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下雨了,從淩晨一直下到中午,三月的煙雨江南,這次真的算是見識了。
昨天在嘉興,卻是難得的一個晴天,在南湖,豔陽下的牡丹、櫻花、郁金香和海棠等各種春花,分外妖娆,享受了一頓視覺盛宴。南湖到烏鎮,兩地僅距三四十公裡,雨中,我們開車一個小時就到了,到了網上預訂好的民宿,稍事安頓,便帶雨傘先逛烏鎮東栅;今天3月27日,星期六,是個雙休,女兒說從杭州過來和我們彙合,路上堵車,下午2點才能到,其實,杭州蘇州離烏鎮都是60公裡,挺近的。
烏鎮的名頭挺大,它是中國曆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魅力名鎮、國家5A級旅遊景區,素有“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之譽,據說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鎮史,是典型的中國江南水鄉古鎮,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美稱。
烏鎮,像許多江南古鎮一樣,有穿過小鎮的河道,有傍水而築的樸實民居,有小船在河上蕩漾……它是一個具有文化氣息的地方,我很喜歡這裡的人、這裡的景、這裡的文化。
從北花橋走進東栅景區,就是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格局,一座座石橋立在河上,如果沒有這橋,河水、景色也就少了一絲生氣。橋是由一塊塊石頭壘起來的,橋上的石闆已被行人磨的光滑,街上的石闆路同樣如此,如果細細地看,可以從粗糙中看出精緻,還有很多石雕,巧奪天工。
走在青石鋪成的小巷裡,把腳步輕輕落在千百年的石闆上,每一步仿佛都叩響了曆史,每一塊磚瓦都仿佛在訴說着滄桑。時光仿佛在我探尋的目光中停滞下來,悄然回溯。我不知這些小巷到底有多深,但我知道它們都有悠遠而古老的故事。
古街的滄桑,給人一種淡淡的從容和優雅,踩着這些經過曆史洗禮的蒼老,穿過一條條曲折的小巷,撫摸着那些雕花窗棂,還有那灰蒙的黛瓦、暗紫的木闆牆、翹起的屋檐,就如同在聆聽着一個個古老的故事。拙樸的石橋下,幽幽的蒼綠的水,是古鎮的靈魂,它日日夜夜靜靜地流淌,流逝了如歌的歲月。這水,潤澤了千年烏鎮,生生不息。
那輕悠的烏蓬船,悄然遊弋在這水上街市、天上人間。高高的桅杆還立在斑駁的船頭,素雅的印花布在風中飄飄搖搖,搖曳着清麗婉約的水墨江南。搖橹聲欸乃,穿越千年,遙遠卻又在不遠。
烏鎮的橋大都是石拱的,古韻悠悠。拱橋或橫跨在河流,或靜卧于河埠,少有扶欄,隻是比街面略高出三五級台階。從橋上或河道旁往岸兩邊閣樓望去,偶有人影晃動,說明裡面還住着人家。我在想,每天,門外的遊人絡繹不絕叽叽喳喳地路過,門前看千人過往,後窗下聽流水淙淙,真是閑适啊。
在網上聽好多人都說過,烏鎮就是一個舊夢,那深色的木格窗子、灰檐青磚小瓦、小巷蜿蜒、黃昏般陰郁的長廊,延伸着古典,似一幅淡淡的水墨畫,如同一個悠久的記憶,浮印人的心頭。
一夜流水到天明,人家盡枕河。這就是烏鎮,一座凡俗的江南小鎮,一個甯靜的夢裡水鄉。千百年歲月的滄桑為它增添了獨有的風韻,幾分矜持,幾分散淡,貌似寂寞卻又如詩般幽雅。多像一個似曾相識的夢……
下午,和女兒彙合了,我們先在“外婆的味道”主題餐廳吃飯,然後去逛西栅。民宿的小夥子老闆說,西栅的夜景很美,晚上一定要在景區裡面吃個飯,看看西栅的夜景。
中午晴了,逛西栅,下午4點多,又下起了細雨,唉,這天氣,怎麼說你。
明天,再說烏鎮西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