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在這個時代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在物欲縱橫的二十一世紀,人和人之間早已經失去最初純粹的關系。
面對這個問題,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曾在講座提及,中國人已經陷入群體性迷失,半人時代橫行。
如果就現在來問人類是否已經完全進化完成,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從專業的人類進化史角度來講,人類還處于進化之中。
但是在曆史的長河中,人類完成一次又一次的進化,發展成現在“人類是最高級的動物”,但仍是“發展中的人”,并沒有發展成“完整意義上的人。”
是什麼意思呢,就比方說,如果現在你倘如穿越回到上古時代,你一定覺得你自己是智商“天花闆”,可以洞察一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與預知未來,自己已經區别于動物。
但是換位思考,對于同樣是今天的我們,人們認為已經完成進化,可以回顧曆史,知曉自己想知道的一切,完成了由動物向人的轉變,但是對于未來,就連一千年都不可以看清。
所以人們不管是從進化的角度還是從時間跨度與知識的認知等角度,都應該承認自己在大自然上的無知與渺小。
人從原始社會進化到現在,從我們發現的猿人到對我們距離相對近一些的山頂洞人,這個時間跨度将近幾千萬年,有專家說過,如果給幾千萬年前的山頂洞人穿上我們現在的衣服與服飾,跟現在的我們毫差無幾。
也就是說我們與幾千萬年前的山頂洞人也隻是存在着微妙的變化,那麼問題就顯得迎刃而解,現在的人們與幾千萬年後的人們或許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之間的差别或許就是現在的我們與幾千萬年前的山頂洞人的區别差不多。
所以基于這個問題,有人提出了“半人”這個概念,“半人”是指什麼意思。
不止一次的提及“半人時代”最初提出“半人”概念的是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他當年在清華大學開講的一次講座特地談了談“半人”的問題,在講座中梁思成先生專門對《半個人時代》作出分析,大會堂上座無虛席,學生、老師、學者紛紛旁聽。
梁思成先生首次倡導當代的教育要走出對學生的“半個人”的教育,換句話說就是在教育中不僅僅重視人文教育,更要重視對理工的教育。
70年前,先生提出的這個問題俨然已經有了先導性。回顧中國的教育,在先秦時代,孔子編訂《六經》,提倡有教無類,傳播儒家思想,但是總體來說是重文輕武,重人事輕科技的,所以在此之後的教育基本上朝着這個方向發展。
直至最後科舉僵化,中國的教育演變成“存天理,滅人欲”的程朱理學,明中葉之後王守仁在教育中才提出“緻良知”與“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
王守仁先生在教育中明确要求要注重實踐的重要性,同時要注重培養“專才”、“通才”,這才稍微改變一些在科舉制度下的教育的僵化。
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剛開始,當時的中國百廢待興,屢次提出“教育救國”、“工業救國”,但是整個教育還被“程朱理學”所充斥,更别說專業的技術型人才,國家急劇需要專才,建設工業,改善人們生活水平,可當時就算是最高學府京師同文館也依舊是重文輕理,重文輕武。
京師大學堂、福建船政學堂等新式學校的出現才逐漸改變僵化的狀況,之後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學校長,也清楚地意識到當下的教育急需改革,進行北大改革,提出“五育并舉”的教育方針,并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針。
蔡元培校長講話中提到,在舊的分科制度下,現在的大學生理不知文,文不知理,很是可怕,應該杜絕這種情況的出現。
之後蔡元培校長在“五育并舉”的方針下,嘗試讓文理科相互接觸,蔡元培校長這一改革方案成為促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雛形,為今後的“非半人”教育打開了先河。
梁思成先生認為古代的教育大部分都算是“半人教育”,現在應該做的就是要改變這種狀況,培養有獨立、完全品格的人。但是,事實上,盡管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文理兼修,可“重理輕文”的态勢仍未作出突破性進展,半人時代再次降臨。
在一次次教育改革中,為了學生更好的自主學習與選擇的機會,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與專業。
但是在高考與工作的壓力下,學生在選擇專業時往往與畢業後就業息息相關,針對這種現象,清華曆史系教授彭林再次提出“半人”時代,在教授這裡的“半人”是指是什麼意思?
其實與七十年前梁思成先生所說的“半個人時代”意思差不多。主要是還是指現代擁有高強的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卻嚴重缺乏人文教育,沒有人文素質的人。
社會中,這種人屢見不鮮,可以說是高智商低情商的群體,或者可以理解為一直處于工作狀态的機器人。
機器人可以做到不眠不休高強度完成任務,但是沒有人情味,沒有一絲人文素養,彭林教授口中的“半人”狀态與機器人相差無幾。當代的年輕人逐漸走向更專業、理論更強,但是同時也越來越喪失感情。
但是“半人”時代依然存在,知識體系得到了完善,但是知識體系背後的道德素養嚴重缺失,社會上有關的案例比比皆是。
由“半人時代”中演變而來的“群體性迷失”
但是現在的社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世界也正處于未有之大變局中,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影響到人的方方面面。
于是彭林教授就又提出另一個命題——群體性迷失,對于這個問題,彭林教授在講座上專門介紹了具體什麼是群體性迷失。
随着現代科學技術、社會媒體的發展,現在的網絡要求逐漸降低,越來越多的人們在自己思維中尋找世界,面對這種狀況,“群體性迷失”逐漸顯現出來。
群體性迷失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行為?
群體性迷失主要是指人們在進行群體互動或社交的時,進行盲目地、非理性的地言語或行為。
主要是表現為現代社會上網絡暴力、利己主義、鍵盤俠、道德缺失或敗壞等現象的出現。
之所以屢屢出現如此狀況,主要還是因為随着互聯網門檻的降低,越來越多的事件被洩漏,而人們則是順應着自我情感與認知控制着事件的價值判斷。
而這種現象的出現大部分原因還是來自于“群體性迷失”、“利己主義”的出現。
當人們普遍陷入“群體性迷失”的怪圈中,此時的理性與真相已經不重要,人們開始自發性地對時間進行自我審判,開始感情用事、情感宣洩進行網絡懲罰。
真相的聲音被湮滅,人們開始隻是一味地相信大多數人的聲音,逐漸地變成一種輿論導向,錯誤的甚至相反的看法和陳述開始變成“事實”。
到最後,事情的真相在哪裡,真正的目的是什麼,最開始的問題卻很少有人再去關注,什麼時候真相的出現需要依靠網民的态度去判斷。
都說微博、抖音等社交軟件上的網民學曆平均985,但是事實上中國的本科普及率才達到30%。
面對這種情況,這也不得不與之前的“半人”時代聯想起來,人們的情感、道德素質在哪裡,利他主義逐漸消失、利己主義越來越多,如此大的缺陷,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
像這種盲目的自信去判斷,在慢慢地錯誤引導人們去對正确的世界探索與認知。無論是“半人”時代還是群體性迷失,都需要我們進一步地去反思去認知。
無論是對于教育還是網絡,理智與情感、知識與素養都應該秉持一種科學健康的态度去面對。
改變現狀、迎接未來最後可以說無論是70年前的梁思成先生,還是現在的清華大學曆史系教授彭林他們所說的“半人”時代與“群體性迷失”,眼光都是非常毒辣、犀利的。
在他進行批判的同時,我們當代應該引起反思,是否真的需要做出反思。
就像《阿房宮賦》中所說,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
我們身為後人,面對梁思成先生最後的結論:“半人教育下的高層次人才太過于片面,隻有讓學生真正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徹底的改變這種狀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