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關于四川涼山彜族火把節

關于四川涼山彜族火把節

民俗 更新时间:2025-11-09 02:03:42

  涼山

  關于四川涼山彜族火把節(涼山火把節彜族重大祭祀節日)(1)

  涼山火把節其中較為普遍的說法是:在遠古的時候,天上的大力神思惹阿比和地上的大力士俄體拉巴比賽摔跤。思惹阿比戰敗後上天撥弄是非,天神大怒,于是撒下衆多害蟲糟蹋莊稼,糧食顆粒無收,民不聊生。于是,英雄俄體拉巴率領人們點燃火把驅蟲除害,最終戰勝了天神。另一種傳說:天神恩梯古茲派喽羅到人間收取苛捐雜稅被殺後,為報複放出害蟲禍害人間。俄體拉巴相邀大家用火把焚燒害蟲以保平安,雖說法不一,但各地過火把節的時間是相同的,為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日。

  關于四川涼山彜族火把節(涼山火把節彜族重大祭祀節日)(2)

  彜族,中國四川西部一個崇拜火的民族。人口150多萬,居住在6萬餘平方公裡的大小涼山。彜族人民繁衍生息在這片有悠久曆史、古老文化、神奇傳說的土地上,到今天還保留着最古樸、最濃烈、最獨特的文化傳統。火的民族、火的子孫,祖祖輩輩崇火、尚火、戀火的彜族先民認為火是生命的起點,火也是生命的終結。

  關于四川涼山彜族火把節(涼山火把節彜族重大祭祀節日)(3)

  火把節是涼山彜族一年一度傳統的重大祭祀 性節日。但最初不過是彜族先民用打火把來驅蟲辟邪、企盼豐收的民間習俗。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曆史進程中,這種習俗逐步演變成今天的民間文化體育節日。

  關于四川涼山彜族火把節(涼山火把節彜族重大祭祀節日)(4)

  為了歡度人戰勝神這一偉大的勝利,人們相聚一個叫"日都迪散"的高原平壩(如今稱火把場),狂歡三天三夜。饞嘴的阿衣(彜族小孩)等着吃過節的砣砣肉,愛美的阿米子(彜族姑娘)盼望過歡樂的火把節,每當節日來臨,彜家山寨便忙碌起來,姑娘趕縫新衣彩裙,小夥子馴馬、摔跤躍躍欲試,阿衣抱着雄雞山野覓食;好鬥的公牛不勞而獲還享受阿普(彜族老人)的特殊特遇。

  西昌的彜族火把節已和涼山對外開放、促進經貿交流,與國際相接軌,三年一屆的"涼山國際火把節"為這一傳統佳節染上了新時代的風采,賦予了新的内涵。

  選美

  關于四川涼山彜族火把節(涼山火把節彜族重大祭祀節日)(5)

  彜族人世代愛美,追求美,"選美"自古以來一直是彜族傳統火把節中最重要和最具有特色的活動内容。它不同于當今世界集商業性與藝術性于一身的"選美"活動。已延續上千年的彜族傳統民間"選美"活動要求十分嚴格,美麗的彜家姑娘盛裝打扮,手持黃傘,圍着草坪上的火堆緩緩舞步表演"朵洛荷",評委們都是村寨裡德高望重的老人。

  鬥羊

  

  鬥羊比賽有一種幽默感和滑稽感。兩隻公羊旁若無人高昂着頭顱跚跚而來,當發現敵手後飛奔向前,"嘭"的一聲随即分開,無事一般。如此再來幾次,鬥到最後,兩隻羊在昏頭昏腦的情況下挨挨擦擦,握手言和,不分勝負,真是别有一番風趣。還有賽馬、鬥雞等全是雄性力的角逐,是民族内在活力的勃發,是進取的火與酒的碰撞,是拓荒的倔強與聰敏的雕塑。

  鬥牛

  關于四川涼山彜族火把節(涼山火把節彜族重大祭祀節日)(7)

  一聲洪亮的牛角号響起,兩頭公牛怒目圓睜,相向而來,一聲低吼,兩對特意削尖的牛角猛然相撞。四周觀衆呐喊助威,牛得到刺激和鼓勵,犟性大發,時而邊疆猛攻,時而力敵相峙,時而血花飛濺,時而伺機反攻。勝利的牛頭頸披紅戴花,由主人牽着繞場一周,由此身價倍增,好不風光。

  特别提示:

  1、鬥牛賽馬驚險刺激,但不宜近攝,以免發生意外。

  2、涼山的紫外線強,易灼傷皮膚,最好穿長袖襯衫,戴遮陽帽或在面部、手臂塗抹防曬膏。

  3、帶雨傘或保護照相機的防雨套。

  4、特别注意器材不離身,拉緊攝影包拉鍊,否則會給順手牽羊者機會,作者便有深刻教訓。

  5、火把節的活動豐富多彩,各種服飾、銀飾五彩缤紛,做工精巧,讓人美不勝收。所以,多帶膠卷終為上策。

  飲食提示:

  涼山彜族的飲食文化,包含了整個彜族人的曆史、社會、經濟、文化的内涵。特色菜有砣砣肉、酸菜雞、荠面煎馍、洋芋酸菜等,其特殊的制作工藝和飲食方法受到人們青睐。除以上傳統菜肴外,多為四川風味--麻辣,為預防水土不服,需帶氟哌酸,黃連素止瀉藥,或用餐時食用大蒜消毒。

  PS:文中圖片來源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