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住在鄭國郊區的一個菜圃裡,四十年沒有移過窩,人們都以為這是一個普通的老圃,誰都不曾注意過他。鄭國有不少卿大夫,整天讨論如何富國強兵,稱霸中原,但都不知道本地還有一個高人。
列子外表上與普通的老農沒有什麼不同,但他有高深的思想,這是稱他為高人的原因所在。如果他沒有這種高深的思想,也就與其他老農沒有什麼不同了。但他的思想,不為人知,這正是他的獨特哲學的充分體現。張湛說,列子的高明在于,他身與人接,而心不與人交,所以人們隻能從外形上知道他,而不能從内心裡了解他。鄭國的國君與卿大夫,看他如同庶民百姓,這是因為列子雖然身處社會之中,但從不對任何事件發表意見,不在行為上表現出與衆不同,所以國君與卿大夫都不能看出他的高明。這就是道家人士的大隐隐于市的最好體現,莊子以後的道家,幾乎都是如此,而老子的思想相去甚遠。
這一年,鄭國遇到災荒,老百姓沒有糧食吃了,不得不四處逃荒。列子的菜圃也沒有什麼收獲,他也準備離開居住了四十年的老家,到北邊的衛國去。臨走之時,列子的弟子們都來了,請求老師為他們再做一次教誨。他們異口同聲地說:
先生這一走,就不知何時才能回來。我們鬥膽前來請教,不知先生将何以教?先生原來不是聽過壺丘子林講道嗎?請您把他的話告訴我們,讓我們多少了解一些深奧之道。
列子不顯示自己的高明,為什麼還有弟子呢?這似乎是一個謎。《列子》書裡也沒有講這些弟子是怎樣來的,怎樣成為列子的弟子?既然說他居鄭圃四十年而無人識,又怎會有所謂的弟子呢?其實,這并不難解釋。
列子雖然不向社會表示自己的觀點,身與人接,而心不與人交,但他畢竟是個得道的高人,盡管不做任何表示,他的一言一行,總還會顯示出與未得道者的不同來。人們與他接觸多了,自會感到他的高明。這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他的所謂弟子,不會是什麼士大夫,隻能是一些普通的青年。這些青年,長期與列子接觸,自會看出他與衆人的不同。于是不約而同來向這位老人請教,這也是勢所必然,理所當然。也許在此之前,列子從未向這些所謂的弟子講過什麼,但他們仍然願以弟子身份敬事列子。現在,列子要走了,這些青年也就顧不得那麼多,非要列子為他們講點什麼不可了。所以才有了這一次的對話。
列子聽了弟子們的請求,不禁呵呵笑起來,他說:“壺子何言哉?”壺子從來沒有向我講過什麼道理,他之所以成為我的師傅,并非世人那種師徒關系,非得為我講課授學不可。道家人士之間的道學,本是不可言說的,本是不可傳教的。壺子雖是列子的老師,也沒有講過什麼。關于道的認識,隻有自己去琢磨,去體會,這本不是課堂上所能講授的。
盡管如此,列子還是為青年們講了下面的一番話,他說:
壺子不曾對我講過什麼,不過他曾對伯昏瞀人說過一番話,正好我在旁邊聽到了,現在試将我所聽到的告訴你們。
有生者不生,不化者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無時不生,無時不化。陰陽爾,四時爾。不生者疑獨,不化者往複。往複,其際不可終。疑獨,其道不可窮。
這一番話講出來,讓人摸不着頭腦,不愧為思想家,一說就是這麼深刻。
有生有化者,是指自然界的萬物。不生者不化者,是指大道。大道不生不化,它是有生有化者之主宰,它能生生化化,所以有生有化者,都是由它生出化出。有生有化者的不生不化,是說它們不能産生萬物,不是萬物的主宰。不生者不化者能生生,能化化,是說它能産生萬物,是萬物的主宰。生者化者,就是指道,它生化萬物,這種生與化,是無意的,又是不得不然的,所以說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而且它的這種生與化,是常生常化,永遠不變,永遠如此。所以它又是無時不生,無時不化的。道對萬物的生與化,表現為陰陽與四時,通過陰陽與四時的運轉變化而生化萬物。
不生者不化者,即是道,則它有疑獨與往複的特性。所謂疑獨,是說它凝固為一,道為一,這是老子的說法,如老子說聖人抱一為天下式,這個抱一就是抱道。所謂往複,是說它反複無窮,永遠如此。往複,也是老子的說法,如老子說萬物并作,吾以觀複,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複命。又說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從觀複到複命,就是列子所說的往複之複。從大到逝、遠,這就是列子所說的往。然後又是反,反也就是複。由此可知列子的思想即來自老子,屬于道家。
往複者,沒有邊際,沒有盡頭,疑獨者,其道不可窮,這是說回顧它的源頭,它是無限的,展望它的将來,它同樣也是無限的。由此可知,道對萬物的主宰作用,在時間上是無限的,是永遠的。
列子的這一套哲學,無非是說道為萬物的根本,是萬物産生與變化的主宰。要想認識萬物的發展變化,就要把握它們的源頭──大道。隻有掌握了大道,才能在人生或社會中,面臨萬事萬物而不走錯路,下錯棋。以這種哲學指導自己的人生,才能一生無悔,潇灑走一回。
光講哲學,還不能讓人們明白。因為哲學畢竟離人生實踐太遠了一點。所以列子繼續講下去。他說,
從前,聖人根據陰陽的變化來統括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反過來說,觀察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必須依據陰陽變化的原理。
重視陰陽,是中國人的一個特點。凡事都可以用陰陽之理說明之。陰陽,就是矛盾的雙方,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而且陰陽又是互動的,如同人們所唱的“困難象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歌詞一樣,陰強則陽弱,陽強則陰弱。所以隻要掌握了陰陽的原理,任何事物不論怎麼變化,都逃不脫陰陽制衡規律的控制。所以能以陰陽之理統括天地的,就可稱為聖人。
列子墓
列子古代版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