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古老的樂器,距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曆史,它被譽為苗族的“文化象征”,是苗族文化的見證者和傳承者,它就是蘆笙。
如今的蘆笙,還有一個新的身份,作為西江千戶苗寨的重要名片之一,使整個景區充滿音樂活力,讓遊客享受視覺與聽覺的雙重體驗。
走進西江,了解這件古老的民間樂器,追尋穿越千年的聲音!
蘆笙的前世今生
蘆笙是一種簧管樂器,隻要是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蘆笙的存在。那麼這種古老的樂器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據說蘆笙發源于中原地區,前身是漢族的“竽”,後來随着時代的變遷,逐步流傳到了苗族人居住的村寨裡,并且成為了他們最喜愛的樂器。在苗族人的心目中,蘆笙是神聖而珍貴的,逢年過節的時候,他們都會吹奏蘆笙,以此來抒發自己的喜悅心情。
尤其是在西江千戶苗寨,這裡一直以來就有“蘆笙之鄉”的稱譽,走進景區裡面,随時随地可以聽到旋律輕快的蘆笙。有趣的民族特色,反映出了獨特的民族風情。
蘆笙是怎樣制作的呢?
蘆笙整體呈淡黃色,由笙鬥、笙管和吹口構成,它大多是用杉木和白竹制作的,在制作過程中,需要将整塊毛坯料刨開成為兩半,然後把裡面全部掏空,等裝入笙管後再把刨開的毛坯料粘合到一起箍緊,确保能夠嚴絲合縫,最後再經過上漆、穿眼、晾曬、打銅片等工序,蘆笙才算是制作完成了。
怎麼樣,聽起來是不是感覺很簡單?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要想真正做出一件純手工打造的蘆笙,就算是專門的蘆笙制作師,至少也得花費半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
蘆笙所發揮的作用
這麼難制作的蘆笙,有哪些用途呢?
對于苗族人而言,蘆笙有着極為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僅是一種樂器,還是苗族文化的載體,更成為了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1.歌與舞的靈魂
自古以來,苗族人吹奏蘆笙時都要配上舞蹈。你能想象得到數以百計的苗族人穿着銀飾,在蘆笙的曲調下跳起舞來是怎樣的場景嗎?
在西江千戶苗寨的蘆笙場上,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要上演,幾十支蘆笙同時吹奏,身穿銀飾的苗族姑娘一同起舞,場面十分的壯觀。這就是千戶苗寨裡的“蘆笙集體樂舞”,也是一場蘆笙文化的盛會。
2.傳遞愛情,吸引心上人
蘆笙還是青年男女嫁娶的重要“媒介”,遇到喜歡的姑娘,苗族的小夥子們就會在夜晚沒有人的時候,拿起心愛的蘆笙走到姑娘家附近,吹上一曲關于愛情的曲子,吐露心裡的愛慕之情。
如果正在家裡面刺繡的姑娘聽到了以後,碰巧也喜歡小夥子的話,心領神會下就會推開窗戶,用苗族的歌聲回應。這簡直就是“脫單”的神器啊!有沒有?
而且每到農曆的9月27日,苗族就要舉行盛大的蘆笙會,那個時候男女青年們通常都會聚在一起,如果彼此間都看上了對方,那麼就會互贈信物、互訴好感。
3.表達豐收的喜悅
在西江千戶苗族,一層層種滿了水稻的梯田裡,到了收獲的季節時,苗族人往往要吹奏起蘆笙,既是表達豐收的喜悅,也是祈求來年能夠風調雨順。
除了這些,蘆笙作為苗族人最重要的樂器,在祭祀、婚嫁、民俗、娛樂等方面還扮演了許多重要的角色,簡直是名副其實的“多面手”。
千百年前,曹操在《短歌行》中寫出“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表達了對賓客的看重,所以要用樂歌樂音來與賓客們同歡同樂。
那麼,看完了關于蘆笙的基本介紹後,去西江聽到蘆笙曲調的時候,你是否會有不一樣的感觸呢?
(作者:張宇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