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遊戲

 > 華愛華用遊戲體現幼兒教師專業

華愛華用遊戲體現幼兒教師專業

遊戲 更新时间:2024-12-30 02:01:35

  遊戲是兒童的天性,這一天性中蘊含了兒童發展的無限潛能和生長内驅力。有的家長會告誡孩子:業會荒于嬉,玩物會喪志。其實,這一古老的規訓并不适合年幼的兒童,對幼兒來說,遊戲才是他們正當的行為。

  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華愛華教授,多年從事兒童遊戲研究,關于遊戲對兒童成長的意義,還有家長對其存在的誤解,她都做出了深入的解析,并呼籲全社會重視兒童的遊戲。

  01

  遊戲是幼兒學習發展的需要

  家長的疑問

  孩子都是喜歡玩的,“玩”對孩子來說有什麼價值呢?

  我們的回答

  遊戲是兒童的天性,這一天性中蘊含着生長的需要和生長的内動力。對年幼的兒童來說,其生理、心理還在不斷地成熟過程中,當身體和心理要發展什麼的時候,其身體機能就會自動地發揮作用,自發地使用它。

  例如孩子之所以行走時喜歡奔跑、喜歡走窄窄的街沿邊緣;喜歡跨跳路上的障礙物;喜歡向遠處扔投小東西……其實,幼兒遊戲的這種自發性特點表明,這正是孩子發展動作、發展平衡、發展肢體協調性等的需要,這也就是為什麼兒童天性好動的原因,如果我們給他們合适的空間、時間、玩具材料去遊戲,那麼,他們就會得到發展上的最大滿足。

  遊戲不僅是發展的需要,也是發展的體現,幼兒的遊戲水平反映的正是他的發展水平,所謂“聰明的孩子會玩”,“會玩”指的是遊戲水平高,“聰明”指的是認知水平高,幼兒各方面的發展都是通過遊戲實現的。

  我們可以看到,一方面幼兒在遊戲中有大量自發的重複性行為,這種重複就是在練習和鞏固已有的發展水平;另一方面,遊戲中還有大量探索性行為,因為幼兒對已經熟練的行為會不滿足,就會變換着花樣地進行自我挑戰,小步遞進地提升自己的行為水平。

  由此,我們可以這樣說,遏制孩子的遊戲,就是限制孩子的發展。

  02

  遊戲是幼兒成長的“心理維生素”

  家長的疑問

  遊戲是一種玩耍,隻用于消遣。如果孩子長時間玩遊戲,這不是一種浪費時間的行為嗎?

  我們的回答

  在成人的世界裡,孩子會被頻繁地告知必須這樣,不能那樣,不得不被要求學各種本領、不得不被迫控制各種欲望、不得不被強制規範行事等等,然而,理性尚未成熟的幼兒在被動的規範學習中,經常體驗着無奈、傷心、緊張、恐懼等負面情緒。幸運的是,他們有一個自己的世界,那就是遊戲。

  在遊戲中,他們從被動的服從者變成了主動的探索者,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通過假象并用替代物做着一切他們想做而現實中不能做的事,是遊戲幫助他們宣洩了現實中的負面情緒,是遊戲象征性地實現了他們在現實中不能實現的願望,遊戲給了孩子自豪、滿足、開心等積極的情緒體驗。

  因而,經常遊戲的兒童心理健康、個性開朗、活潑陽光,這也為他們将來能以積極的态度面對一切奠定了基礎。

  華愛華用遊戲體現幼兒教師專業(華愛華解答家長疑問)(1)

  03

  遊戲是幼兒的學習方式

  家長的疑問

  既然遊戲對幼兒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滿足,那麼學習就應該是一種社會需求,孩子也需要學習一些成人想讓孩子學的知識,這難道是遊戲可替代的嗎?

  我們的回答

  幼兒還未到正式學習的年齡,也即幼兒的學習不是那種概念化、符号化、學科體系化的學習,他們的學習依賴的是動作、是情景、是親身的體驗,這是他們的思維特點決定的。

  因為他們還處于直觀的動作思維具體形象思維的階段,而遊戲的情境性、直觀性、操作性特點與幼兒的思維特點相吻合,所以,遊戲對幼兒來說是一種适宜的學習方式。

  例如:一個幼兒正在用積木搭一座橋,他先各用4塊方木壘了兩個橋墩,然後拿了一塊木闆條準備架在橋墩上,由于橋墩之間的距離較遠,顯然木闆的長度不夠,他便用這塊不夠長的木闆作為工具,試圖測量出比這塊長的木闆,但他沒有找到。于是,他将其中一個橋墩向另一個橋墩移動,使之縮短距離後,順利地将木闆放了上去。

  在這個案例中,面對橋墩距離和木闆長度不匹配的情況下,幼兒能夠嘗試兩種辦法:一是換長一點的木闆;二是縮短橋墩的距離。通過在真實情景中的操作體驗,選擇了合适的問題解決方法。

  對這個年齡的幼兒來說,遊戲中的這種學習遠比專門學習有效得多,因為這是在解決遊戲中的實際問題,所以具有強烈的動機,而且在遊戲的真實情景中更容易理解事物之間的關系,從中獲得的經驗印象更深刻更持久。

  家長的疑問

  幼兒遊戲有各種各樣的類型,是否每一種遊戲都有學習的價值呢?

  我們的回答

  兒童遊戲有很多不同的類型,無論哪一類遊戲,都會出現問題情景,都存在幼兒對事物的探究。

  例如過家家一類角色裝扮遊戲,會大量出現替代物的使用問題;積木遊戲中會大量出現建構造型的結構穩固性問題;棋牌類、運動類的規則遊戲會出現規則協調的問題。任何一種遊戲,隻要孩子通過探究解決問題,這一過程就會涉及各個領域的學科知識和社會合作的技能。

  此外,各類遊戲還有各自特殊的學習功能,如角色裝扮遊戲更多涉及叙事能力的提高,“娃娃家”、“小醫院”、“小超市”等遊戲主題,正是他們用行為在構思反映社會生活事件的腳本,且随着認知的發展,遊戲的故事情節會越來越複雜。積木遊戲更多涉及數學科學的知識經驗:當她們為樓房搭建樓梯時,就會運用遞增或遞減的數學方式;搭建高架橋時就會考慮坡度與橋墩高低序列的問題。規則遊戲還會更多涉及如何運用已有知識戰勝對手的策略思考。

  華愛華用遊戲體現幼兒教師專業(華愛華解答家長疑問)(2)

  04

  遊戲是幼兒可持續學習的基礎

  家長的疑問

  遊戲中的這種學習,獲得的是零零散散不那麼系統的知識經驗,這對入學以後的正式學習有用嗎?

  我們的回答

  這就要說到遊戲中的學習特點了。一方面,遊戲中的學習是隐性的、潛在的,經驗是逐步累積的,但所發生的學習卻是豐富和飽滿的;另一方面,遊戲中的學習是快樂的、自然的、沒有壓力的,所以體驗到的是學習的樂趣。

  盡管相比專門學習所看得見的即時效應來說,遊戲具有的是一種未來效應,但孩子在遊戲中獲得的大量零零散散的感性經驗,正是以後學科學習的基礎。

  例如:一個女孩用木磚壘牆,高度為十塊木磚一列,共壘了四列,老師指着第一列木磚問她:“這裡有多少塊木磚?”她開始從下往上數,“1、2、3、……,有10塊。”老師又指着第二列問,“那這裡有多少塊呢?”她沒有再數,直接回答“也是10塊,因為這裡每塊都是對牢的”。“哦,那麼這堵牆一共用了多少塊呢?”女孩便手指着一列列的木磚,“一個10,兩個10,三個10,四個10”,“那就是40”。

  這個案例蘊含了一個乘法的萌芽,遊戲中的這類例子很多,當孩子入學以後學習數學時,遊戲中獲得的感性經驗越豐富,就越能幫助他們理解和接受那些抽象的概念。

  遊戲中學習的未來效應還表現在,幼兒在獲得知識經驗的同時收獲的是學習品質的形成。大量遊戲事實說明,好奇心、專注力、堅持性、創造性,以及克服困難的勇氣,學習的策略和方式等等,在遊戲中比在其他活動中能得到更好地培養。

  華愛華用遊戲體現幼兒教師專業(華愛華解答家長疑問)(3)

  05

  遊戲是幼兒園

  的基本活動

  家長的疑問

  幼兒園既然是一個教育機構,孩子是來學本領的,那總還是要進行一些老師教孩子學的活動吧,否則老師起什麼作用呢?

  我們的回答

  既然已經認識到遊戲是幼兒的最佳學習方式,它不僅不會耽誤孩子的學習,相反孩子就是在遊戲中進行着學習,學會着學習。遊戲對孩子如此重要要,那麼,在幼兒園的課程實踐中,遊戲就一定有着重要的地位。

  早在《幼兒園工作規程》中就明确指出,幼兒園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在教育部頒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幹意見》等文件中,一再強調了堅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也特别指出要“珍視生活與遊戲的獨特價值”,這是有科學依據的,是基于這個階段兒童的年齡特點之上的要求。

  教師的作用就體現在,為幼兒創設遊戲環境、提供充分的遊戲材料;在遊戲中觀察和分析幼兒的遊戲行為;判斷幼兒遊戲行為中所蘊含的發展水平;基于遊戲中幼兒的表現來生成教育活動,因人而異地、有針對性地引導幼兒向更高水平發展。

  這就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的教與學,即在做中教、做中學;操作中教、操作中學;行動中教、行動中學;體驗中教體驗中學。家長們理解了遊戲對幼兒成長的意義,也就理解了“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幼兒園的教育内核。遊戲培育了會學習的兒童,“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也便成為幼兒園教育的科學立場和原則。

  作者:華愛華,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文章部分内容來源于《幼兒教育雜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遊戲资讯推荐

热门遊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