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喜歡殘缺,喜歡古樸,甚至會認為:殘缺而古樸才是最美麗的,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殘缺之美議論文?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殘缺之美議論文
有時候,我喜歡殘缺,喜歡古樸,甚至會認為:殘缺而古樸才是最美麗的。
我喜歡凋零的落葉,喜歡舊城古牆的斑駁,喜歡深深庭院的古老印記,喜歡布滿苔藓的石闆,喜歡花開過後的衰敗景象,喜歡褪去雕飾的本真……
它們是如此的平常、自然,卻是那麼的孤獨、落寞,近乎于狼狽不堪。
它們由興到衰,從驚豔無比到普通的被人遺忘;從衆人追捧到淡出人們的視線;從曾經的輝煌到平凡的今天……
我沒有親眼目睹過它們的絢麗多姿,也無法想象它們當時的美麗,有時,我會深深沉醉于求源它們美麗之中。當想象中将兩種相差甚遠的生命相結合,難免有種莫名的傷感。它們由壯觀恢宏到七零八落,由興盛到衰敗,由美麗至極到破敗不堪……經曆了多少無人知曉的人情冷暖,世态炎涼?蘊含了多少難以言表的悲歡離合,多少無法訴說的悲傷和蒼涼!
有時候喜歡遲暮老人追憶泛黃青春時的惆怅,喜歡曾經的美人對鏡理妝的傷感,喜歡英雄人物追思往事的哀歎……
更可笑的是,有時候還會固執的認為:殘缺而曲折的人生也是美麗的。
一個人的時候,喜歡聽《二泉映月》,那時而激昂,時而舒緩的琴聲如泣如訴,催人淚下。阿炳一生的苦難和坎坷瞬間在指尖得以釋放。
如果滄桑悲涼的琴聲娓娓道來的作者深深的歎息,那激昂的部分一定是不屈服于命運的呐喊。面對苦難他沒有低頭,而是向命運抗争。至死不渝的追求自己的理想,他帶給人們的難道不是一種殘缺創造出的震撼之美?
《紅樓夢》插曲《枉凝眉》中的“一個是阆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道盡了人間酸楚和人生的無奈!
《葬花吟》整首詩可以說是林黛玉生命價值的真實寫照。“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侬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侬知是誰?”哀婉纏綿的詩句寫出了她的多愁善感和無法逾越命運設給她的重重關卡的無奈與心酸。這首詩明則寫花,實則寫人,寫出了寄人籬下的林黛玉對身世的遭遇和對命運的感歎。把她渴望自由而又無法掙脫命運羁絆時的不屈性格也表現得淋漓盡緻。
黛玉的一生是悲慘的,短暫的。十六七歲,花一樣的年齡,還沒來得及綻放卻因相思成疾,盡淚而亡。
她為了愛情,敢于沖破封建禮教的約束,縱使千瘡百孔也絕不後悔。她為愛而生,為愛而死,雖然結局不盡人意,但誰又敢說她不是偉大的?
穿過宋詞的唯美看李清照,李清照的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她的一生也像她的詞一樣,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令人疼惜,憐愛。可她的膽識和才情,令一輩又一輩的人仰慕和欽佩。她一生筆耕不辍,将自己的悲苦人生和萬千感悟寫進了她不朽的詩詞文賦之中。在作詞的藝術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在詞壇中獨樹一幟,誰又敢說她的一生不是清澈迷人的?
月圓是畫,月缺是詩。月圓之美,美在它的圓滿;月缺之美,美在它的真實。那,人生,不也一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