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在明清宮廷中一道略顯奇怪的風景線,提到明朝的朝廷大家會想起什麼?東廠,錦衣衛,内閣和司禮監?由于明代文官勢力實在太大,所以皇帝提拔了太監作為幫手一起和文官集團對掐。有明一朝,宮中的太監俨然形成一股足以動蕩天下的勢力,不但可以和文官們旗鼓相當,在某些特定的時期連文官集團都要甘拜下風。
到了清朝就沒這種好事了,咱們看清宮的宮廷電視劇裡,太監們雖然也搞些個收受賄賂,挑撥離間的陰損事兒,但總體來說都是以谄媚的奴才形象出現的,比起明朝那些個鮮衣怒馬,權勢滔天的東廠霸氣風差的太遠(說句實話以前看《新龍門客棧》裡的那些個東廠太監肆無忌憚草菅人命的作風真讓人絕望,感歎世道黑暗天理何在,到了清朝太監們就慫多了),雖然到了晚清年間還是出了李蓮英和小德張這種大太監,但他們也隻能通過當權者去影響朝政,并且對于國家方略等幹擾不大。
比起明朝太監有頭有臉,在史書上絡繹不絕的留下名字(鄭和、汪直、劉瑾、谷大用、魏忠賢等等),對于清朝的太監,也隻有李蓮英這些極少數才配有姓名,咱們還是從電視劇裡了解的更多,您就比如說《少年天子》裡的吳良輔、《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裡的李德全,前幾年大熱的《甄嬛傳》裡的蘇培盛等等,這倒是勾起了我們的興趣,這些在電視劇裡點頭哈腰,笑臉迎人的大太監是否真有其人呢?雖然滿清對太監嚴格管理,但太監總管這個職位在宮中依然顯得十分重要,那在清朝早期的康熙、雍正時期的太監總管又是誰呢?
順治時期:吳良輔(真)
吳良輔老兄也是個大名人,咱們在《少年天子》和《康熙王朝》裡都能看到這貨,在少年天子裡這個閹人暗戀着佟氏,而佟氏失去皇帝寵愛後為了自己的前途竟然還委身于這個太監,不過最後吳良輔沒得好死,被索尼用“貼加官”的酷刑折磨而死。到了康熙王朝,吳老兄搖身一變又和鳌拜勾勾搭搭,鳌拜大壽,這貨竟敢偷宮廷重寶意圖送給鳌拜,最後被康熙杖責至死,總之在電視劇裡,這個老太監都是膽大包天的主兒。
有個彩蛋不知大家是否留意到,《康熙王朝》裡的吳良輔是《雍正王朝》裡十爺胤䄉的扮演者,哈哈。
不過在曆史中還真有這個太監,他也極受順治的寵幸,在滿清入關時期這個太監向朝廷建議把滿清宮廷的内務府制度改為明朝的二十四監制度,内務府是滿清獨有的制度,設内務府總管總管大臣負責皇室的衣食住行,日用儀仗等(其實我陰暗的覺得吳良輔之所以想要恢複明朝的宮廷舊制更多的是因為這貨覺得内務府制度他們沒辦法撈油水,畢竟是在新的模式體系内不熟悉,所以吳良輔希望換成熟悉的司禮監、禦用監、尚膳監這種舊體系,當然,我估計),順治采納了吳良輔的意見,不過并沒有完全照搬,而是将二十四監削減成十四衙門。
果然不負大家所望,還沒過幾年就爆出了吳太監結交官員,以權謀私收受賄賂等情況,這時節可不比明朝,剛入關的滿清統治者連漢人都不怎麼信任更不用說是小小的宦官了,所以還沒等吳太監好好享受一下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時便被如狼似虎的侍衛給逮了起來。知道吳太監種種罪行的官員們群情激奮,一直要求把吳良輔殺掉了事,不過順治皇帝極其寵幸吳良輔,他對吳良輔所犯罪行進行了默許和包庇,這個任性的皇帝給出的理由倒是冠冕堂皇“恐株連甚多,姑從寬,一概免究”。輕輕巧巧的就把吳良輔的罪行揭過,反而把彈劾吳良輔的言官們革職流放!(所以說皇帝要是一上頭,明代和清代都一樣昏庸),有了皇帝撐腰,這下吳良輔可就擺起來了,之後的歲月中吳太監是沒少做這種事兒,不過有皇帝為他打掩護,大臣們也無可奈何。
等到順治身體不行快要翹辮子了,吳良輔驚覺自己的靠山快沒了,吳太監又雞賊的在皇帝面前表忠心,為了皇帝的健康願意剃發為僧為皇帝祈福(也有一種說法是因為董鄂妃的病死,悲傷的順治皇帝讓吳良輔落發為僧),順治帝當然很感動,然後就死了......
等到康熙繼位,還沒等小皇帝的位子做安穩,孝莊太後便下旨以“變易祖宗制度”把吳良輔再次抓了起來,這次沒有人再給吳良輔求情,吳太監幹脆利落的被砍了頭,而砍頭的原因表面上是更改祖宗制度,實際上不如說是孝莊太後早就看這個擾亂朝綱帶壞自己兒子讓他英年早逝的太監不爽了,順治一死,朝廷馬上恢複内務府制度。
康熙時期:李德全(假)
他是《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裡最出彩的太監,他圓滑,精怪,既有依仗皇帝的信任(用他的話說是皇帝的一條狗)橫行不法的一面,又有能夠清醒看清形勢收斂自己,對皇帝忠心耿耿的一面。姚啟聖打了他,他不敢記恨,容妃刷馬桶,他也心疼,阿哥們陰謀奪嫡,他不偏不倚,以皇帝之意是從,所以安然的活到了雍正時期。
不過可惜的是李德全這個太監根本就是二月河先生虛構的,曆史上查無此人。真正在康熙朝留下記錄的,大概是下面給您介紹的這三個太監。
顧問行(真)
顧問行是清朝第一任敬事房總管(也就是太監的頭兒),這個太監還是個有曆史的老太監,熟悉宮中的各種事物,與吳良輔飛揚跋扈的性格不同,顧問行性格小心謹慎,辦事踏實肯幹,所以極受康熙倚重,康熙皇帝給太監們的朱批谕旨中,給顧問行的最多,而在給其他親近的大臣的信中也多次提到顧問行。
康熙皇帝有多信任顧問行?在康熙皇帝親征噶爾丹期間,除了給太子胤礽寫信之外還會給顧問行這個太監寫信!在康熙皇帝信中他詳細叮囑顧問行要照料太後,管理内宮太監和大小事務,更讓顧問行替自己向皇太後和妃嫔們報平安,讓她們不要太擔心,而且康熙皇帝的信中還透露了些小秘密,比如說一向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還會向顧問行訴苦,吐槽戰場上的艱苦和勞累,可以說康熙皇帝是把顧問行當做是一個可傾訴可信賴的夥伴了。
由于顧問行是先朝老太監,還是個有文化的老太監,所以康熙皇帝把顧太監看作是一個能夠請教問題,化解難題的這麼一個老朋友,更是心腹中的心腹。當康熙遇到棘手的政務等無從下手時都會聽取顧太監的建議,而康熙稱顧問行為:“顧太監”更是能夠體現出顧問行在康熙心中的重要性(皇帝對太監都是直呼其名或者是賤稱,以太監相稱可以說是非常高的待遇了,至少之後所有的太監都沒有享受這個待遇)。
梁九功(真)
不過顧太監畢竟年紀比康熙大了很多,等到康熙中期顧太監老病而死之後,中生代的太監們開始嶄露頭角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梁九功和魏珠,這兩位大爺的來頭也不小,乃是康熙皇帝的“哈哈珠子”出身,何謂“哈哈珠子”?簡單的說就是類似于《康熙王朝》裡魏東亭這樣的角色,他們自幼就服侍康熙皇帝,與康熙皇帝朝夕相處,主仆之間感情十分深厚,康熙早期主要以顧問行這樣的老太監為主,他們辦事缜密細心,梁九功和魏珠等人主要作為“實習生”進行學習,等到了康熙中期,對于這些太監的描寫開始明顯增多。
梁九功是最受康熙器重的,他不但多次陪同康熙帝南巡,甚至作為康熙帝的主要媒介與朝廷大臣們溝通交流。當太子胤礽被廢後,康熙帝假模假式的舉辦了一場太子投票選舉會,由大臣們投票選擇誰來當太子,那群衆基礎雄厚的胤禩一騎絕塵,以高額的票數傲視群雄,不過當梁九功把這個投票結果告訴康熙皇帝之後,康熙很厚臉皮的反悔了……
他對這樣的結果并不滿意,不是不惜甘打自己臉的又讓梁九功作為傳話的給大臣們帶話:“朕對這個結果并不滿意,你們再給我選一個出來”,對于康熙這種自打自臉的行為,梁九功估計也是要崩潰。
梁九功為人聰慧,辦事利落精幹,被康熙視為模範太監。在康熙皇帝為太子選首領太監的诏書中也特意提到了梁九功:用太監不過取其當差勤謹老實,寡言穩重。即如梁九功人甚伶俐,凡有差遣,朕尚時加防範。今看毓慶宮内俱是少年首領,并無有年紀之人。高三變雖言語鈍拙,而辦事誠實;賈應選、趙國士謹慎老實,可以當得首領,送與皇太子去。
太子是康熙一手帶大,父子之間感情很深,康熙帝怕太子沒了娘會受欺負,領用東西不方便都特意把内務府總管大臣的位置給了太子的奶公(也就是太子奶娘的丈夫),更是對太子的教育培養親力親為,對于與太子貼身相伴的太監康熙帝自然不會放松,在這樣的環境下提到了梁九功,可見此時的梁九功聖眷正隆。
不過梁太監也似乎并知道月滿則盈這個道理,他和吳良輔一樣得勢了之後就開始作死,梁九功開始大肆與太監結交,妄圖在朝廷中培養起屬于自己的勢力,這樣的行為當然為康熙所不許,于是梁太監開始失勢并被拘禁,開始在史書中失去了蹤迹,唯一有記錄的是他在被關押的期間生了重病,康熙皇帝還是很念舊的下令為他醫治。
而在《永憲錄》中提到了梁太監的結局:九公幼侍聖祖,與魏珠俱加信用。朝臣多相交結。後以犯法,年老寬恩,拘系景山,畏罪自盡。上念其勤勞,特加轸恤,給銀發喪。魏珠是康熙晚年最受信任的太監,能夠和魏珠并列一起,我們基本可以得出雖然梁九功有一系列作死行為,但仍屬于康熙的心腹之一。不過這個太監的莫名死法也讓我們頗為疑惑,是真的畏罪自盡還是接觸了太多宮廷秘聞而不得不死,我們就不知道了。
魏珠(真)
梁九功倒台了之後,接替他位置的便是魏珠魏太監,康熙晚年的太監集團屬于一超多強,而魏珠能夠從太監中脫穎而出,靠的是他出色的土木方面知識(可見當太監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除了能夠伺候主子,還得要有其他絕招),在康熙六十大壽前,魏珠精心修繕了雲慧寺作為賀壽的禮物,修繕一新的寺廟既能夠替康熙祈福又讨了個好彩頭,康熙對這份賀禮極為喜歡,不但親自來古寺參觀,還為這座寺廟題寫了匾額,辦事利落懂事兒的魏珠開始受到康熙的重視,在康熙晚年的奪嫡風波中,魏珠作為康熙的代言人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是魏珠并不像李德全那樣明哲保身,他與九阿哥胤禟和八阿哥胤禩的關系較好,所以等到雍正繼位就要開始清理收拾這些政敵了,八阿哥和九阿哥作為大頭不能輕舉妄動,但像魏珠這種小蝦米,又在宮中,自然不能留,于是雍正借口魏珠在皇家陵寝重地建房子破壞了皇家風水為由将魏珠貶斥去為康熙守陵。不過好在魏珠并沒有明目張膽的和八阿哥他們勾結在一起,所以雍正也沒有再追究,等到乾隆繼位,魏珠得到寬恕,算是壽終正寝。
雍正時期:蘇培盛(真)
如果不是一部《甄嬛傳》,恐怕沒有人會知道雍正朝的太監頭兒名叫蘇培盛,在電視劇裡的蘇培盛也是從小陪伴雍正長大的太監,極受皇帝信任,這個老太監對皇帝了如指掌,他平時做事滴水不漏,謹慎小心,最難得的是并不仗勢欺人。(當然對年羹堯這種作死的隻會下陰招去算計他,不過這也是年羹堯挑釁他在先,所以蘇培盛算是合法反擊),甄嬛能夠重回皇宮,蘇培盛可謂立功不小,他愛上了甄嬛的宮女槿汐,所以連帶着加入了甄嬛陣營,在甄嬛後期和皇後的鬥智鬥勇中,蘇培盛借着皇帝心腹的身份幫了甄嬛不少的忙。
不過曆史上還真有蘇培盛這個人,而且這個太監很有份兒,他是清代恩濟莊(就是太監們退休居住的地方)少有的能夠留下墓碑的太監之一,生前可謂深受皇帝榮寵。
蘇培盛是雍正還是阿哥的時候就陪伴在身邊的太監,算是“從龍之臣”,因為陪伴着雍正長大,所以蘇培盛對雍正的生活喜好和工作習慣等都十分了解,等到雍正繼位後,蘇培盛便被提拔為懋勤殿首領太監,懋勤殿乃是雍正讀書工作的地方,蘇培盛在這個地方當差,自然是零距離的接觸到了帝國的政治權力中心。
史書上并未記載蘇培盛有啥特長,但是雍正對蘇培盛卻極為喜愛信任,最突出的一點就是雍正曾經賜給蘇培盛一家當鋪,這在康雍乾三朝是絕無僅有的。所以讓旁人們都羨慕不已,所以在清宮檔案中對這次賞賜形容為“破例”,也就是說以前從來沒有皇帝出手如此闊綽大方,還是賞賜一個太監。雍正皇帝是個挑剔嚴苛的人,蘇培盛有什麼優點能夠讓雍正如此的寵愛信任他?我們不得而知,隻能說蘇培盛潛邸出身的身份給他加了分吧,畢竟雍正皇帝是個念舊情的人。
與電視劇裡那個小心謹慎懂得分寸的蘇培盛不同,曆史上的蘇培盛仗着雍正的喜愛和寵幸十分嚣張,他不單單是對大臣橫眉冷眼,對于愛新覺羅皇室的龍子鳳孫們同樣是吹胡子瞪眼,很多親王的孩子都因為禮節不周被他呵斥,對于阿哥們蘇培盛也表現的很傲慢,對雍正皇帝的兒子們:弘曆和弘晝也是愛答不理牛逼沖天的樣子。為此還被雍正帝所呵斥,不過罵歸罵,雍正帝還是照常寵愛蘇培盛,還繼續給他賞賜(這難道就是真愛麼......)
照理說蘇培盛也是個作死作的飛起的太監,他把帝國未來的皇帝乾隆給得罪了,等到新皇帝繼位之後就該慢慢地修理你,不過乾隆表現的很是寬宏大量,依然讓蘇培盛當着正四品的太監,這一當就是十二年,直至蘇培盛死去。
蘇培盛的一生可以算是最圓滿的一個了,皇帝寵信,錢沒少撈,阿哥們也敢剛,最後還壽終正寝。
乾隆時期:李玉(假) 吳書來、陳進忠、王進保(真)
以上這三個太監,并不多見于史料。
原因在于到了乾隆時期,太監們受到了極大的限制。乾隆七年,皇帝下令頒布《欽定宮中現行則例》,乾隆皇帝不厭其煩的給太監們制定了各種的行為準則,大到不能結交外臣,收受賄賂,小到不能拌嘴鬥毆,飲酒賭博等。
乾隆皇帝對于太監們的不信任和防範可以說是曆代帝王之最,“高宗(乾隆)待太監最嚴,命内務府大臣監攝之,凡預奏事之差,必改易其姓為王,以其姓多難分辨,宵小無由勾結也。”,這個新上台的皇帝雖然沒有處理前朝的太監們(比如咱們說到的蘇培盛),但是嚴厲的呵斥他們倚老賣老,蔑視宮廷禮儀,乾隆要求這些深受父皇寵幸的老太監們遵守制度,恪守本分,必須勤心本分做事—“太監等各宜凜遵制度,恪守名分”。在遇到王公大臣時也必須謙恭有禮,不得驕橫不法—“禮貌必恭,言語必謹,不可稍涉驕縱”(哈哈,盡管乾隆沒有追究蘇培盛,但是他心裡可是記恨着呢,一點也沒忘啊),如果是你們這些個太監還敢徇私枉法不守制度,朕是抓住一個殺一個!
所以我們看乾隆一朝的史料中關于太監們的記載什麼最多?挨打......
比如說吧,有個太監坐在欄杆上休息,被乾隆看到了,皇帝說他不守規矩,于是挨了四十棍。有養心殿太監因為幹活出了汗,把帽子扣在了窗台上,被乾隆看到,得,又是一頓竹筍燒肉。直隸總督李衛觐見乾隆時在宮中等待召見,由于李衛是雍正朝的老臣,所以太監們和他關系也不錯,有幾個太監和李衛聊了會兒閑天,這事兒被乾隆知道了更是勃然大怒,他罵太監們說:“伊等身系内監,如何可與總督聚語!”(也就是說你們這些下賤的奴才也配和直隸總督說話麼!),那些個犯事的太監,該打屁股打屁股,該罰俸罰俸,愣是一個都沒跑了。若是有太監還敢搞點小偷小摸,那不好意思,您這小命肯定是沒有了,狂怒的乾隆皇帝還把太監們全部召集起來,讓他們看着偷竊者被活活打死。
所以在乾隆一朝壓根就不可能存在像李玉這種得臉的太監,乾隆對于太監的防範簡直上升到了威脅統治的地步,在乾隆的高壓統治下還造成了太監們不堪其辱,很多太監逃亡到王府去這種荒唐情況。
作者:胡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