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思邈 發自 副駕寺
智能車參考 | 公衆号 AI4Auto
打一輛無人車去機場,谷歌Waymo已經率先做到了。
從鳳凰城天港國際機場到市中心,車上不再配安全員,全車完全無人駕駛,7×24小時全天候運營。
不需要簽保密協議,也無需經曆冗長的等待,隻需要下載App就能搶先體驗。
票價嘛,跟坐一般的Uber和Lyft出租車差不多。
就連鳳凰城市長體驗過後,都贊不絕口:
這就是未來。
打一輛Waymo無人車去機場 無人車往返路線,固定在美國鳳凰城天港國際機場到市中心之間。
這項服務從12月16日起正式啟動,面向所有公衆開放,車上不設安全員。
但需要注意的是,Waymo無人車并不是直接把你送到機場航站樓,而是送到離機場非常近的列車擺渡站點,這個地方叫做44th Street Sky Train station。
在這裡搭乘列車後,你才能最終抵達機場。
至于這麼做的原因,目前還沒說。大概是直接送到航站樓,就得應對複雜的人車交互——主要是人類司機駕駛的車輛和無人車之間的交互。
整體上,無人車整段行駛路程比較短,全長大約5英裡,換算約為8公裡。
定價方面,官方表示不采用動态定價策略,價格與乘坐Uber和Lyft等美國版滴滴差不多。
Waymo還會動态監測乘客的預計到達時間,并相應地調整車隊規模。
他們采用的車型是電動捷豹I-Pace:
汽車行駛過程中比較平穩:
這輛Robotaxi最先載着鳳凰城市長Kate Gallego順利抵達:
抵達目的地後,Robotaxi車尾會自動亮燈:
關于乘坐感受,市長表示:
乘坐過程中我喜歡看着屏幕,你能看到所有行人和汽車,你可以看到汽車能夠看到的所有東西,這一點讓我覺得很安全。
Waymo首席産品官Saswat Panigrahi評價:
這是世界上唯一一輛能将乘客從機場送往市中心的無人車,特别是在節假日期間。人們隻需要下載App,不需要等待,不用簽保密協議,全天候運營。
事實上,Waymo向公衆開放這項機場接送服務,也并非一蹴而就。
早在今年11月1日,他們就開始了路測,當時車上保留了安全員,而且不向公衆開放。
你需要報名加入Waymo的測試計劃,同時還要簽署保密協議,才有機會體驗這項服務。
如今僅僅過去了2個月左右,Waymo正式向公衆開放了,這對Waymo來說意義重大。
随着訂單數量的增加,Waymo能夠積累更多道路數據,也能初步獲得一些營收。
Waymo商業化落地不斷提速 Waymo無人車在鳳凰城的商業化落地,有一個漫長的過程。
早在2017年4月,Waymo在這裡推出了一項早期乘車計劃,類似于後來的“内測用戶計劃”,主要是邀請用戶乘車體驗,并且及時提供反饋。
受邀用戶每天在任何時間段都可以搭乘無人出租車,去任何地方都行,隻要行駛面積在舊金山兩倍的區域内。
最初隻有幾個人乘坐,到後來每天有超過400名用戶體驗Waymo的無人出租車,每天行駛裡程超過24000英裡(約38624公裡)。
前來體驗的用戶,年齡段集中在9到69歲之間,身份和職業多種多樣——包括老年人、高中生、一家三口、殘疾人、沒駕照的人等等,他們通常是搭無人車去上班、上學、就醫、購物、去飯店、看電影等等。
到了2020年10月,Waymo在鳳凰城郊區正式向公衆開放無人駕駛服務,不設置安全員的那種,即默認為“僅限乘客”模式,但官方稱不能立馬實現整個鳳凰城600平方英裡内全面覆蓋。
當時,Waymo每周為用戶提供數百次無人駕駛搭車服務。
到了今年3月,Waymo将這項服務從郊區擴展到了鳳凰城市中心地帶。
并且遵循着三步走的計劃:首先,在有安全員的前提下,讓Waymo員工先行體驗,然後邀請一部分内測用戶體驗,最後才向公衆開放。
到了今年8月,Waymo開始邀請内測用戶體驗鳳凰城市中心的無人車服務,不設安全員那種。
再就是今年11月,任何人都可以在鳳凰城市中心叫到Waymo的無人車,官方稱鳳凰城市中心的服務區域将會在現有基礎上擴大一倍。
除了鳳凰城,Waymo無人車還在舊金山和洛杉矶兩座城市相繼落地。
舊金山市民現階段可以免費乘坐Waymo無人車,但市中心核心區域僅限Waymo内部員工乘坐。
至于洛杉矶,今年10月,Waymo官方表示将在洛杉矶部署數十輛無人車,并在這個基礎上不斷擴大規模。
在Waymo入駐的衆多城市中,洛杉矶人口數量最多,這裡擁有1300萬居民,是美國第三大叫車市場。
當然,随後在舊金山和洛杉矶的落地節奏,大緻應該會和Waymo在鳳凰城所做的一樣。
中國很快也能打無人車去機場 中國能不能叫一輛無人車去機場?
能,而且已經被寫進了國家政策裡。
去年4月,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正式出爐,一大波自動駕駛利好政策緊随而至。
其中最矚目的就是——包括北京亦莊新城225平方公裡規劃範圍、大興國際機場,以及包括6條總長約143公裡的高速路、快速路。
具體是:
京津高速北京段、京台高速北京段、大興機場高速、南五環銜接段、南六環銜接段、大興機場北線高速。
更加直白來說,如果京東(著名亦莊巨頭)員工前往大興機場坐飛機,打個無人車,可能是最酷的選擇了。
也可能是最便宜的。
因為在這一次先行政策中,明确鼓勵經過充分驗證的智能網聯汽車在政策先行區率先開展試運行及商業運營服務,覆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智能網聯公交車、自動駕駛物流車、自主代客泊車等規模化試運行和商業運營服務,企業在商業運營過程中可提供收費服務。
屆時有哪些無人車可供選擇呢?
首批應用牌照,發放給了3家自動駕駛公司。
從左至右:小馬智行、百度Apollo,以及滴滴自動駕駛。
其中最多的牌照依然流向了百度,Apollo拿到了53張夜間及特殊天氣測試通知書、5張一般性道路測試牌照。
當然,之所以北京的政策先行區如此激動人心……是因為會很快引領更多城市和地區。
會上也強調了,将全面提升北京市對國内外創新資源的吸引集聚能力,積極引領和賦能智能網聯汽車産業發展,通過城市級的先行先試,推動法律、法規、标準的逐步成型,有助于形成可複制、可推廣的管理模式,促進創新監管政策在全市實施。
另外,百度和小馬,也都獲準可以采用主駕無人的方式運營了。距離全無人駕駛又近了一步。
這意味着,很快,接機和送機,或許能打一輛無人車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