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晚唐三大詩僧之一,現存詩歌多達800餘首,他所采用獨特的眼光去審視現實人生,将文學藝術與禅心進行有機結合,詩歌因平和古雅、遒勁飄逸而聞名于世, 細品他的詩能夠讓你進入禅宗境界,他便是晚唐詩人齊己,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他筆下的十首詩作,體會文字背後的禅理,相信你會有所感悟。
齊己在出家前本姓胡,家境貧寒,六歲為寺廟放牛,邊放牛邊讀詩,加之他天賦聰慧,日日有所長進。出家後,齊己更是酷愛吟詩,曾多次雲遊天下,走遍我國大好河山,因而讓其擁有更多的寫詩素材,也留下諸多藝術價值超高的詩作,久而久之名聲顯赫天下。
他生活在王朝更替的時期,經曆唐朝及五代中的三個朝代,這時候國家處于戰亂之中,人民長期處于痛苦或者颠沛流離的生活狀态之下,齊己又曾多次遊學,見過最真實的百姓生活。因此,相比其他唐朝詩僧,齊己寫出許多反應現實生活的詩,而這類詩能夠清晰、真實的反應出時代背景,具有很強的文獻價值。
要知道,齊己對于自己的詩學和禅學造詣是很自付的,詩學與禅學相互滲透,相得益彰。詩學代表着他的文字功底,他将見聞用詩歌藝術的形式展現出來,一生800餘首詩歌,足以證明他的詩歌造詣,也能夠證明他是一位可以登上大雅之堂的詩人。禅學代表着境界,他領悟人生真理,并将融入于文字之中,讓讀者産生洗滌心靈的作用,這就是齊己詩歌高妙之處。
在齊己部分詩中,充斥着平靜和清冷的韻緻,這代表着詩人的心境。他描寫空潭明月,幽鳥閑花,告訴世人作為修行之人,此時此刻的心境如心如止水一樣平靜。另外,其他一部分詩中,體現出平和與古雅的特色。詩人凝思靜想,在特定的環境和生活下,芳容超越了時空,思接萬古,體現出詩人的美學追求,同樣也是心境的自然流露。
遒勁飄逸也是齊己詩歌的一大特色。這類詩能夠讓讀者仿佛見到一位精神矍铄,步伐穩健,氣度潇灑,聲音洪亮的修行老者,也能夠讓讀者對這樣的老者産生尊崇之情,同時也向世人告知修行極深的人,内心的生命力是超強的,體現出一種超然的境界,深入詩歌意境之中,真讓人迷之向往。
值得一提的是,齊己的詩以五言詩成就最高,詩歌畫面空闊,立意高遠,結構緊湊又富于彈性,在簡短的詩文中裡露出生命之流。他一生以苦吟為樂,語言凝練,火候爐火純青。再有,齊己一生喜歡禅林生活,對自然景物極為鐘愛,詩文充斥着詩人潇灑出塵的飄逸之感。
總體來看,齊己的詩歌95%的為近體詩,以清新明麗,工整妥帖著稱。作為一位得道高僧,他的詩歌體現出一位超高水準文人的标準,他所采用的詞彙工穩秀麗,又有情趣,可以鍛造出一些精純嚴整的詩句。雖然典故運用上較少,但典故選取上有區别于其他詩人,因為其僧人的身份,因而所讀之物以佛道居多,在典故選取方面另辟蹊徑。
總之,在詩僧群體裡,齊己絕對是一位極具代表性的詩人。他為詩僧群體樹立榜樣,寫出的詩避免對宣傳佛理導緻的枯燥乏味之感,在詩歌情感類型開拓與文字處理方面,以日常生活入題,讀起來較為接地氣。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位晚唐著名詩僧齊己的十首詩作,體會文字背後的佛禅道理,讀懂有啟迪人生的作用。
新秋雨後
[唐代]齊己
夜雨洗河漢,詩懷覺有靈。
籬聲新蟋蟀,草影老蜻蜓。
靜引閑機發,涼吹遠思醒。
逍遙向誰說,時注漆園經。
寒節日寄鄉友
[唐代]齊己
歲歲逢寒食,寥寥古寺家。
踏青思故裡,垂白看楊花。
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澹霞。
滄浪與湘水,歸恨共無涯。
繞殘尊
[唐代]齊己
拔劍繞殘尊,歌終便出門。
西風滿天雪,何處報人恩。
勇死尋常事,輕仇不足論。
翻嫌易水上,細碎動離魂。
謝中上人寄茶
[唐代]齊己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煙。
綠嫩難盈籠,清和易晚天。
且招鄰院客,試煮落花泉。
地遠勞相寄,無來又來年。
海棠花·繁于桃李盛于梅
[唐代]齊己
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後開。
半月暄和留豔态,兩時風雨免傷摧。
人憐格異詩重賦,蝶戀香多夜更來。
猶得殘紅向春暮,牡丹相繼發池台。
片雲·水底分明天上雲
[唐代]齊己
水底分明天上雲,可憐形影似吾身。
何妨舒作從龍勢,一雨吹銷萬裡塵。
掃地·日日掃複灑
[唐代]齊己
日日掃複灑,不容纖物侵。
敢望來客口,道似主人心。
蟻過光中少,苔依潤處深。
門前亦如此,一徑入疏林。
病起見秋扇
[唐代]齊己
病起見秋扇,風前悟感傷。
念予當咽絕,得爾緻清涼。
沙鹭如搖影,汀蓮似綻香。
不同婕妤詠,托意怨君王。
對菊·無豔無妖别有香
[唐代]齊己
無豔無妖别有香,栽多不為待重陽。
莫嫌醒眼相看過,卻是真心愛澹黃。
新秋·始驚三伏盡
[唐代]齊己
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
露彩朝還冷,雲峰晚更奇。
壟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裡,安仁謾起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