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時尚

 > 兒子8歲了想逃避

兒子8歲了想逃避

時尚 更新时间:2025-04-27 21:35:01

  “我兒子9歲了,我換衣服的時候,他總是想看。”

  “我女兒在一些宣傳頁上,看到女性用品,問我幹嘛用的,我真不知道怎麼回答。”

  近20位家長圍坐在一起,述說各自遇到的難題。這是一個夏令營課堂中的一幕。

  兒子8歲了想逃避(9歲的兒子喜歡看我換衣服)(1)

  這個夏令營聽起來有些另類:“貓頭鷹”少年性教育夏令營。7月19日到7月21日,在杭州舉行,參加者是6-10歲孩子和他們的家長。

  錢江晚報記者旁聽了三天的課程,發現面對性,家長們比孩子更焦慮,即便是那些在性教育方面做了不少準備的家長,在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提問時,也會不知所措。

  9歲男孩總想看看媽媽換衣服,媽媽直接脫了上衣

  “貓頭鷹”少年性教育夏令營的組織者是杭州的兩位性教育講師:李雙雙和陶劍麗。她們是國内第一批拿到國家頒發的證書的性教育工作者,被稱為“持證講性”。

  而這個性教育夏令營的發起者是北京林業大學教授方剛,類似的夏令營此前曾在北京、上海等地開辦過,今年是第一次在杭州開營。參加的孩子有20位左右。

  “願意給孩子報名的家長一般是兩種情況,一是在性教育上,孩子遇到了問題;二是比較注重這方面的教育,想讓孩子盡早學習。”李雙雙對報名的家長進行過一個粗略的統計:三分之一的家長是帶着具體問題來的。

  現現媽媽是一位心理咨詢師,這次是陪9歲的兒子一起參加夏令營,在第一天結束後的家長分享會上,她第一個站了起來,提了一個讓她困惑很久的問題。

  “我現在每次換衣服,我兒子都想看。他沒說出來,但我從他的眼神和動作中能看出來。”

  現現媽媽發現兒子的這種行為已經有段時間,她也嘗試過用自己的辦法去解決。

  “我覺得他是好奇心重嘛,既然他想看,索性讓他看了。”現現媽媽對兒子說,“既然你想知道媽媽的身體是什麼樣子的,我就讓你看看,你也可以摸下看看。”

  現現媽媽找了個時間,特意在兒子面前脫掉上衣。

  “其實我心裡很尴尬,但還要裝作很鎮定、很坦然的樣子。” 現現媽媽記得兒子當時的反應,“他有點被吓到了,愣住了。”

  事後,現現媽媽懊惱自己的舉動是不是太刻意了,“我當時就想着給他看了,興許就打消好奇心了。”

  除了讓兒子感到尴尬外,現現媽媽發現,自己的這個舉動并沒有打消孩子的好奇。

  “我開始擔心,我這樣做,不會讓他對這方面更加好奇吧。”如今說起來,現現媽媽還覺得有些哭笑不得。

  因為兒子馬上要進入青春期了,現現媽媽平時也蠻注重對孩子這方面的教育,也給兒子買過書籍,“他看了書後對我說:媽媽,我看了圖片,就想看看真的。這個我是真的有點不知道怎麼辦。”

  兒子8歲了想逃避(9歲的兒子喜歡看我換衣服)(2)

  心理學碩士的媽媽有點崩潰:兒子,你不要老是抱住女孩就親

  和現現媽媽一樣,被兒子“難”住過的還有小飛媽媽。

  小飛今年8歲,這不是媽媽第一次帶他參加這種性教育學習,去年小飛媽媽就曾帶他去上過李雙雙的課程。

  “我兒子在學校裡有親女孩子臉頰的舉動。”小飛媽媽現在還記得,老師第一次向她反映時,她心裡“咯噔”一下,“我們家的風格比較自由,家庭成員之間表示喜愛,會經常親親、抱抱,他還有個妹妹,高興起來就會親妹妹。”

  小飛媽媽當時的判斷是,兒子這是把在家裡的行為帶到了學校,“我猜他也是喜歡那個女孩子,想表達這種喜愛。但這種行為在外面是不合适的。”

  小飛媽媽和兒子進行了一次談話。

  “我問他在班級裡有沒有喜歡的女孩子,他說有啊。正是他親的那個女孩,他說那個女孩成績好、聰明、漂亮,像妹妹一樣。”

  “我問他:如果一個女孩子,你不喜歡她,但她就是要來抱你,你怎麼辦。他說,我會推開。我說道理是一樣的呀。”

  小飛媽媽說,兒子聽完,不說話了。根據老師的反饋,後來他這種行為就沒有了。“但我覺得他還是有疑惑,比如,他有時在大街上看到有情侶在親吻,會問:他們是家人嗎?他們認識嗎?我說這是他們表達喜愛的方式。他就說:那我喜歡小女孩為什麼不能親?”

  小飛媽媽是教育心理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算是半個專業人士,但面對兒子這種稀奇古怪的問題,有時候依然會有些崩潰。

  “像他親小女孩的事,我當時真的壓力很大,主要是擔心别人會覺得這個孩子是不是有問題,家長是不是沒教好。”

  很多次,小飛的提問,都讓媽媽心裡咯噔一下,比如妹妹為什麼和我不一樣,媽媽的胸部為什麼那麼大,“對我來說,這些問題都是挑戰,我總是試圖掩蓋或者逃避。雖然我表現得很淡定,但内心卻在喊:小祖宗啊,你不要整天關注這些東西好嗎?”

  兒子8歲了想逃避(9歲的兒子喜歡看我換衣服)(3)

  女兒覺得漂亮女孩就要性感。媽媽不知道該如何跟她談這個話題

  10歲的菲菲比同齡人高出半頭,性格活潑的她總能“語出驚人”,冒出一些讓人意外的詞彙。在為期三天的課堂上,她一直拿着iPad,見縫插針地刷網文、或者看漫畫。這個時候,菲菲媽媽總是在後面,默默地看着女兒。

  最後一天課程結束時,菲菲媽媽向老師們提了一個她一直憂慮的問題;“小孩子玩手機、玩遊戲,浏覽到一些色情圖片、色情網站怎麼辦?”

  菲菲媽媽這麼問,是因為她覺得一些大尺度的圖片,已經影響到了女兒的價值判斷。

  “很多彈窗、網站裡跳出來的那些圖片,女的基本都穿着暴露,身材火辣。”菲菲媽媽說,菲菲現在就覺得漂亮的女孩子就是要胸大、性感。

  菲菲還喜歡看言情小說,時常在網上看相關的漫畫和文章,其中免不了情愛方面的描寫。

  菲菲媽媽知道女兒這個年紀,也無法強行禁止,“她喜歡這方面的書,我也會給她買。”但又免不了擔心,“網上這些東西很雜,小孩子很容易被帶偏,很多東西呢,孩子大了,也不會告訴家長,你就不知道,她會被帶到哪裡去。”

  而在平時生活中,菲菲媽媽又覺得很難和女兒開口談這方面的話題,“就覺得很難講,不太好說。”

  像這次報名參加性教育夏令營,媽媽就和菲菲說得很含糊,“她第一天上完課才知道這是個什麼樣的夏令營。”

  “能夠來參加這個夏令營的家長,他們本身在孩子的性教育問題上,已經開放了很多,也很重視。”陶劍麗說,即便如此,很多人在面對孩子的具體問題時,依舊會覺得不知道該怎麼辦。

  飛飛媽媽感歎,“我們這代人在這方面都是‘裸奔’過來的,是自己摸索中成長的。現在有了孩子,希望能早點給他穿上防護衣。但怎麼講,講到什麼程度,都是問題。”

  新聞深讀

  父母不願意談性,孩子就會自己找答案

  關于性,你覺得6到10歲的孩子都懂什麼?

  “開黃車”“性高潮”……這是在杭州舉行的“貓頭鷹”少年性教育夏令營上,小學員們喊出的詞語。

  “很多家長總覺得孩子太小,什麼都不懂,現在談性教育,是不是太早?實際上,孩子懂得并不少,如果家長不主動去引導,孩子就會通過他們自己的渠道去獲取這些知識。”這次夏令營的組織者、性教育講師李雙雙說。

  兒子8歲了想逃避(9歲的兒子喜歡看我換衣服)(4)

  從哄笑到不别扭,隻用10多分鐘

  當大屏幕上出現男性和女性的性器官名稱時,聽課的近20位孩子開始哄笑。一位原本很活躍的9歲男孩将臉埋在桌面,大聲喊,“我要裝死。”

  也就十多分鐘後,在性教育講師的陶劍麗帶領下,孩子們已經能自然地講出這些器官的名稱,不再有嬉笑和别扭。

  “這就是個脫敏的過程。年級越小的孩子,越容易脫敏,他們就不會覺得這是件難以啟齒的事,這也是我們強調要盡早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原因。” 陶劍麗說,“家長不說,孩子感到好奇,也會自己去尋找答案。”

  10歲的菲菲是這次夏令營中年紀最大的成員之一,課堂上,她總是能蹦出其他學員不甚了解的詞語。比如自慰、比如性高潮。

  “這些都是我從網絡小說裡看到的。”小姑娘最喜歡看耽美文,對自己因此獲得的“知識儲備”頗自得,“它們是什麼意思,我也知道,都是我自己研究出來的。”

  陶劍麗在課間和菲菲聊過天,“你别看她知道很多和性有關的詞彙,其實有些是一知半解,而且她心理上并沒有像她表現的那麼成熟。很多時候,她說這些詞,隻是想表示:我知道的比你們多。”

  尺度太大,媽媽的腦袋“轟”地一下

  如何向孩子講性,這是來參加夏令營的家長們最糾結的一個問題。

  有家長覺得總是有些難以啟齒,有的家長則擔心自己掌握不好度,哪些該講,哪些不該講。

  10歲的小女孩安安是夏令營中唯一一位帶着書來上課的孩子。這是一本厚厚的和性教育有關的書記,是安安媽媽買給她的。

  安安很認真地讀完了整本書,“有些内容我看不懂,字我都認識,就是不懂什麼意思。”

  這些不懂,安安曾去問過媽媽,但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

  “我不知道該怎麼和她講,也有點難開口吧。”安安媽媽略帶尴尬地說,她選擇了把書丢給女兒,讓她自己去消化。

  “比如,在小孩子必問的:我是從哪裡來的?這個話題上,我會跟他講,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形成小寶寶,也就到這個程度。但他現在長大了,會好奇精子是怎麼進入卵子的,我就不知道這個過程要不要講,怎麼講。”9歲男孩現現的媽媽說。

  夏令營的第一講就是“我從哪裡來”,課堂上,陶劍麗的PPT中,放出了一組漫畫,清晰展現了一對男女如何從相愛到生下寶寶的全過程。

  “我看到這個,腦袋轟地一下,想,這尺度是不是太大了。”一位媽媽說。她的感受讓許多家長紛紛點頭,雖然課程中,家長們看上去穩穩地坐在後面,但一個個神色複雜,内心翻騰。

  和家長們複雜的情緒相比,孩子們卻淡定很多。在觀看和聽講過程中,連嬉笑都沒有,好奇而安靜地看着大屏幕。

  “原來《小威向前沖》裡面的小威就是這樣找到卵子的啊。”8歲的小飛表現得恍然大悟。(注:這是一本有關性教育的繪本)

  兒子8歲了想逃避(9歲的兒子喜歡看我換衣服)(5)

  父母不願意說,就會自己去尋找答案

  “性教育,最關鍵的還是在家庭。對家長來說,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自己脫敏,内心不要覺得性很羞恥。這樣才能坦然面對孩子的問題。”陶劍麗說,家庭性教育中,最忌諱的就是父母禁止孩子問這問那,或者聽到孩子的問題就回避,“這種态度隻會讓孩子更好奇,他知道父母不願意說,就會自己去尋找答案。”

  在社區工作的陶劍麗有一個9歲的兒子,有一次,兒子到她的辦公室,看到她負責計生工作的同事桌上放着一盒避孕藥。

  “他問我這是什麼,還問,這和避孕套有什麼區别。”

  陶劍麗的解釋是,避孕套也叫安全套,使用後除了不會有寶寶外,還能避免病菌,保護自己的身體。

  “這兩者之間的區别,如果詳細說,其實很多,又會涉及到很專業的問題。但對孩子來說,回答不需要面面俱到,太專業,他反而聽不懂。你隻要能解決他當下的疑問就可以。”

  “家長也要意識到,孩子的好奇是階段性的,不是說一次行為就可以打消,而且每個階段的好奇又不一樣。家長要做好準備,接納這種好奇。”

  兒子8歲了想逃避(9歲的兒子喜歡看我換衣服)(6)

  讓孩子知道保護自己,更要教他們怎麼做

  除了“認識自己的身體”,夏令營中還有一課是家長們關心的:如何防止性侵。

  “隔壁阿姨要教你認識身體,讓你脫下褲子。”“看牙齒時,醫生說讓你脫衣服。”“電梯、公交車上,陌生人碰觸你的隐私部位。”……

  遇到這麼情況,你該怎麼辦?

  面對這些問題,孩子們的第一反應幾乎都是說“不”,至于怎麼拒絕,孩子們的答案則是天馬行空,五花八門。

  “現在的孩子都有這方面的意識,因為家長比較重視嘛。但多數孩子被灌輸的隻是:不能和陌生人說話,保護自己的隐私部位等,但這是一種理念,如果遇到具體的情景,該如何有效應對,怎麼保持界限,這些是需要教給他們的。”陶劍麗說,這就是“賦能”,“教會他們這種能力,關鍵時刻,他們才能真正行使說‘不’的權利。”

  李雙雙也認為,孩子首先有了界限意識,才能分辨什麼是不合适的身體接觸,關鍵時刻,才能分辨并有說不的能力。

  聽這節課的内容時,小飛表現地尤其活躍。“我們在學校裡,男同學之間經常玩遊戲,互相彈小雞雞!”

  小飛的一句話,引來男孩子的附和:“我們班也有!”

  坐在後排的小飛媽媽吃了一驚,“他從來沒有給說過這些。”

  課程結束的那天晚上,小飛和媽媽在房間裡再次讨論了這個問題,小飛的回答讓媽媽意外又滿意:

  “他說:媽媽,以後,同學們再這樣彈,我知道怎麼辦了,我就說:這是我的隐私!”

  兒子8歲了想逃避(9歲的兒子喜歡看我換衣服)(7)

  新聞

  性教育講師有話說

  李雙雙說,賦權型性教育倡導的性教育不隻是生理知識的教育,也不隻是防止性侵犯的教育,而是同時包括性别平等、親密關系、人際交往等内容的全面教育。

  賦權不是撒手不管,是增能、賦能,讓孩子有能力去認識、了解、判斷、選擇和學會負責。

  李雙雙還給參加夏令營的家長們寫了一封信:“我們在三天的時間,講了身體和身體權,我們除了保護自己的身體,同時也要尊重别人的身體、不侵犯别人的身體。”

  新聞鍊接

  最高法:對性侵兒童極其惡劣的堅決判處死刑

  最高人民法院24日發布了4件性侵害兒童犯罪典型案例。最高法刑一庭負責人表示,人民法院對此類犯罪曆來堅持零容忍的立場,對犯罪性質、情節極其惡劣,後果極其嚴重的,堅決依法判處死刑,絕不姑息。

  當前,性侵害兒童犯罪仍處于多發态勢。2017年至今年6月,全國法院共審結猥亵兒童犯罪案件8332件,相當于每天審結約9件,此外還有一定比例的案件沒進入司法程序。更可怕的是,被性侵害兒童呈低齡化迹象。我們應清醒地看到,給少年兒童織就一張安全網還需要調動全社會的各種力量,建立起家庭、學校、社會和司法相互銜接的聯動保護機制。嚴懲與嚴防雙管齊下。據新華社

  來源: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吳朝香 文/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時尚资讯推荐

热门時尚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