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息烽縣旅遊資源普查隊袁玉華、李榮格夫婦
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
“當年,我就是聽他說貴州青山綠水,才決定來貴州的。”李榮格自小生活在華北,1990年7月中國地質大學畢業後,跟随丈夫袁玉華來到貴州省地礦局105地質大隊。“參加旅遊資源大普查,雖然累,但很快樂,也加深了對貴州的新認識,果然處處是美景,很多還藏在深山人不識,我們有責任探秘出來。”
今年初,袁玉華、李榮格夫婦一起參加了息烽縣旅遊資源大普查工作。作為此次普查隊長的袁玉華知道,這是一場硬仗。不到7個月的時間要完成上千平方公裡的地域普查,任務重時間緊不是套話,而是他工作20多年來從未幹過的新任務。
李榮格夫婦一頭紮進鄉村。“關起門是十萬大山,打開門是金山銀山。過去在我們眼裡不起眼的綠水青山是漂亮的風景線,是聚寶盆。”袁玉華形象的比喻讓鄉鎮村幹部們思路陡開。
聽說是為家鄉尋找旅遊資源,息烽縣鄉鎮、村幹部熱情高漲,紛紛圍上前打聽什麼是旅遊資源,怎樣填表。旅遊資源大普查工作,從一開始便如一架戰車,分秒必争。
普查工作打破常規,隊員們邊收集資料邊做設計邊調查“三同時”進行,外業組白天分赴野外作業點,晚上進行資料整理。各類資料陸續收集到縣旅普辦,然後交由普查隊内業組篩查。妻子李榮格所在内業組按鄉鎮、村歸類整理,用于指導外業組實地調查。
如果說各縣直單位、鄉鎮、村是旅遊資源普查工作的探針,那内業組就是旅遊資源信息雷達,上萬條資源單體線索經他們之眼,織就縣旅遊資源普查單體信息網絡。一段時間,各類資料雪片般送來,地質礦産、礦山遺迹、生物、水利、人文、曆史建築、天象與氣候、特色商品、民俗節氣,方方面面的文字資料、圖片堆積如山,内業組的3名同志投入到繁瑣的文字與數據中。他們加班加點像一架架掃描儀,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确保一條不漏。
距第一階段上報優質資源僅有23天,全隊16名同志在袁玉華率領下就像上了發條一樣在沖刺。他們與縣旅普辦密切配合,先鎖定縣重點區重點資源調查,派出3個外業組同時突擊縣域北部的烏江峽谷。
說起這件事情,袁玉華還心有餘悸。當時他們通過資料分析,北部靠近溫泉鎮的烏江峽谷地形切割大,斷層交錯,推斷會有峽谷水域風光,于是派出外業一組調查。一天跑下來,景色确實很漂亮,但路難走,全部是懸崖峭壁,隻得走水路。陡峭的崖壁、奔湧的水流、肆意的漩渦,看着都頭暈目眩。當晚全體隊員集中整理資料,欣賞冒險拍下的絕美畫面,情不自禁地叫好。看着看着,袁玉華卻感到後怕。他不敢想象,在那樣湍急的江流中,如果真有一點閃失,他怎樣向組織交代。正是在他們普查成果基礎上,息烽縣拿出的視頻《烏江溫泉峽》在2016年國際山地旅遊大會上滾動播出。
作為普查隊長,袁玉華對于重要的、疑問的點他都一一跑到。在鹿窩鄉甕舍村,他與隊員們一起深入到少有人迹的雨淋河谷,正值三伏,他們頂着烈日開展工作,為抓緊時間連飯也顧不上吃,帶路的古久伍支書隻好讓人送來一盆煮包谷充饑。
4個多月的外業調查,袁玉華、李榮格夫婦同上陣,把家安在了工作駐地。李榮格默默地支持丈夫的工作,成為丈夫的得力助手。她在内業組,承擔繁重的内業資料整理,總是在第一時間整理出各個外業組調查的信息表。每次向縣、貴陽市旅普辦或省旅普辦上報資料,她提前做好資料準備。7月中上旬省旅普辦開展抽檢,息烽縣旅遊資源大普查工作獲得通報表揚。
袁玉華愛好攝影,工作之餘他都外出取景。這次工作,他帶着自己的“家私”,入洞穴、探溝谷,攀高山、越深澗,拍攝了最好的照片。采訪結束,當記者向袁玉華索取資料照片時,他有些歉意,因為在他的鏡頭裡,記錄下優美的景色,抓拍了隊員們的身影,卻唯獨找不到一張他自己的照片。
人物感言:
息烽烏江峽風景迷人。
這一路,我與妻子李榮格以及團隊,有艱險、有汗水、也有滿懷的收獲。
我希望用鏡頭,繼續記錄、挖掘、探索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境,讓多彩貴州更加多姿多彩。(來源:貴州日報 作者:歐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