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招待費的扣除标準
根據國務院令《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産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
業務招待費稅務處理的扣除基數
在納稅申報時,對于業務招待費的扣除,首先需要确定扣除的計算基數,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修訂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的通知》(國稅發[2006]56号)規定,廣告費、業務招待費、業務宣傳費等項扣除的計算基數為申報表主表第1行“銷售(營業)收入”。根據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附表一(1),即銷售(營業)收入及其他收入明細表,銷售(營業)收入包括:
1、主營業務收入:(1)銷售商品(2)提供勞務(3)讓渡資産使用權(4)建造合同;
2、其他業務收入:(1)材料銷售收入(2)代購代銷手續費收入(3)包裝物出租收入(4)其他;
3、視同銷售收入:(1)自産、委托加工産品視同銷售的收入(2)處置非貨币性資産視同銷售的收入(3)其他視同銷售的收入。
因此企業計算年度可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業務招待費,應以上述規定的銷售(營業)收入即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和視同銷售收入之和為基數計算确定。對經稅務機關查增的收入,根據規定,銷售(營業)收入是納稅人的申報數,而不是稅務機關檢查後的确定數,稅務機關查增的收入應在納稅調整增加額中填列,不能作為計算招待費的基數。
業務招待費稅務處理的扣除比例
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對業務招待費扣除比例改變了以前分内、外資企業的不同标準。上述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企業發生的與生産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千分之五)。
業務招待費會計與稅法處理的差異
稅法與會計制度的差異主要有:1.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與生産經營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按會計規定可據實計入相應的成本費用中,稅法規定要按一定比例扣除,形成的差異在企業所得稅申報時進行納稅調整。2.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業務招待費計入開辦費。會計制度規定,在開始生産經營的當月起一次計入生産經營當月的損益。稅法規定從開始生産、經營(包括試生産、試營業)月份的次月起,在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扣除,形成時間性差異在企業所得稅申報時進行納稅調整。3.業務招待費的計稅基數會計與稅法不同,會計上允許扣除的基數是納稅人從事生産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視同銷售收入)。
企業應當合理的測算業務招待費的預計金額,合理的控制,這樣才不會調增企業所得稅額。看完以上的業務招待費扣除标準,希望大家能明白業務招待費的一些扣除事項。
在這裡相信有許多想要學習會計的同學,大家可以關注小編頭條号,下方評論區留言:想要學習,并收藏本文;私信小編:學習
即可領取一整套系統的會計學習資料!還可以免費試學會計課程15天!
因領取人數太多,不能及時回複,請大家耐心等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