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規模經濟與進入壁壘

規模經濟與進入壁壘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3 14:58:24

規模經濟與進入壁壘(規模經濟與規模不經濟理論對創業至關重要)1

長期平均總成本曲線的形狀傳遞了關于一個企業生産一種物品的生産過程的重要信息。具體而言,它告訴了我們成本如何随着一個企業的經營規模——即大小——而變動。當長期平均成本随着産量增加而減少時,可以說存在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當長期平均總成本随着産量增加而增加時,可以說存在規模不經濟(diseconomies of scale)。當長期平均成本不随産量變動而變動時,可以說存在規模收益不變(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在這個例子中,福特公司在産量水平低時有規模經濟,在産量處于中等水平時規模收益不變,在産量水平高時有規模不經濟。

什麼會引起規模經濟或規模不經濟呢?規模經濟的産生是因為較高的産量水平允許在工人中實現專業化,而專業化可以使工人更精通某一項工作。例如,如果福特公司雇傭了大量工人并生産大量汽車,它就可以用現代生産作業來降低成本。規模不經濟的産生是由于任何一個大型組織中固有的協調問題。福特公司生産的汽車量越多,管理團隊就變得越龐大,管理者在壓低成本方面的效率就越低。

這種分析表明了長期平均總成本曲線通常呈現為U形的原因。在生産水平低時,企業從擴大規模中獲益是因為它可以利用更高程度的專業化。同時,協調問題并不尖銳。與此相反,在生産水平高時,專業化的好處已經實現了,而随着企業規模越來越大,協調問題也變得越來越嚴重。因此,長期平均總成本曲線在生産水平低時下降是由于專業化程度提高了,而在生産水平高時上升是因為協調問題增加了。

針廠的經驗對我們啟發很大。“樣樣通,樣樣松。”這句人所共知的俗語解釋了為什麼企業有時會經曆規模經濟。一個努力去做每一件事的人通常以什麼也做不好而告終。如果一個企業想使自己工人的生産率盡可能地高,通常最好是讓他們每一個都從事自己所精通的有限工作。但隻有在一個企業雇傭了大量工人并生産大量産品時,這才是可能的。

亞當-斯密在其名著《國民财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中,描述了他參觀一個針廠的情況。斯密所看到的工人之間的專業化及其引緻的規模經濟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寫道:

一個人抽鐵絲,另一個人拉直,第三個人截斷,第四個人削尖,第五個人磨光頂端以便安裝圓頭;做圓頭要求有兩三道不同的工序;裝圓頭是一項專門的業務;把針塗白是另一項;甚至将針裝進紙盒中也是一門手藝。

規模經濟與進入壁壘(規模經濟與規模不經濟理論對創業至關重要)2

斯密說,由于這種專業化,針廠每個工人每天生産幾千枚針。他得出的結論是,如果工廠選擇獨立工作,而不是作為一個團隊來工作,“那他們肯定不能每人每天制造出20枚針,或許連1枚也造不出來”。換句話說,由于專業化,大針廠可以比小針廠實現更高的人均産量和每枚針更低的平均成本。

斯密在針廠中觀察到的專業化在現代經濟中普遍存在。例如,如果你想蓋一棟房子,你可以試圖自己去完成所有工作。但大多數人找建築商,建築商又雇傭木工、水暖工、電工、油漆工和許多其他類型的工人。這些工人專門從事某種工作,而且,這使他們比作為通用型工人時做得更好。實際上,運用專業化實現規模經濟是現代社會之所以這樣繁榮的原因之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