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頭條圖庫
我國宋朝時,湖南長沙有位高僧名景岑,号“招賢大師”,人們也稱呼他為長沙和尚。
招賢大師常常出門傳道講經,沒有固定的住所。一天,他被邀上法堂講解佛經。
他講得頭頭是道,在場的衆人也聽得津津有味。其中有一位僧人聽得很起勁,便上前向他提了幾個問題。
兩人一問一答,講的都是有關“十方世界”的事。“十方世界”是佛教的最高境界。
招賢大師為了說明“十方世界”是怎麼回事,就向衆人展示了一份偈(jì)帖(佛經中的頌詞)。
那偈帖上寫道:“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思是說,百尺竿頭仍須更進一步,十方世界才是登峰造極。後來人們就用“百尺竿頭”來比喻不要滿足已有的成績,而是應繼續不斷的努力。
百尺竿頭:不要滿足已有的成績,而是應繼續不斷的努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