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先生帶我們分析了一下名學大家在編著史籍著作時的初衷,以及要向後人表達的思想。
傳習錄十四 到底要不要解釋那麼清楚
徐愛:“說有些時候,著述是不能缺少的。比如《春秋》這本書,如果沒有《左傳》作解,人們大概也是難以讀懂的。”
《傳習錄》原文
《傳習錄》原文
徐愛說:“程頤先生也認為‘傳是案,《經》是斷。’比如,《春秋》上記載弑某君、伐某國,如果不知道事情的原委,大概也難以做出确切的判斷。”
《傳習錄》原文
聖人傳述六經,隻是端正人心,隻是存天理、去人欲。對于這些事情,孔子曾經就說過。孔子常依據人們的問題,對各自的程度與性質做不同的回答。他也不願多講,隻怕人們在語言上挑剔,所以他才說:‘予欲無言。’如果是些滅天理縱人欲的事,又怎能詳細作解呢?詳細的告訴人們等于是助纣為虐呀!
所以孟子說:‘孔子的門生沒有記述齊桓公、晉文公的事迹,所以他們稱霸侵伐的事就沒有流傳後世。’這就是孔門的家法。
《傳習錄》原文
世俗的儒者隻講霸道的學問,因而他們要精通許多陰謀詭計。這完全是一種功利心态,與聖人做經的宗旨南轅北轍,他們怎麼想得通呢?”因此先生感歎地說:“如果不是通達天理之人,我是很難與他讨論這個問題的!”
他接着說:“孔子曾說:我還見過史書存疑的地方。孟子也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我隻從《武成》篇中取二三竹簡罷了。孔子删述《尚書》,即使是堯、舜、禹這四五百年間的曆史,也僅存數篇。
《傳習錄》原文
除此之外,難道再沒有值得稱道的事嗎?雖傳述的僅有幾篇,但聖人的意圖再明了不過了。聖人僅是剔除繁文,後世的那些儒生卻硬要畫蛇添足。”
摘自《傳習錄》 王陽明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