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每逢早晚一隻小狐狸經常在豐台區曉月苑沸城小區南邊的綠化帶和停車場一帶出沒。不怕生的小家夥坦然面對喂食、撫摸和拍照,不但成了當地人的“萌寵”,也成為居民和網友熱議的話題。
小區居民供圖
粘人的狐狸成了居民“萌寵”
“這狐狸也不怕人,有人把吃的放手裡,它就過來吃。”昨天下午,曉月苑沸城小區門口,一群大爺正在議論着最近小區周邊出沒的那隻狐狸。
裴大爺說,“這隻狐狸是大約半個月前出現在小區附近的,很多人都見過它經常在南門外的空地、綠化帶和兩個停車場附近轉悠。每天都有人拿一些水果、狗糧、火腿腸和餅幹等來喂它。它既不傷人,也不怕人,看到有人拿着食物過來還會迎上去,甚至還和居民養的小狗一起追逐嬉戲。因為覺得新鮮又好玩,大家還紛紛給它拍照。”說着,裴大爺向記者展示了他拍到的一段狐狸的視頻。
視頻中身長約半米的狐狸,全身以褐色為主,尾巴、腿、耳朵、嘴等部位為黑色,胸前還有一塊白毛。
記者了解到,在小區業主微信群裡,不少居民都在分享自己拍到的小狐狸的“萌态”。劉女士說,鄰居頭一次看到這隻狐狸,好像是8月23日在小區南邊的一棵大樹下,當天就把照片發到了微信群裡。8月27日晚上,她回家時,也在附近巧遇了這隻狐狸。“當時,有人正蹲在草坪上和它玩耍,可愛的小狐狸任憑人撫摸,一點也不抗拒,很親人。”
狐狸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呢?小區居民衆說紛纭,有人猜測這隻狐狸可能是附近居民家養的寵物跑出來了;有人認為狐狸是被人放生的;還有人認為因為小區周邊植被多,生态環境好,狐狸是從附近的綠堤公園跑過來的。
躲開尋親避開抓捕 它跑了
當居民将小狐狸的視頻轉發到網上後,也引發了衆多網友的關注。張女士說,從網上流傳的照片看,這隻狐狸很像她家于去年11月走丢的那隻。張女士的母親說,因為女兒很喜歡,并沒太關注品種的問題,就網購了一隻兩個多月大的狐狸養在家裡。
記者通過張女士的鄰居了解到,張家的這隻狐狸已經是第3次“出走”了,前兩次都沒跑遠。這次狐狸離家幾個月後,曾有人在威尼斯花園附近見過它,但沒能抓到。
昨天,得知有一隻長相相似的狐狸在曉月苑沸城小區周邊出現。張女士一大早專程到小區周邊“尋親”,最終卻無功而返。
記者在居民所說的狐狸常出沒的地方找了幾圈,都未能看到這隻狐狸的蹤影。在路邊擺攤的一位大爺告訴記者,原本小狐狸每天早晚會出來覓食,但最近要抓它的人挺多,可能是受了驚吓躲起來了,昨天它已經一整天沒露面了。最後一次看到它,還是前天下午3點左右。
“因為擔心狐狸會傷人,前幾天有居民報警了。警方就派人進行了數次抓捕,但狐狸跑得很快,所以抓捕均以失敗告終。”居民劉大媽說。
專家提醒:家中飼養野生動物很不安全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理事、北京黑豹野保站站長李理表示,根據居民拍攝的照片和視頻來看,這是一隻剛剛成年的赤狐,為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北京市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李理說,赤狐雖是華北平原常見的一種野生動物,但在小區周邊卻很少出現。據調查資料顯示,曉月苑沸城小區所在的區域在城市擴建前,曾有赤狐的出沒。但随着城市不斷擴建,早已轉移到郊區,天性膽小多疑、本能就是躲避人類的野生赤狐再從郊外山林返回城市的幾率很低。這隻赤狐非常親近人,說明它曾被人類飼養過,疑似是走失或被抛棄的“寵物”,也不排除是有人放生的野生動物。
李理提醒,家中飼養野生動物很不安全。他們具有一定的攻擊性,并可能攜帶人畜共患的疾病。因此,飼養野生動物必須要向林業部門申請,辦理飼養證、運輸證和檢疫證等。
此外,野生動物屬于大自然,人們若是真的關愛野生動物,更不能将其當作寵物養在家中。
當市民在城市中看到有任何野生動物出沒,最正确的做法是及時與林業部門聯系,由專業的救助人員進行救助。也可以撥打110報警或聯系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或聯系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由專業人員負責将野生動物接送至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李理說,對于野生動物的放生,《野生動物保護法》中明确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将野生動物放生至野外環境,應當選擇适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當地物種,不得幹擾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産,避免對生态系統造成危害。
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 褚英碩 編輯 龍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