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日夜在聆聽》欄目“便道不便”的報道引發強烈反響,大家紛紛給市非緊急救助服務中心12345打來電話,說讓行人不便的便道有不少。
各種亂停車輛堵了便道和消防通道
有的是設計原因導緻的“先天不足”,但有的卻是由不講秩序的“人禍”引發的。對于市民反映集中的便道問題,記者逐一趕往現場查看,促進問題的解決。
立水橋地鐵站A口外
便道上單車擋路 便道旁汽車亂停
立水橋地鐵站外,單車讓本不寬敞的便道變得更加難行
昨天下午,姜先生推着坐輪椅的奶奶出門。走在地鐵立水橋A口前面的馬路上,他前後張望,密切留意停在路邊卻可能随時啟動的車輛和一輛輛疾馳而來的單車。“我也想上便道行走,可是路邊車堵着、石墩擋着,我推着輪椅上不去啊!”
姜先生走的這條路位于地鐵13号線的高架橋下,上下兩車道,路北側僅有一條用圓形石墩隔開的人行便道,寬度原本勉強能容納下一個輪椅,可是現在,原本不寬敞的便道上還停着單車。“我就算把輪椅推上去,還要把一輛輛單車挪開才能過去,這才是便道不便呢。”記者看到,并不寬敞的人行道上停着兩輛共享單車,單車不挪,輪椅肯定過不去。而間隔行車道和便道的石墩一側,停滿了頭尾相接的車輛。即便是便道上沒有擋路的單車,姜先生要從車輛縫隙間把輪椅推上去也不容易。
立水橋站是地鐵5号線與13号線的換乘站,早晚高峰時段的客流量非常大。狹窄的便道容納不了瞬間湧出的巨大人流,行人隻能在行車道上與車輛混行,非常危險。
除了便道窄、被單車占用的問題,路邊停滿車輛,上下便道困難,也讓行人抱怨。據地鐵站供電工人張師傅說,道旁停放的車輛,車主大多是乘坐地鐵的上班族。 “你看這輛車停放的位置,正是我們地鐵的消防通道大門。”張師傅說,車停得多的時候,地鐵站運送防汛防火物資的車輛都進不來。熟悉情況的周邊居民提到,這條馬路以前是可以走車的,它西側與中東路相連,東側通往立湯路。“不過,因為緊鄰地鐵出口,過去停滿了黑車,秩序特别亂。在去年的改造中封了路,辟成了消防通道。
據轄區的社區主任錢鳳雪介紹,并向記者展示了街巷的對比圖,原來這條路上并沒有便道。“為了方便行人,又防止停車占道,經過專家論證,人行道設計不宜過寬,且用石墩隔開才行。于是,這條馬路就有了現在的模樣。
市民建議可适當加便道寬度,并且在兩側都設置便道分流人群;如果路邊停車屢禁不止,可考慮将13号線地鐵附近剩餘空間開辟成停車場。“畢竟,便道設計的出發點應優先考慮行人,如果首先考慮的是讓汽車爬不上來,就本末倒置了。”市民們說。
空軍總醫院西側便道隻有一米寬 行人無奈走馬路
空軍總醫院西側不足一米寬的便道上布滿線杆、樹坑
在海澱區空軍總醫院西側有一條長約300米的道路,由于道路兩側的便道過于狹窄,并且上面布滿了各類障礙,因此行人在該路段不得不跟機動車搶道。
記者周一下午來到現場發現,在這條300米的道路兩側便道時有時無、斷斷續續。有的地方設有便道,有的地方機動車道則直接與周邊建築的外牆相接。即便是在設有便道的地方,這些寬約一米的便道上也布滿了樹坑、燈杆、共享單車等各類障礙,這樣的便道幾乎是形同虛設的。
稱“幾乎”,是因為偶爾也有行人會選擇這條便道,但大多走到半途,還是忍不了“溝溝坎坎”,随着人群下到了機動車道上。但無疑這樣帶來了更大的風險。附近小區居民劉先生告訴記者,他幾乎每天都要駕車從這裡經過,走在這條路上,減速避讓人群是習以為常的事了,比起一直走在機動車道上的人,他更要留意的是走在便道上的人,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們就突然下到機動車道上,這樣的情況更危險。
行人們則說,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便道也幾乎被人遺忘。實際上,這條便道本該發揮很大的作用,“别看這條路隻有300來米,不是很起眼,但卻是周邊居民乃至看病患者通行的必經之路。無論是不是早晚高峰,這條窄道内來往的車輛和行人都不在少數。”
市民建議受到道路整體寬度的限制,便道難以拓寬,能否将兩側走起來都顯得較為狹窄的便道整合到一側,這樣至少有一側的便道有足夠的寬度可以供行人通行,既給行人帶來了方便也降低了人車混行帶來的風險。
來源:北京晚報 曲經緯 陳聖禹 文并攝
編輯:tf010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