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肌頻針管測評

肌頻針管測評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9-09 17:29:22

  随着AR/VR技術的不斷發展,顯示技術不斷突破,當“看清”已不是太大的問題,如何“控制”也将成為下一個焦點。HTC vive目前獲得了普遍的好口碑,可是在寸土好幾萬貴的坑死人的上海,擠個場地出來真是不容易!而在我體驗過Hololens神奇的魔法之後,真心覺得彎曲食指(摳空氣)這個魔性的操控有點反人類!目前主流的交互方案都是基于機器視覺,而這意味着一個始終伴随你的攝像頭、還有在光無法直達的黑暗裡你将迷失自我……的動作。

  對于如何抛開攝像頭進行人機交互,我們采訪了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OYMotion)的創始人Neo,為你打開交互新世界的大門,了解肌電這個神奇的高科技。

  

  關于傲意

  上海傲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OYMotion)成立于2015年,專注于人體生物電傳感器技術、機器學習和模式識别算法的研究。公司核心團隊曾服務于Qualcomm,MTK,AMD,平均擁有15年的行業經驗。基于手臂肌肉電流信号的手勢識别穿戴産品gForce,采用獨特的生物信号模式識别算法實現手勢區分,并配合九軸姿态融合算法實現手臂姿态的跟蹤,為AR/VR環境下的人機交互提供多種可能。

  如何用肌電讀懂手勢

  Neo告訴我們,生物電本身是醫學範疇的事情,主要包含心電(ECG)、腦電(EEG)、和肌電(EMG)。

  心電是什麼無需贅述,而腦電近些年也很火爆,但是觀測腦電通常隻能監測是否活躍,所以國外腦電産品常被用于瑜伽中的冥想訓練。

  相比腦電,肌肉電信号的可讀性則更強。Neo說,人體和電腦其實很相似,人腦就和CPU一樣起到控制作用,裡面跑着無數的進程,肌肉可以理解成為帶網線的馬達,配合骨骼起到執行作用。當你拿着一個探測器去測CPU,你隻能知道因為它現在很燙,所以推測它在運行一些比較大的任務,但很難知道到底是什麼進程這消耗CPU,就像你隻能通過腦電波了解大腦是否處于活躍狀态。

  肌肉主要分為肌纖維和肌腱,肌纖維在中間,兩頭的肌腱附着在骨骼上;當大腦發出控制信号,經過神經網絡的奇妙的傳輸,最終以電流的形式到達肌纖維,肌纖維受到電流刺激後收縮,通過肌腱帶動骨骼完成動作。肌肉作為執行單元,内部所監測到的肌電信号和肌肉的狀态有直接聯系,不同的動作所對應的肌電信号是差異化的,所以通過監聽肌電信号即可反推出你的操作。

  這個過程包含了兩個方面,信号捕捉和模式判斷。傲意正在研發的這款基于手臂肌肉電流信号的手勢識别穿戴産品gForce,是一個内置了8路肌電傳感器的臂環(當然也可以有腳環等等),将它佩戴在手臂上,緊貼肌膚的傳感器就會監測皮下肌肉的生物信号,配合他們自主研發的機器學習算法,通過肌電信号 模式識别逆向推導出手勢指令。

  

  相比我們最常見的光學捕捉,Neo表示肌電的主動型交互優勢顯而易見。因為信号來源于用戶自身,直接匹配動作,因此附帶的冗餘信息少,使得運算量減少,這也進一步降低了功耗,因為是主動型,所以自由度高,受環境的影響也較少。

  

  目前的gForce版本内嵌6個靜态手勢的區分,已經能應對大部分的使用場景,當然6個隻是基本款,Neo表示,如果願意犧牲成本,增加傳感器,提高運算量,就能辨識更多的手勢,那隻是成本、功耗、性能的權衡問題,傲意開發的機器學習算法完全可以滿足這樣的擴展性需求。同時,他們不及能夠做到靜态手勢識别,還能進行動态手勢識别,就是類似聾啞人手語實時翻譯,但是連貫意味着運算量的增加。所以具體還看人機交互的需求來決定産品配置

  目前識别6個手勢的gForce售價預計僅需400人民币,他們在國外的競品價格則需要2000人民币。

  肌電控制如何融入AR/VR

  在公司創立初,Neo就是希望能夠利用肌電控制為AR/VR環境下的人機交互提供更多的可能。

  例如在AR的工業領域應用中,加入肌電臂環具有極強的實用價值。工廠環境複雜,可能噪音、光線不穩定,因此語音和機器視覺手勢識别都面臨着非常實際的問題,再加上工人通常都是佩戴手套或者手持物品,很難進行遙控器按鍵操作,而他們的臂環則能不受幹擾并實現常用操作。另外,功耗問題是一直困擾着可穿戴産品的千古難題,機器視覺需要的功耗通常在數瓦,而肌電方案可以做到十分之一瓦,優勢非常明顯。在工業場合,單純的肌電控制也許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通過融合其他的交互方式,則能應變多樣化的工作環境。

  而對于VR主題樂園,肌電的交互方案能夠準确判斷角度,而光學方案則能搞定位移等,兩者相結合能夠達成更好的效果,“至少玩遊戲的時候,你的槍不會丢失了”。

  如何讓肌電判斷更準确

  因為肌電直接與個人動作匹配,而同一個體相同手勢間的差異,個體和個體間的動作差異,使得用通用模闆來實現大部分人的手勢識别有很大挑戰,所以為了讓系統更準确,Neo從兩方面入手。

  宏觀上,通過大量的訓練樣本可以提高模式識别的準确性。目前Neo的産品還處于待發布的階段,隻收集了少量參與者數據,準确度達到85%左右,他認為這是遠遠不夠的,他們也在通過地推等方式獲取更多數據,但是系統對第一批數據純度要求比較高,因此痛苦的數據收集過程是不可避免的。

  對個體而言,他們正在開發一個針對個人用戶的訓練和校準界面,就像我們最初使用觸屏手機需要校準一樣,用戶根據提示把幾個手勢反複做幾遍,讓系統适應之後即可準确操控。

  Neo表示,識别的最大難度不在于理解已定義的動作,而是如何排除那些無意識或無關的動作,他們投入大量的精力進行算法研究,隻是為了讓結果更加準确,因此他們團隊也在招募更多相關的朋友加入。有意思的肌電,卻連個demo都很難找

  缺内容是一件讓全行業都尴尬的事,但是像Neo,他們這樣連個恰當的演示demo都不好找,握拳玩射擊遊戲讓我尴尬症都犯了。

  Neo表示,他們嘗試接入過很多現有内容,但能很好适配和體現手勢操作性能的應用非常難找,難得找到一個勉強适配的手機射擊遊戲,是以鼠标的形式接入,隻能看到一個小的操作點。當然像憤怒的小鳥,切水果,翻個ppt啥的,都是分分秒秒解決的事情,但這些不能全面的體現肌電手勢的能力。

  對于肌電臂環控制在遊戲中應該以什麼樣的形式展現他們也在探索,也希望能和好的内容公司一起來研究,就像HTC有了一雙手,那肌電臂環呢?

  如果内容團隊對肌電臂環感興趣,後台約哦!

  轉載請注明轉自AR醬

  并附原文鍊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