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道德模範大會?7月25日,王保義告訴記者:“做人不應忘本我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鄉親們的支持,我的願望就是把企業做大做強,有更多資金回報社會”,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農村道德模範大會?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7月25日,王保義告訴記者:“做人不應忘本。我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鄉親們的支持,我的願望就是把企業做大做強,有更多資金回報社會!”
王寶義是尉氏縣大橋鄉通院村農民。他早年種過地、搞過養殖,但收獲不多。1996年,在看到農民賣棉花難的情況下,他籌辦了自己的棉花加工廠,同時帶動其他村民辦了7家棉花加工廠。2005年,由于機制體制改革,王寶義的棉花加工廠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困難。為了維持經營,他變賣養殖場等回籠資金。由于頭腦靈活,再加上肯學習、善創新,憑借着锲而不舍的執着精神,機制體制改革後,全省1300多家棉花加工企業減少至100餘家,而王寶義的棉花加工廠成為當時我市唯一一家幸存的棉花加工企業,這讓他在今後的發展中逐步站穩了腳跟。
當自己率先富起來以後,王寶義并沒有忘記家鄉的老百姓。看到群衆澆地用不上電,他出資改造供電線路;農田不好灌溉,他掏錢打井;道路破損不堪,他出錢修路。每逢春節,他都出資為群衆送上一場文藝會演。他還主動承擔繳納村内路燈照明電費。凡是了解通院村發展過程的人,都會為這個村莊有一個盡職盡責為群衆辦實事的大善人點贊。
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王寶義緻富後不忘衆鄉親。為了徹底解決群衆出行難問題,他多次向村委會建議重修道路。由于村裡沒有集體資金,他帶頭出資,主動拿出140萬元,群衆則按照自願的原則,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絕不勉強。在王保義精神的感召下,村裡部分群衆自發捐款12萬餘元。于是,通院村修建了8條街道共3000米的水泥路,這條條道路都是镌刻在通院村群衆心中的“民心路”。
2011年,通院村電網改造,王寶義主動捐資20萬元;2013年,通院村架設路燈,他主動出資20萬元;2014年,通院村修建文化廣場,他主動出資30萬元,硬化了該村文化廣場地面。
除了經營好自己的企業,王保義始終心系通院村的孤寡老人和貧困戶。通院村有孤寡老人7人、貧困戶24戶,王保義每年都要出資數萬元接濟他們,每逢春節,都要為他們送去慰問金,少則幾百元,多則上千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