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袁隆平實現了什麼夢想

袁隆平實現了什麼夢想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09:15:30

袁隆平實現了什麼夢想(袁隆平夢想不滅)1

稻菽千重浪,粒粒皆思念。

昨天下午,長沙的天空灰蒙蒙的,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13點07分,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湘雅醫院門口,擺滿了人們獻上的黃白色花束。很多市民在聽聞袁隆平逝世的消息後,自發彙集于此,送袁老最後一程。90後小陳夫婦在花束旁留下“國士無雙、流芳百世”的贊譽,他們感激袁老,“讓我們再也不用經曆吃不飽飯的年代”。在他們心中,英雄的偉大,在于“至今仍不敢相信消息是真的,就是認為他會永永遠遠地活下去”。

來送行的人越來越多,當運送袁老遺體的車輛從醫院開出,人們再也抑制不住悲痛,情感奔湧般迸發,“袁爺爺,一路走好!”他們注視着車輛逐漸遠去的背影,拼命奔跑,拼命呼喊。

應家屬要求,車輛駛向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讓袁老最後再看看他畢生鐘愛的“雜交稻”,回到育種實驗室再看一看……

長沙的雨越來越大,在研究中心外,人們守候的眼淚已彙成“海洋”。我們知道,這是長沙在心痛,中國在心痛。

袁隆平實現了什麼夢想(袁隆平夢想不滅)2

他畢生所求,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饑餓

一切都來得太過突然。

直到今年年初,他還如往年一樣堅持在海南三亞南繁基地開展科研工作。就在最近,袁隆平剛剛為祖國獻上了一份“大禮”:5月9日上午,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海南省三亞市海棠灣基地,“超優千号”超級雜交稻高産攻關進行現場測産驗收。專家組随機選取了3塊田,進行全田機收測産,經稱重、測水分、量面積、除雜等程序後按照超級稻測産公式計算,最終平均畝産1004.83公斤。

“超優千号”是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導研發的第五期超級雜交稻,又稱作“湘兩優900”。自從在三亞試種以來,連續幾年畝産不斷攀升。“未來,雜交水稻雙季畝産3000斤示範項目成功後,将刷新海南省水稻畝産量最高紀錄。”海南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曹兵說。

是的,袁隆平畢生所求,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饑餓。憑借突出的貢獻,他成為一位偉大的人民科學家,一位屬于大地的奮鬥者,一位受到全人類尊敬和愛戴的“雜交水稻之父”。

2017年,非洲國家馬達加斯加農牧漁業部植保司司長薩乎裡專程到長沙拜訪袁隆平,并帶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張面值2萬阿裡亞裡的新版馬達加斯加币,上面印着一束雜交水稻。“為了感謝您,我們特地選擇水稻作新版貨币圖案。”薩乎裡說。

袁隆平實現了什麼夢想(袁隆平夢想不滅)3

端牢“飯碗”後,依然心系糧食安全

從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起,他把大半輩子都交給了稻田。1973年實現三系配套,1986年提出雜交水稻育種的戰略設想,1995年研制成功兩系雜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級雜交稻育種技術路線……他在稻田裡走的每一步,都引領着我國雜交水稻技術的發展。“高産更高産”的目标永不停步。

在大多數時候,袁隆平都是一個慈祥而風趣的老爺爺。聽到有人誇贊他是“國寶”,他便會立馬開起玩笑:“國寶是熊貓,我變成動物就麻煩了。”但是,隻要當話題進入為什麼一直追求高産,談到對糧食安全的擔憂是否過度,老人頓時收起笑容,嚴肅地說:“中國糧食是不夠吃的。”這句話,他在很多個場合說過很多次,說了很多年,他依然保持警覺,“中國有十幾億人要吃飯,絕不會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糧食過剩;相反,要進口一部分,如果過分依賴國際市場,就會受制于人。糧食安全,不能掉以輕心。”

為此,他提出了兩個攻關方向,一個是提高單位面積産量,即發展高産水稻;而第二個方向,便是擴大糧食作物種植面積,海水稻的研究正着力于此。“通過3年的努力,讓海水稻抗鹽堿超過0.6%,畝産達到300公斤以上。如果在1億畝鹽堿地推廣海水稻,年産量将超過300億公斤,能多養活8000萬人口。”後來,他又将畝産修改為500公斤,未來年産量就有望超過500億公斤。

“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袁隆平生前從未停下關于“米”的夢想,那是他不變的稻田情懷。他曾有個“禾下乘涼夢”——高産稻比高粱還高,稻穗有掃把那麼長,籽粒有花生那麼大,自己在禾下乘涼。

如今,他在禾下安靜地睡着了,将夢想的“種子”帶去了遠方,将未來與奮鬥的“種子”留給了後繼者。“海水稻這塊,目前已簽約種植面積達一百萬畝,今年将正式啟動海水稻的規模化推廣、産業化運營,拟用8至10年實現1億畝鹽堿地改造整治目标。”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天空,有一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袁隆平,這個重如山的名字,将永遠閃耀在星光璀璨的夜空中,永遠銘刻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豐碑上!

作者:趙征南

編輯:付鑫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