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後語是漢語語彙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獨特的結構、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和妙趣橫生的表達效果而為群衆所喜聞樂見。它一般由兩個部分構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謎面,後半截是解釋、說明,象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後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稱它為歇後語
歇後語的曆史由來
最早出現“歇後”這一名稱是在唐代。《舊唐書.鄭綮列傳》中就已提到過所謂“鄭五歇後體”(一種“歇後”體詩)。但它作為一種語言形式和語言現象,卻遠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如《戰國策.楚策四》:“亡羊補牢,未為遲也。”
讓我們看看還有哪些歇後語吧
拉直狗腿——辦不到;沒法辦
拉着拖車賣豆腐——架子不小;好大的架子
臘月裡借扇子——火氣太大;冷不防
臘月賣涼粉——不是時候
癞子頭上抓癢——求之不得
藍天上的白雲——自由自在
懶廚子做席——不想給你吵(炒)
狂犬吠日——空汪汪
葵花的盤子——老轉向
郎中(中醫醫生)賣棺材——死活都要錢
狼頭上戴鬥笠——假充好人
浪子回頭——金不換;棄惡從善
老虎近身——開口是禍
老虎念經——假正經;口是心非
老虎上吊——沒人敢救
老婆婆跳皮筋——非同兒戲
老鼠掉進面缸裡——翻白眼
老鼠跌進米囤裡——因禍得福
老太太過溜冰場——走險
老套子卷珍珠——内中有寶
老天爺拄拐杖——一竿子插到底
老鼠鑽風箱——兩頭受氣
老鷹追兔子——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老玉米裡攙白面——粗中有細
老子偷瓜兒盜果,老子殺人兒放火——輩更比一輩壞
雷公劈城隍——以上壓下
雷婆找龍王談心——天涯海角覓知音
冷水燙雞——一毛不拔
魯班門前問斧子——讨學問來了
魯智深出家——無牽無挂
落水的桃花——随波逐流
莖當秤杆——沒個準兒
麻柳樹解闆子——不是正經材料
麻雀鬥公雞——自不量力
馬褂改棉襖——老一套
馬戲團的小醜——走過場
碼頭上的吊車——能上能下
筷子掉油簍——又奸(尖)又猾(滑)
垃圾堆裡的八駿圖——廢話(畫)
拉牛入鼠洞——行不通;走不通
臘八兒出生——動(凍)手動(凍)腳
藍天上的氣球——輕飄飄的
爛膏藥貼在好肉上——沒病找病;自找麻煩
希望本文最經典的歇後語大全能幫到你,各位親們,你學會了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