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的?廣州港南沙集裝箱碼頭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 攝,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的?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廣州港南沙集裝箱碼頭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 攝
8月24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發布會,介紹了《廣州市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的特色和亮點。根據《規劃》,到2035年,廣州将建成海洋經濟發達、海洋科技創新活躍、海洋城市文化特色彰顯、海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南沙則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核心區。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娟、方晴
到2025年全力打造海洋創新發展之都
《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力打造海洋創新發展之都,成為海洋科技創新策源地、涉海資源要素配置中心、南海綜合開發先行區、海洋産業集群高地和海岸帶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初見成效。
展望2035年,建成海洋經濟發達、海洋科技創新活躍、海洋城市文化特色彰顯、海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二級巡視員黃金鋒表示,《規劃》主要突出四個特點:空間上,強化陸海統籌和江海聯動,構建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帶,支撐打造珠江口“黃金内灣”;指标上,對标國内外先進海洋城市指标,構建廣州特色指标體系;行動上,形成含67個項目的項目庫,其中49個集中布局在南沙區;路徑上,提出“五個一”規劃實施路徑,為落實市委市政府部署提供路線圖和行動方案。
到2025年海洋生産總值占比力争達到15%
《規劃》圍繞“十四五”時期發展目标,從科技、産業、生态、文化、治理和開放六個方面提出重點任務、舉措和指标。
全力打造海洋創新發展之都。集聚國家面向南海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我國南方海洋科技創新中心。指标方面,到2025年,新增涉海行業或部門類實驗室2家,新增涉海科技企業孵化載體1家,涉海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350家。
構建現代海洋産業體系。重點推動船舶與海工裝備制造、海洋交通運輸、濱海旅遊等海洋支柱産業形成新競争優勢。打造一批特色化海洋産業集群,建設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到2025年,海洋生産總值占地區生産總值比重力争達到15%。
彰顯海洋城市文化特色
重點打造十大海絲人文地标。包括十三行、黃埔古港、蓮花塔、琶洲塔、赤崗塔、南海神廟、扶胥古運河、南越國宮署遺址、光塔、南沙天後宮等。
形成十大海洋文旅新名片。包括沙面建築群、粵海關舊址、文化公園水産館、珠江國際慢島(長洲島-大吉沙-洪聖沙)、黃埔國際郵輪城、廣州海事博物館、蓮花山中心漁港、南沙國際郵輪母港-大角山濱海公園、粵港澳大灣區海防遺址國家文化公園、南沙濕地公園-十九湧漁人碼頭等。
将南沙打造為我國南方海洋科技創新中心
《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提出推動海洋科技力量集聚,打造我國南方海洋科技創新中心。《廣州市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打造以南沙區為核心的海洋科技創新極核,重點将南沙區打造為我國南方海洋科技創新中心。使命在肩,如何作為?
會上,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處處長劉芳芳透露了相關工作最新進展:在南沙,冷泉生态系統列入國家“十四五”相關規劃,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正式啟動建設,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省實驗室(廣州)建設加快推進。“高端科研機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一批重大創新平台正加速向南沙集聚,南沙建設南方海洋科技創新中心邁出堅實步伐。”
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南沙區分局局長王巍表示,南沙區将全力打造現代海洋産業基地,加強海洋科技創新、海洋基礎設施、海洋生态環境、海洋公共服務等方面對海洋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建設。“争取在2035年,将南沙區建設成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區。”
将廣州港打造為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規劃》為廣州推動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大力發展海洋産業擘畫了五年藍圖。就廣州建設國際航運樞紐,廣州市港務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袁越表示,廣州以南沙港區作為核心加快世界一流港口建設,将廣州港這個兩千多年長盛不衰的國際大港打造成為新時代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記者在會上獲悉,廣州港外貿集裝箱航線已達156條,今年1-7月,廣州港完成外貿集裝箱597萬标箱,同比增長9.1%。“到2025年,我們将努力實現港口貨物吞吐量6.8億噸,集裝箱吞吐量2800萬TEU,進一步鞏固廣州港作為世界大港的地位和影響力。”袁越說。
目前,廣州正持續建設“通道 樞紐 網絡”的現代港航大物流體系。包括依托以南沙國際物流中心為“冷鍊母港”打造全鍊條冷鍊物流;支持南沙深化與大灣區城市在國際海運中轉、國内駁運、海空鐵聯運、堆場倉儲等航運物流方面融合一體化發展;加快發展中歐班列,建設南沙海鐵聯運樞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