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著名軍事家馮·克勞塞維茨所著的《戰争論》中第二十八章強調:“當戰略上的時間和空間變得很小時,幾何要素将支配一切問題。”這一點在近代戰争的城市巷戰中被體現的淋漓盡緻。城市巷戰中,街道交錯,地勢問題顯得尤為突出,隻要有城市和戰争,就少不了巷戰。而短兵相接、小巷纏鬥、占據制高點、潛伏狙擊等要素,又在戰争電影藝術中成為了非常受歡迎的表達方式。
将于12月27日公映的戰争片《解放·終局營救》以平津戰役總攻前夕為背景,聚焦了戰火硝煙下的人性與真情。作為平津戰役主戰場,影片中的天津城在戰争的蹂躏下變得破爛不堪,而這場大戰也是我國近代史上少有的大規模城市巷戰。
本片的總監制兼總導演李少紅,十分注重影片展現的曆史感與真實感,作為她導演的首部戰争題材影片,也是華語電影史上少見的反映“城市巷戰”的作品,她為這部電影傾注了全部精力:“在城市戰火中穿梭,不僅是拍攝難點,也是電影最大的特色。我們第一次觸及‘城市戰争’,在美術置景上難度比較大,高空、地面、地下都要有代表性的建築。”
為了還原70年前斷壁殘垣、戰火橫生的城市亂象,劇組在拍攝現場實地建造了一座天津老城區,在美術制作方面,劇組請來了郭中山老師,他是天津人,所以很有共鳴。
經他之手的《解放·終局營救》,高度還原了真實的天津老城,搭建了包括1:1比例的天津解放橋、西開教堂、百貨大樓建築内景、屋頂群、下水道等一系列當年老天津城裡的特色建築。
還有老式的單軌電車、老天津舞廳、複古月台等,配合電影獨特的青灰色影片色調,一下子就将觀衆帶進了那個特殊的年代。
有了高度拟真的城市場景,下面的“任務”就要交給火星四射的戰争場面了。
比起傳統戰争場面,城市巷戰格外注重空間感,劇組在完成實景搭建之後,拍攝範圍覆蓋寬廣,涉及天上、地面、底下、河道全方位,需要大量的準備工作,宏大的拍攝場面、激烈的戰争場景令人震撼,硝煙與戰火無所不在。
為此該片請來了韓國著名動作導演樸柱天,他在代表作《集結号》中塑造的巷戰場面令人印象深刻,他十分擅長制作動作電影的“爆破”大場面。據《解放·終局營救》劇組透露,樸導十分認真,僅一個爆炸鏡頭就要嘗試一百多種炸點,并不斷調試炸點擺放位置,有時候覺得現場效果“不燃”就會立馬要求重拍。
此外,憑借《敦刻爾克》《星際穿越》《盜夢空間》等多部好萊塢優秀作品榮獲奧斯卡最佳視覺特效獎、英國電影電視學院獎的世界頂級視效團隊DNEG也傾力加盟到影片的幕後制作,為呈現完美效果助力。
在“一觸即發”戰争特輯中,大到場景的合理搭建、爆破戲的真實感,小到槍械的使用,群演的表演狀态,都傳遞出了整個劇組對這部電影的嚴要求和重視之意。在這些盡善盡美的後期制作的協助下,呈現的是一幅炮火連天、無處躲藏的戰争慘烈畫卷,仿佛瞬間穿越回70年前那個每一寸土地都在爆炸和燃燒的戰場上。在這滿城斷壁殘桓、百姓流離失所的環境中,你能活下來嗎?
故事中,周一圍飾演的解放軍炮兵偵察連連長蔡興福所帶領的解放軍炮兵偵察别動隊将要執行一個特殊的火線任務,他在任務中遇到了鐘漢良飾演的國民黨軍需官姚哲,兩人的命運因一場戰争被緊緊的結合在一起,盡管片中的角色都是小人物,但在某種意義上,他們又都是扭轉戰局的關鍵人物。
在這場如此慘烈的城市巷戰中,他們的命運牽動人心,而勝利将至,戰火中的人們必将在經曆至暗時刻後迎來光明與希望。這部電影呈現的故事,讓我們永遠無法忘懷,在70年前的這片土地上,還有如此危險的營救行動正在上演。12月27日,去電影院見證奇迹和曙光的到來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