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曉松的《曉說》請來張藝謀,聊了一下他的新電影《影》。聊天時間不算長,但是内容相當豐富。
張藝謀解密了兩個鄧超同框是怎麼拍出來的。
平時看各種電影電視劇其實經常會有一人分飾兩角的情況,比如《白夜追兇》裡的潘粵明,《脫身》裡的陳坤,但是很少會讓兩個角色同時出現在一個畫面。即便是同時出現在一個畫面,也很少會有讓這兩個角色有肢體接觸,而是雙方各占一角,這樣前期分别拍、後期直接合會也不會太麻煩。
但是《影》不一樣。兩個鄧超不僅同時出現,而且還經常要有動作交彙、肢體接觸,比如“瘦鄧超”給“胖鄧超”上藥,比如兩個鄧超互相幹杯。這對拍攝和後期要求就非常嚴格了,需要在拍攝的時候就畫出定位,用鋼絲精準地吊出參考物——比如酒杯的位置,後期再一點點擦除。
張藝謀還評價了鄧超孫俪夫妻的演技,他說會演戲的演員,有的是老天爺賞飯吃,有的是祖師爺賞飯吃,差别在哪裡呢?老天爺賞飯吃是天生的靈氣,生來會演戲别人羨慕不來;祖師爺賞飯吃是後天的努力。他說,鄧超是祖師爺賞飯吃,孫俪是二者兼有,其實大部分演員都是二者兼有。這個評價倒還挺有趣的。
然後高曉松問起他為什麼會請關曉彤來演《影》。确實,這兩年關曉彤口碑越來越差,很多人一聽說這部電影裡有關曉彤都立刻表示不看了。
而張藝謀說他覺得關曉彤演技很好,并且作為童星經驗也很豐富。網絡上的那些評價,其實他并沒有那麼在意。
實際上,關曉彤原本的演技确實沒有那麼差,很多年前大部分觀衆認識她的時候也是覺得這個小姑娘挺會演戲的,但是最近兩年來《極光之戀》等爛片完全敗壞了她的路人好感。可問題是,在這種劇本爛到誰都拯救不了的劇裡,演技要怎麼發揮?
一部爛劇,可以把好演員變成爛演員;一部好片,同樣也可以把爛演員變成好演員。這是劇本與導演的魅力,而張藝謀有這個信心。果然,《影》中的關曉彤表現很出彩,反正我看完電影後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她飾演的青萍,當然也和角色本身讨喜有關。
聊到這一代的年輕演員,張藝謀說,大家都曾經是小鮮肉,老戲骨都是從小鮮肉來的。小鮮肉隻是表示年齡,而不應該一刀切地認為所有小鮮肉演技都不好。
對比起微博上以汪海林為代表的某些編劇,天天喊着“娘炮誤國”,仿佛小鮮肉就是原罪,永遠不知道審視和檢讨自己,不知道在大多時候,都是小鮮肉的流量撐起了本來就不怎樣的劇本和制作并為他們擋了槍,不知道或者拒絕承認目前影視劇越來越爛真正的原因在哪裡,才是真正的可悲,難怪永遠也交不出好的作品。
而導演的意義在哪裡呢?
導演不應該是在戲開拍了之後才教演員演戲,而是要提前教,就跟學生考試一樣,老師不可能等到了考場再臨時抱佛腳,他一定是提前給學生上了好幾年學。等到了真正拍攝的時候,導演就是裁判而非老師了,隻要指出哪裡演的不對就可以了。
張藝謀說,當年倪妮演《金陵十三钗》,他就找人教了她兩年。如果這都教不好,那可真是好不了,隻能換演員了。
不過,倪妮當年是純新人,有大把的時間去學習,現在的問題可能是很多演員檔期繁忙,就連簽給劇組的拍攝時間都十分有限,更别提提前進組學習了。
但張藝謀最令我佩服的,是這句話——我從來不責怪演員。
他認為,确定演員之前要照着角色的标準好好物色演員,一旦選中了這個演員,那就要以這個演員為中心了,如果ta演不出你想要的樣子,那說明是你自己選角失敗,不能怪演員。
這個時候隻能自己努力把演員調教出來、甚至為了讓演員和角色更貼合而調整劇本。
我想,他這段話真的值得所有導演、甚至所有從業人員去學習。
其實不止是從業人員,所有的人都應該是這樣。做選擇前要多比較、要慎重考慮,可是一旦做好選擇,即便結果不那麼盡如人意,也不要後悔、更不要怨天尤人,因為做出選擇的是你自己,覺得不盡如人意,那就努力想辦法改正,而不是埋怨這個埋怨那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