
無愛
大多數婚姻的開始,都是出于愛情,但很多時候,婚姻卻又反過來将愛耗盡。
朋友小林步入婚姻的第8年,她這樣描述自己現在與丈夫的狀态:
他隻關注自己,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朋友圈。他不注意我,也很少陪伴我,就算偶爾陪着我幹點什麼,也是心不在焉,身在這裡心在别處。
我時常感到不滿、委屈,但是有時候細細想想,我對他的關心好像也沒有那麼多。這麼一想,就感到很悲哀。
我們的婚姻,愛情沒有了,親情也沒那麼堅固,我們更像是在合作養孩子。
中年無愛的婚姻,往往不是大吵大鬧你死我活,隻是你的目光,不再落在對方身上,你的注意力,早已轉移至别處。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什麼時候,你覺得你的婚姻快走到盡頭了?”
有一個回答是這樣的:
半年沒一起好好吃個飯了,周末軟磨硬泡,叫他陪我出去吃飯。他答應了,找了一家西餐館。點的都是他愛吃的菜。
結果沒想到人家一頓飯的時間,接了15個電話,我一句話沒插上。
另一個回答是這樣的:
每天加班到深夜回家,即使不加班,也會玩到深夜回家。我威脅他,如果再這麼晚回家,我們就離婚。
然後接下來一周,他早早回家。兩個人坐在客廳看電視,人家躺在沙發上玩了幾個晚上遊戲。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注意力稀釋”,指的是你雖然花時間在某個東西上,但你的注意力并不在其上。
你們一起吃飯,一起躺在沙發上休息,在一張床上入睡,似乎是在陪伴對方,但其實都是人在,心不在。
其實就是不再重視、不再在意、不再愛對方。
無話可說
作家桌子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妻子在家裡打掃衛生的時候,撿到一個打開的錄音筆。
她好奇地打開了錄音筆,發現記錄的是她和丈夫兩個人在家裡的狀态。
她從裡面聽到了打哈欠的聲音,翻書的聲音,開關電視的聲音,椅子拖動的聲音,就是沒聽到兩人的交流聲。
她也試圖和丈夫聊天,但所有的詢問都被丈夫用“嗯,哦,是嗎”帶過。
後來,她實在忍不了這種可怕的安靜,她問丈夫:“你聽到什麼聲音了沒有?”
丈夫問:“什麼聲音?”
妻子流着眼淚說:“就是什麼聲音都沒有,好安靜啊!”
這就是很多中年夫婦的日常狀态:
生活在一個屋檐下,吃着一口鍋裡的飯,睡在一張床上,卻沒有交流。
你看你的韓劇,我玩我的手機,井水不犯河水,似兩條永遠也不能相交的平行線。
你的喜怒哀樂,與我無關,兩個人好像都将彼此從自己的世界裡拉黑了。
這樣的婚姻,你隻是孩子他媽,他隻是孩子他爸,你不是他妻子,他也不是你丈夫。
劉震雲說,一個人的孤獨不是孤獨,一個人找另一個人,一句話找另一句話,才是真正的孤獨。
俞飛鴻在之前參加采訪的時候也說過,有很多夫妻,在一個婚姻裡面,但是兩個人根本沒話講,那種兩個人在一起的孤獨,可能比一個人的孤獨更悲傷吧。
前段時間,在綜藝節目《我家那閨女》中,papi醬和焦俊豔吃飯時,給她傳授了許多婚姻相處之道。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
不管工作多忙,回家多晚,睡覺前夫妻兩個人一定要聊天。
在一次訪談中,主持人問當時還是單身的王志文:“40了怎麼還不結婚?”
王志文說:“沒遇到合适的。”
主持人問:“你到底想找個什麼樣的女孩?”
王志文想了想,很認真地說:“就想找個能随時随地聊天的。”
聊得來,才能将兩個人的婚姻過成一家人,聊得來,才能抵抗平淡冗長的生活。
無話可說的婚姻,讓雙方感受到的,隻是蝕骨的孤獨。兩個人一起的孤獨,比一個人的孤獨更可悲。
中年人的婚姻,需要經營
人們常說,愛情需要經營,但其實婚姻更需經營。
中年人的愛乏力,本質上是坐收愛情漁利,長期對一份關系不善經營、放任自流的結果。
“世界上,沒有什麼可以不勞而獲,唯一可以不勞而獲的就是貧窮。”
要想永葆婚姻的良性發展,也必須付出心力和智慧。
共同成長
周國平說:“婚姻不僅僅是包容和接納對方的所有,自己也要跟着婚姻一起改變、共同成長。”
婚姻中,如果一個人快馬加鞭往前趕,而另一個一直原地踏步,漸漸地,雙方就無法保持在同一個頻率上,也無法做出有效順暢的溝通。
在電影《前任3》中,孟雲和林佳相戀5年後分手,看起來是愛情的陰錯陽差,但其實是因為兩個人的步伐不再一緻。
孟雲不再是5年前的孟雲,他事業有成,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林佳也不再是5年前的林佳,她的世界小到隻有孟雲,她失去了自己,變得怯弱、不自信,她已經追不上他的步伐。
世界上沒有永遠的婚姻,隻有一起成長的夫妻。
隻有共同成長,齊心協力去探索更大的世界,才能永葆婚姻的活力。
有儀式感
正因為生活大部分時間都是平淡的,儀式感才格外重要。
好的婚姻,都有儀式感。
佟大為和關悅,結婚11年,還甜蜜如初,與他們重視生活的儀式感不無關聯。
對他們來說,每一個節日、紀念日,都必須在一起過,而且非常隆重。
為了紀念婚禮十周年,兩個人還特意在幻樂之城出演了《這一碗面》。
關悅說:“我覺得生活中是不能缺少儀式感的,因為當你回望過去的種種每一個不同的時間,不同的階段的時候,那個儀式感會讓你覺得更清晰。”
佟大為也說:“如果不重視節日和紀念日,慢慢地,可能這個節日就沒了。”
在瑣碎平凡的日常中,儀式感就是溫暖的告白,告訴對方你依然愛TA、重視TA。
在一段感情關系中,儀式感的作用更是十分重要,它是維系這段關系好不好、牢不牢靠的一個紐帶。
善于掩飾
在前文說的《婚姻考卷》裡,調解師給要離婚的那對夫妻出了一份考卷,在回答“你的丈夫/妻子是個怎樣的人”時,兩人不約而同地說對方:善良、單純、孝順老人。
但對自己卻是:很兇、很不好、沒耐心。
一段感情的變壞,就是從無所顧忌地在對方面前暴露自己最不堪的一面開始的。
對别人都是戴上面具,面帶笑容、用盡力氣,對最親密的人,卻隻剩下疲憊、厭倦、暴躁。
這樣一個“真實”的你,面目猙獰、形象醜陋,最終會把對方推得越來越遠。
其實,對越是親密的人,才越不應該肆無忌憚、無所顧忌,才更應該有所保留、“掩飾”,因為他們才是決定你幸福與否的關鍵。
中年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且行且付出,才能不輸在愛乏力上。
畢竟,當你老了,走不動了,還有一個陪你走過無數風雨的人陪着,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
▼長按下圖識别二維碼關注小十點
即可免費收聽媽媽秘籍
-音樂圖片-
背景音樂 |《初戀的美好》
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
-作者-
九黎,職業媒體人,業餘寫作者,曾出版小說《給你最後的愛,是離開》。個人公衆号:九黎在說話(jiulishuo)。本文首發十點讀書(ID: duhaoshu),超28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号,轉載請在後台回複“轉載”。
-主播-
應猶,十點讀書簽約主播,愛攝影的主播一枚。枕邊經典,聚聽。個人z67021248,新浪微博:@應猶uull,喜馬拉雅電台:枕邊經典。
長按2秒識别二維碼關注我們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喲
▼
↓ 戳這裡,海量好書免費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