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罰罪》播出大結局,熱鬧了一夏天的“警匪劇展播季”将就此收尾。
今年夏天,是古偶劇之夏,也是警匪劇之夏。春天的《獵罪圖鑒》和《重生之門》是前奏,随着天氣變熱,《對決》《暗夜行者》《庭外》《膽小鬼》《冰雨火》《罰罪》接踵而至。
《罰罪》是最後一個出場的,卻切走了市場中最大的蛋糕。這部劇開場就是高樓抛人,觀衆瞬間被劇情吸引,随後是遊艇爆炸案,祠堂保護傘,警匪無間道……一系列令人瞠目結舌的情節上演,熱度不斷走高。
9月14日,《罰罪》在愛奇藝平台熱度值突破10000,播出了與《蒼蘭訣》交相輝映的S級效果。更難得的是,它獲取了上佳的口碑。
通常來說,24集之内的劇目可歸為随視頻平台崛起而生的懸疑罪案劇,而30集以上的劇目可歸為更加大衆向的傳統警匪劇。《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是前者的代表,而《破冰行動》《罰罪》是後者的代表。
《罰罪》脫胎于掃除黑惡勢力的真實案件,複歸了警匪劇反轉又反轉的叙事傳統,植入了極緻的親情倫理關系,一路高能,纏鬥到底。
這樣有根 有戲的書寫有着龐大的傳統觀衆群,而随着劇情的推進,年輕觀衆也不斷卷入。主創在劇中埋藏的深意不斷被挖掘,暗伏的彩蛋不斷被領取,創觀雙方進入了你敢埋梗我就敢發現的良性互動。
《罰罪》由嵇道青擔任總制作人,天毅、易勇執導,劉紅焰、丁亮程、尋見編劇,張成功擔綱劇本總監,黃景瑜、楊祐甯、蓋玥希、李幼斌、程煜領銜主演。
天毅是一個年輕的老導演,今年30歲,《罰罪》是他的第11部作品。三十而立,逢十進一。在一個富有紀念意義的年份裡,他的事業上了新的台階。
導演天毅
天毅是片場長大的孩子,也曾接受過科班訓練。早年執導過都市情感劇《向前一步是幸福》,也執導過抗戰傳奇劇《我的壓寨男人》,之後長期創作軍旅劇和警匪劇。
他的緝毒劇《獵毒人》創下了極高的網絡播放量,《愛上特種兵》開創了軍人情感的新類型。《罰罪》是他多年耕耘軍警領域的集中爆發之作。
高燃叙事的技巧已掌握,該收該放的分寸已拿捏,鏡頭語言日趨豐富凝練,對演員的使用心中有數:能循常态發揮其所長,更能一反常态挖掘出罕見的一面。
導演易勇和天毅是長期的合作夥伴,一文一武,優勢互補。過往,易勇專長于動作戲的拍攝。這一次,他在承包武戲的基礎上也參與了文戲的拍攝,承擔了部分需要長途跋涉的戲份。
導演易勇
總制作人嵇道青說過:“每部劇前進一小步。”這句話一直激勵着天毅和易勇。創作過程中,他們依托成熟的劇本,在演員選擇、現場調度、場景布置、畫面調色、插曲配樂等方面多思深慮,精打細磨,成就了一部遵循戲劇創作規律,又有諸多創新點的作品。
近日,我們連線了天毅、易勇兩位導演,聽他們講《罰罪》台前幕後的故事。
三敢、三難,塑造群像 《罰罪》項目緣起于2020年上半年,當代時光董事長闫愛華邀請制作人嵇道青共創這部警匪劇。之後,《罰罪》的劇本創作率先啟動,天毅和易勇受邀執導。
2021年春節前後,兩位導演拿到了《罰罪》的初稿劇本。劇本總監張成功和編劇劉紅焰、丁亮程、尋見,為全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天毅在導演闡述中為叙事定調:敢于直給的刑偵主線,敢于極緻的人物關系,敢于結死扣的套層叙事。
三敢随之帶來了三難:如何全程高能勾住觀衆,如何把趙家“四個兒子四個媽”的設定鋪墊合理,如何在解開死扣時保持智商在線?
開機前,幕後主創和演員深入圍讀劇本。近半個月的時間,逐集、逐場、逐個人物深入讨論,填邏輯缺口,加生動細節,推敲台詞長短,再精煉壓縮,大膽留白,劇本日趨完善。
天毅在拍攝中貫徹了這樣的理念:用巴掌拍不如用拳頭打,強情節要配以淩厲的視聽節奏和緊張的戲劇氛圍。
前三集中,男主人公常征(黃景瑜 飾)的身份經曆灰警、卧底、刑偵副隊、通緝犯四次變化,節奏不可謂不快。趙家的生意遍布昌武,趙家的關系網上下密織,調查趙家的專案組如同地下工作者,一有風吹草動就挪窩,氛圍不可謂不詭谲。
然而,《罰罪》并不想靠“揭秘”來吸引觀衆,不想單純滿足觀衆的獵奇心理。它要輸出對人性的深刻描繪,以及對人物關系和社會關系的深度剖析。這就必須做成一部群像劇。
常征不是孤軍奮戰,專案組組長嚴國華(李幼斌 飾)是他的堅強後盾,女警金燕(蓋玥希 飾)是與他配合默契的好戰友,還有他的徒弟甯宇,搭檔宋光明…扳倒趙家是正義一方共同努力的結果。
劇中正派人物的成功塑造,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和反派人物的對比、襯托。
趙家四兄弟中,行事最為張揚的就是老三趙鵬翔(趙荀 飾)。他臉上邪魅的笑容,身上鮮豔的西服,令人過目難忘。
天毅跟趙荀說:“你演的是一個惡人,不是惡棍,是一個人。”趙老三打打殺殺、張牙舞爪的一系列行為,凸顯了他兇悍的一面。但是,他對女兒的溫情,對家庭教師的含情脈脈,又是人性的流露。
趙家老大趙鵬展(夏侯镔 飾)是一個心理扭曲的人物。他身體殘缺,作惡多端,在家中飽受父親的蔑視和老三的欺壓。
第33集中,趙老大和趙老三相聚喝酒,談及過往的兄弟相争,聊到趙家老二趙鵬程曾經救過趙老大的命。而趙老二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幼年時趙老大也曾救過他。
這場濃烈的情感戲是天毅在拍攝中臨時增加的。趙老大悔恨的眼淚說明,沒有人生來就是壞人,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慢慢被扭曲,最終變成了現在這副模樣。
趙家老四趙鵬超(楊祐甯飾)以謙遜的姿态登場,完全不像黑惡勢力的領導者。趙鵬超的職業是律師,他善于通過冷靜分析來解決問題,喜歡動腦而不是動手,說話惜字如金。
天毅第一次見到楊祐甯,覺得他話少、沉穩,非常符合趙鵬超的人物設定。倆人商讨人物定位和表演方式時,決定多些留白,讓觀衆能夠聯想到人物的前史和心态。最終,楊佑甯演活了這個斯文敗類。
反差選角,别有奇效 天毅在《罰罪》演員的選擇上,有相當一部分演員是“反”着選的。他期望能夠增加人物的複雜度,提升情節的懸疑感。讓觀衆難以判定誰好誰壞,讓追劇更有參與感。
當然,這隻是選角小竅門,角色能否真正鮮活起來,最終靠的還是演員們實實在在的二度創作。
程煜演過很多正派角色,也演過兇神惡煞的許大馬棒,這一次是黑惡勢力的大BOSS趙嘯聲。他沒有把角色演成模式化的黑道大哥,而是有氣場,還接地氣。他能心平氣和地說出決絕的話語,令人膽寒。
李幼斌飾演的秘密專案組組長嚴國華是一個隐藏鋒芒的角色,打破了他的經典角色“李雲龍”給觀衆的刻闆印象。劇中,嚴國華赴趙嘯聲壽宴,兩人在宴席上看似唠着家常,但每一句話都是在試探和交鋒,可謂暗流湧動,風雷隐隐。
傅程鵬飾演的肖振邦是一個灰色人物,本性善良,但深陷泥潭。他努力保護着常征,可又不得違心做事,内心非常糾結。
傅程鵬以往多演正派人物,天毅這次有意打破他的戲路,而他也願意接受挑戰。有一場戲是點睛之筆:肖振邦和兒子吵架之後,坐在家中的客廳裡,看着電視機屏幕中倒映的自己,連抽自己12個耳光。
天毅回憶道,這場戲在拍攝時,傅程鵬完全進入了角色,那股狠勁讓現場的人感到震撼。
這場戲有一個特别的設計:肖振邦看着電視屏幕上倒映的自己,他身後的光影打到牆上形成一個傘的形狀。這喻示着,肖振邦身不由己成為趙家的保護傘,罪責難逃。
孫遜扮演了泥足深陷、強作鎮定的黑警李伯東,徐洪浩扮演了形左實右的“深喉”張秋峰。他們都不在自己的舒适區,但都拿捏得很到位。
《罰罪》也沒有忽視女性角色的重要性。金燕總是在關鍵時刻幫助常征,武力和智慧并不輸于男警。她還經常在辦公室戲耍常征,活躍氣氛。
林一霆飾演的紀念,是常征的女友,又是趙鵬超的同事,她的父親紀慮(張晨光 飾)與趙家有不法交易。紀念身份特殊,結尾之處還有反轉,天毅相信她會赢得大家的好感。
從“貼合”到“反串”,是要承擔一些選角風險的。但正因為劇本給得足,鏡頭給得準,演員表演到位,這種反差反倒成就了《罰罪》的新鮮感,也在每位演員的履曆表上寫下了一個特别的角色。
趙家祠堂的傘 2021年11月,《罰罪》于常州開機。經過87天的緊張拍攝,于今年1月殺青。
拍攝中,天毅和易勇兩位導演分組開工,齊頭并進。他們在完成拍攝計劃的同時,收工後仍與跟組的責編顧漢語、孫遜、李明康以及主演們,繼續讨論和完善每場戲、每句對話。主創幾乎每晚都要開會,熬到淩晨三四點是常态。
現場拍攝中,導演會根據實際環境與突發靈感對劇本進行微調。
《罰罪》開場,原本是爛尾樓裡,舉報人被打,趙老三亮相,他狠狠地把對方的手機踩碎,然後就結束了。但是,天毅總覺得還欠些火候。
拍攝當天,他按照劇本完成了拍攝。就在工作人員下樓裝車準備收工之時,他說道:“從道具車上拿一個‘人’下來,試着從樓上扔下來,我看看效果。”
最終,劇中多了舉報者被高樓扔下的鏡頭,黑惡勢力的猖獗感頓時登峰造極。
《罰罪》中的趙家祠堂中高懸的盤香保護傘讓觀衆驚詫不已。保護傘中隐藏着54張撲克牌,每一張牌上有一個趙家的後台。
趙家祠堂和保護傘的設定,是大家的集體創作。劇本中原本沒有這個場景,臨時搭建的話,就要追加七八十萬的投資。主創團隊先後開了七八次會議,天毅堅持讓這個設想變成了現實。
趙家祠堂在劇中出現的次數并不多,但這個直觀而驚悚的設定,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這筆置景費花得很值。
劇中的動作戲求質量不求數量,易勇拍得有聲有色。譬如常征在健身房被趙家的家奴圍毆,他巧妙利用健身房中的器械和環境進行反擊,打得真實、淩厲。
兇手夏宗濤與常征狹路相逢,兩人拳拳到肉,激烈搏鬥,觀衆隔着屏幕都能感覺到演員的疼痛。
易勇表示,整部劇在拍攝前已經定下了動作寫實的基調。常征所呈現的格鬥水平,在一個刑警的能力範圍之内。黃景瑜是一名巴西柔術高手,他曾多次參加公開賽,獲得過上海巴西柔術學院賽SHBJJ的冠軍。他有這樣的功底,動作戲都是親身上陣。
易勇也承擔了大量文戲的拍攝任務。《罰罪》取景跑遍了海南島,又不止于海南島。曹大龍在礦井中謀害鄧力軍的一場戲,就是在江蘇拍攝。易勇帶隊驅車四個多小時才找到合适的礦洞。雖然這場戲很簡短,但真實的礦洞場景增強了劇的質感。
易勇指導黃景瑜“套招”
整部劇的畫面色調偏向于黑白,是有意為之。天毅和攝影師、燈光師商量,要呈現出一種黑白對立的氛圍感,所以場景的搭建、服裝的選擇,甚至是演員近景時臉部的光比,都在往黑白這兩種極緻的顔色靠攏。
《罰罪》并非經費豐裕的超級制作,疫情的此起彼伏也給他們平添了不少困難。但嵇道青的理念是,隻要想法對了,該花的錢一定要花,這就保證了整體的制作品質,而且時有亮點。
閃回、閃前的“序” 《罰罪》每一集的開頭,會有1~2分鐘的“加戲”,内容和正片有直接關聯。從時間順序來看,這段“加戲”可能是閃前,提前叙述未來的劇情;也可能是閃回,回述過往的故事。
天毅把這段“加戲”稱之為“序”。這樣的設計,是他的一點“私心”。希望通過有内容幹貨的序,吸引觀衆看完片頭,而不是跳過片頭。
片頭片尾的署名是對一部劇所有工作人員的回饋和尊重,大家付出了數月努力來完成這部作品,他希望觀衆能夠看到每個人的努力。另外,這也是一種叙事彩蛋。
天毅表示,在自己未來的新劇中,他還會繼續序的設定,甚至還會有升級處理。序可能會設計成人物的番外篇,這樣會更好看。
劇中朗朗上口的主題曲,節奏感強烈的配樂也獲得好評。這次的配樂是鄭亦鈞,與天毅合作多次。他第一次進組與天毅商讨配樂時,正好看到了一個完成的片段。看完之後非常興奮,完成的配樂小樣,正是導演想要的旋律。
《罰罪》由金志文演唱主題曲《耀眼的熱》。天毅希望演唱者能夠表現出光刺破黑暗的感覺。因為這部劇偏沉重,常征就好像是昌武的一道光,打破了這裡的陰暗。
因此,音樂制作人就邀請金志文來演唱主題曲。從最終呈現的效果來聽,歌詞慷慨激昂,“從不退縮,一份炙熱,希望的光,永遠閃爍”,被金志文唱得擲地有聲。
《罰罪》是一部反映社會現實,探索複雜人性,彰顯正義力量的作品。“血濃于水,但法大于天”,這樣的信念驅使常征突破親情的纏繞,實現了終極的正義。
在節奏和氛圍中凝聚力量,在打破與難測中塑造群像,在隐喻和分寸中實現價值輸出,在長篇叙事中包裹正義的内核。2022年的夏秋之際,《罰罪》雁過留聲,為警匪劇這個傳統類型寫下了新的篇章,實現了新的突破。
【對話/李星文 撰文/崔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