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賴耶識
當年一部《那年花開月正圓》,讓人們知道,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女人,成為女首富。
女首富在封建年代,就是和女皇一樣罕見的存在。因為在古代,對于女子的規矩,直接将女子束縛在狹小的空間。一生中的天空,隻有婆家那麼大。
一旦你走了出去,那麼那個時代都容不下你。或者說,你想要走出去,就是自尋死路。
(一)周瑩的出身
周瑩出身很好,太爺爺就是陝西的巨賈,還是刑部員外郎。有着官家的背景,也有着富裕的身家。
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周瑩不僅精通琴棋書畫,還精通算術賬本。
周瑩年少失父失母,隻能跟哥哥嫂子在一起生活。沒有父母的周瑩,她的婚姻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因為在周瑩父母沒有去世之前,就給周瑩訂了一個娃娃親。對方和周瑩家世相當,同是陝西富商。
求娶的一方叫做吳聘,隻是吳家有個問題,就是子嗣不豐。而吳聘雖然年輕,卻一直病體纏綿。
身為兄嫂的周瑩哥哥,一直糾結,是否讓妹妹嫁給這樣的人家,萬一吳聘早逝,豈不是害了妹妹一生?
可是在那個封建的年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鐵打的事實,所以17歲的周瑩,嫁給了吳聘,成了吳家的媳婦。
(二)寡婦的拳拳愛國心
夫妻成親,兩個人的感情不錯,不到一年,周瑩順利産女,隻是女兒随了父親體弱,年僅一歲就早夭了。
這個時候的周瑩,看着吳聘常年卧病在床,知道隻怕一生不能再有親生子女,所以在吳氏宗族中過繼了一個兩歲的男童,改名吳懷先。
在婚後三年,吳聘最終沒能陪着周瑩白頭,先一步離開人世。此時的周瑩,不過二十芳齡,就已經成了寡婦。
一個寡婦,還是無親生子的寡婦,在那個年代活的才是艱難。最艱難的事永遠接踵而至。
吳聘去世,老年喪子的吳父也緊随其後,這一下,這個吳家的生意開始一落千丈。
周瑩在這個危機的時刻,站了出來,在所有人的指責中,不理解中,扛起了吳家的生意。
通過周瑩的知人善用,最終保住了吳家的富貴,并且擴大了吳家的生意,各地都開設了吳家的分号。
本是商家的周瑩,在聽聞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倉皇出逃時,周瑩向慈禧太後提供了白銀10萬兩。
這樣的舉動,吳家人根本不同意,這個時候,才展現了這樣的家國天下。國不存,吳家何在?
周瑩以女子遠見,遠勝世間男兒,更勝吳家男子。
對于周瑩而言,這萬兩白銀,就是這樣的拳拳愛國之心。而慈禧對于周瑩的慷慨解囊,也是給了相應的回報,認了周瑩當幹女兒。
(三)踽踽獨行的女人
而一直被周瑩當做親子養育的繼子吳懷先,還不如慈禧這個“禍國殃民”的女人。
吳懷先在長大後,不知像聽見别人挑唆,還是自己狂妄,想要從周瑩手中接管吳家家業。被周瑩拒絕後,吳懷先竟然将周瑩這個母親告上公堂。
周瑩一直被吳家人中傷,可是卻把寬容給了那個年代的貧苦百姓。面對災民,永遠是力排衆議的赈災施粥。
吳家人的不認同,老百姓的好評如潮,讓周瑩起碼沒有熱血東流。
可是一個踽踽獨行的女人,最終倒在了40歲。在她的丈夫離開她的20年後,周瑩重病離世。
而周瑩在生前花費頗多修建了吳家祖墳,在周瑩死後,吳氏宗族卻以周瑩無子為由,不許周瑩葬進祖墳。
那麼身為繼子的吳懷先是個死人嗎?過繼不就是名義上的親子嗎?
這些男人,在周瑩一個人面前卑躬屈膝二十載,唯一可以讓他們揚眉吐氣的,就是拿捏身後事。簡直狼心狗肺。
可是周瑩一生無愧,是吳家葬不下周瑩的一生付出。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