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我們也才說了冷冬,拉尼娜現象持續發展的問題,日本氣象廳發布了新一輪關于厄爾尼諾的監測公報,這一份報告又向我們指出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關于“厄爾尼諾”的一個動态。
這不得不說2022年氣候将可能出現大變化,并且可能帶來劇烈的影響,是什麼情況呢?那就是日本氣象廳給出的一個說法,那就是厄爾尼諾的到來,已經出現了“苗頭”。
首先我們要明确一下,雖然已經進入到了春季,但是拉尼娜現象的發展還在持續之中,這是可以肯定的,并且從監測的指數情況來看,拉尼娜現象的中心區域,不僅沒有減弱,還出現了增強的情況,已經在-1度左右進行發展了,這意味着春季的氣候波動仍然可能會上演。按照我國氣候中心的指出情況來看,這一次的拉尼娜現象是屬于弱拉尼娜事件。
從強度上來講,的确不算是較大,但是無論是拉尼娜現象的強還是弱,正常情況來說,都可能會帶來地球變暖“暫停”的情況,所以說,它産生的氣候效應可能已經出現了。
而接下來拉尼娜現象也會持續發展,預計是在春季結束之後恢複正常的氣候模式。這意味着春季受到拉尼娜現象的持續影響,也是在發生之中。
然而,對于2022年的氣候情況來說,按照日本氣象廳的預測數據顯示,預計在拉尼娜現象之後,厄爾尼諾現象可能會出現,2022年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苗頭”已經很明顯,這說明什麼?2022年在拉尼娜現象結束之後,将可能出現厄爾尼諾現象。
不過話說回來,我們已經連續兩年出現拉尼娜現象了,就算是出現厄爾尼諾現象,這也完全是正常的情況。
本身依照正常或者大部分的情況來看,在拉尼娜現象出現之後,厄爾尼諾現象就可能會出現,同樣的道理,在厄爾尼諾現象出現之後,拉尼娜現象大概率也會出現。
但是這個規律已經是打破了。我們已經出現了連續性的拉尼娜現象,所以這意味着氣候的變化可能已經出現了。那這問題來了,厄爾尼諾現象出現之後,産生的氣候影響有多大?
如果按照日本氣象廳的情況來看,厄爾尼諾出現的概率還是存在的,隻是暫時不是很大。但是我們依然需要作為參考數據。隻不過在出現之後,的确有可能帶來氣候的大變化,如何說起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厄爾尼諾是與拉尼娜現象相反的氣候模式,如果厄爾尼諾現象出現了,那可能帶來的并不是全球變暖“暫停”的情況,反而可能推動地球的升溫模式,一般來說,厄爾尼諾現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東部海洋表面溫度持續異常增溫的現象。然後産生了氣候的連鎖效應,不過,厄爾尼諾形成的原因,與拉尼娜現象一樣,都是當代科學之謎。
大多數科學家認為厄爾尼諾現象的形成不外乎兩大方面:一是自然因素。赤道信風、地球自轉、地熱運動等都可能與其有關,二是人為因素。即人類活動加劇氣候變暖,也是赤道暖事件劇增的可能原因之一。所以導緻了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那影響是什麼,這就是重點需要知道的。
如果厄爾尼諾發生在冬季時段,那正常情況之下,就可能導緻我國暖冬的出現,如果拉尼娜現象發生在夏季,那我們就需要重點注意降雨的問題,我國主要的降雨帶大多數都會出現在黃河以南地區,長江中下遊地區多雨以緻發生洪澇,黃河及華北一帶少雨并形成幹旱。在2020年的時候,我們就經曆了一次厄爾尼諾事件。
熱帶大氣環流對海溫的響應主要體現為中部型厄爾尼諾的影響特征,大氣異常上升運動主要在中西太平洋,結合夏季西北太平洋有副熱帶高壓強度偏強等特點,降水總體就可能呈“南北多、中間少”的空間分布氣候現象,結果澇重于旱,也就是降雨可能較多。
當然,這裡并非是單一的徹底說“厄爾尼諾”現象決定了整體氣候,隻能說是一種因素。
所以,厄爾尼諾現象可能對我國降雨的影響非常明顯,同時,厄爾尼諾的發展與我國東北的夏季溫度也有一定的關系,在厄爾尼諾年份之中,我國的東北夏季氣溫異常偏低,形成低溫冷害可能較為容易。
其次就是熱帶西太平洋上的熱帶風暴和台風的數量一般會減少,登陸我國的台風數量也比常年偏少,這就是一個大概的趨勢,總體就是,雨多,台風少的局面可能會出現。
當然,這裡還是得強調一下,這還是針對厄爾尼諾現象的一個初步說明,到底最終多久形成,會不會形成,也存在一定的變化空間,并且氣候的變化并非是單一的厄爾尼諾現象可以決定,這裡的說明也僅作為參考就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