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今年以來,新造車企業中一場最“樸素”的預售發布會,竟然是财大氣粗,哦不對,是勒緊褲腰帶的恒大汽車,給我們貢獻的。前段時間華為餘承東介紹問界M7花了兩個半小時,給大家貢獻了不少的談資。
而恒大汽車總裁劉永灼全場沒有使用天花亂墜的修飾語,像個嚴謹的理工男一樣,踩着點隻花了30分鐘就把恒大汽車首款純電動SUV恒馳5的賣點介紹完。連之後發布出來的新聞稿,也隻有區區800多字,但留下的讨論熱度,完全不亞于問界M7。
相比于之前500萬元以内最強、800萬元以内無敵手的電動車們,恒馳5老實巴交地說自己隻是30萬元以内最好的電動車。相比于之前“東方雄獅,傲視全球”的氣勢,慘遭“毒打”之後的恒大也收斂了自己的脾氣。
至于恒馳5這款車呢,雖然是預售了,價格也定在比較實在的17.9萬元,但是這款車還在趕工階段,真正量産還要到2個月後,10月份才能交付。而網上對這款車的評價大部分持嘲諷和吃瓜态度,可見許老闆有意投身造車,仍比很多新晉車企要難得多。
确實花了點心思
在看完整場恒馳5的預售發布會後,不難發現恒大在這款新車上花了點心思,從産品到權益以及售後服務,恒大都做了比較大的創新和努力。恒馳5算是一款以“越級”策略推出市場的車型,用高性價比來引發關注。
假設把恒馳5作為一個常規品牌的常規車型來看,這款車表現怎麼樣呢?借用車評人吳佩說的一句話,那就是“允許某些方面對它的肯定,就像某些方面的否定一樣。”而且必須要結合價格看産品,得出的結論才能顯得中立一點。
首先看恒馳5的設計,據稱這款車是由著名汽車設計師中村史郎操刀。他是日産汽車設計總監,日産GTR、350Z、Juke、英菲尼迪FX等車型均出自他手。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至于恒馳5好看與否,不說别的,至少是個電動車的樣子。
其次是車身尺寸,也是産品“越級”競争中最明顯的标志之一。恒馳5長4725mm、寬1925mm、高1676mm、軸距2780mm,整體略大于比亞迪宋PLUS EV、大衆ID.4,比埃安V軸距略短但車長更長。亮點是恒馳5搭配了21英寸輪毂,在這個價位幾乎罕見。
恒馳5也号稱自己的智能座艙,搭載高通8155車規級芯片,算得上現在最頂的硬件。配備10.25英寸儀表、14.6英寸中控和10.25英寸副駕三塊屏,感官上像奔馳EQS的樣式。此外,恒馳5還能實現人臉識别、情緒識别、多屏互動、手勢交互、語音交互等功能。
該說不說,以前的車企在做産品宣傳時總愛說“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現在把恒馳5擺在這,按17.9萬元這個價格來看,能做到這樣的智能化程度,也确實是下本了。當然,堆配置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要真正好用才行。
官方宣稱駕駛性能也很牛,但是恒馳5隻準備了很少的試駕車,所以這個結論按下不表。不過恒馳5搭載L2.5 級H-PILOT智能輔助駕駛系統、APA全自動泊車、遙控泊車、HWA,這些也是同價位少見的。
實際上,恒馳5堆砌的這些配置都不足以讓恒大展示自己的決心。預定恒馳5的前1萬名車主還能再減1萬元,以及享受提車後15日内不滿意可退車退款、提車後3年後6折保值回購權益。為了重拾消費者對恒大的信心,定金交至公證處專戶。
有一說一,自從新造車企業發展以來,消費者才發現原來車可以這麼造、配置可以這麼加、服務可以這麼做,每一次新産品的推出都能刷新大家的認知。當這些也開始同質化之後,恒馳汽車竟然還有能力搞這麼一出“與衆不同”的路子,野确實讓人意外。
“你敢買嗎?”
對于現在的恒大汽車來說,生産和銷售或許已不是難事,重要的是,消費者能否像恒大樓盤回暖那樣相信恒馳汽車的産品。這對于任何新興汽車品牌來說也是一樣,首款産品能夠得到消費者認可,決定着這家汽車品牌未來的命運。
盡管恒馳5有着不錯的性價比,但是畢竟恒馳5背靠的是恒大集團這樣一個企業。恒大集團債務風險在去年暴露,傳言有2萬億元的負債,且沒有償還的能力,恒大自身岌岌可危。所以對于消費者來說,買恒大的汽車需要承擔巨大的風險。
并且一直以來,汽車行業對恒馳汽車的首款産品始終抱着質疑的态度。尤其是恒大内部幾次提出“大幹三個月”的口号,緻使很多人認為這是一款趕工出來的車型,其可靠性、能夠如期交付還有待市場檢驗。
有網友表示,恒大最大問題是如何解除信任危機,也許真的車好售後好,但市場不相信,因為恒大過往所作所為已經踩踏了做企業和做人的底線。所以在業内人士看來,即便恒馳5開了很多先河,但消費者的第一反應仍然是:你敢買嗎?
得承認恒大造車态度上絕對是認真的,這麼大體量的房地産企業一定要轉型,也隻有造車能承載。但是遇上現在靠自研才有出路的新能源汽車産業,恒大汽車“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的地産式造車模式,通過供應商來“攢車”顯然是行不通的。
即便恒馳汽車稱自己有上千專利,但是自始至終在恒馳5身上看到的是一輛各大供應商整合來的産品。而且電動車企中主打性價比的産品不少,但是消費者在選購時看中的仍然是品牌實力、技術力量等,這也是導緻新能源汽車市場分化的重要因素。
用命途多舛來形容恒大再合适不過,今年受疫情影響,芯片短缺、原材料上漲、供應鍊斷裂、物流受阻等問題越來越嚴重,中國汽車工業遭遇“至暗時刻”。即便強勢汽車品牌廠商難以拿到零部件資源,更何況缺錢的恒大。
在過去的十幾年間,恒大除了房地産這項主營業務外,還涉獵了足球、音樂、礦泉水、農産品等等,但最終這些多元化的業務都折戟沉沙。而造車更是一項所有門類中最複雜的産業,這幾年又是比拼創始人能力的時代,許老闆能夠勝任嗎?
當然,有一點共識是,“現在有那麼多家車企可以選,為什麼在芸芸衆生要選中你恒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