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19:22:39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1

伊犁 天馬

歌聲和駿馬是哈薩克人的兩隻翅膀。騎着駿馬可去遠方,唱着歌聲贊美生活。

“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

南疆看人文,北疆看風景。最美的北疆不在阿勒泰,而在伊犁河谷。

瓊庫什台,更是伊犁河谷中最隐秘的世外仙境。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2

伊犁美景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3

遠眺瓊庫什台河谷的瓊庫什台村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4

瓊庫什台草原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5

瓊庫什台草原

瓊庫什台,在哈薩克語中是“大平台子”的意思。

瓊庫什台村北是一望無垠的高台草甸,寬大深翠,與喀拉峻草原隔河相望。雪山溪流沖刷出一道道峽谷,綿延起伏的坡地勾勒出人體線條。瓊庫什台草原稀稀落落點綴着哈薩克族氈房,馬群、牛群悠閑地吃草。這裡完全是原始風貌,雪山、林地、草甸、峽谷、河流,仿佛是沉睡了一般,恬靜安詳。

瓊庫什台美景→美不勝收,徒步穿越喀拉峻至瓊庫什台,意外發現小衆秘境

在商業開發日盛的今天,還留有這樣一塊處女地,确實值得慶幸與珍惜。

很多來新疆旅行的去了喀納斯、禾木、那拉提草原,卻沒有到喀拉峻草原;到了喀拉峻草原,卻沒有到瓊庫什台;到了瓊庫什台,卻沒有去冬季牧場。不得不說非常遺憾。

tip:

到瓊庫什台的線路有兩條:喀拉峻草原穿越到瓊庫什台村,或者特克斯直達瓊庫什台村。

建議來回分别走兩段路程,不要錯過路上的美景。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6

瓊庫什台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7

氈房


圖文原創,今日頭條獨家首發。謝絕商轉。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8

三條古代烏孫古道

說起瓊庫什台,不得不提一下烏孫古道。

古代的烏孫古道有三條,分别是現在的夏特古道、包紮墩古道、獨庫公路

一座天山,分隔開匈奴、烏孫和龜茲三大古國。勢弱的烏孫國,不得不在西漢與匈奴中周旋,同時與匈奴和西漢聯姻。

張骞出使西域,聯合烏孫國、大月氏國,從河西走廊走天山以北線,被匈奴所俘,困十年方逃脫。

烏孫國與西漢暗中聯合,不得不取道龜茲國。龜茲國信仰佛教,不好戰。與西漢關系友好。

三條古道中,夏塔古道是烏孫國與龜茲國最重要、最便捷的經濟文化交流通道。獨庫公路是北疆與南疆的重要通道,是匈奴與南疆的聯系要道。中間的包紮墩古道始于一個愛情故事。

烏孫國夏都位于喀拉峻草原,解憂公主與烏孫王生三男兩女。女兒弟史天生聰穎美麗,東赴長安求學,與龜茲國王子绛賓一見鐘情。出于連橫考慮,強強聯合,一條烏孫古道擔起了曆史重任。烏孫公主弟史從瓊庫什台出發,穿越天堂湖,穿越雪山達坂,南嫁龜茲王子,拉開了西域歸順中原的大幕。

瓊庫什台村是包紮墩烏孫古道的起點,這是一條連接伊犁谷地和南疆阿克蘇的翻越天山的古道,大緻路線為:瓊庫什台村(2850)-包紮墩達坂(3660)-科克蘇河(2050)-天堂湖(3100)-阿克布拉克達坂(3900)-黑英山山口,終點是阿克蘇拜城縣黑英山鄉的博孜克爾格河峽谷口,全程約130多公裡,是伊犁通南疆的捷徑。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9

烏孫古道瓊庫什台起點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10

古村全景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11

瓊庫什台村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12

瓊庫什台河畔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13

牧牛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14

木楞屋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15

浣洗松針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16

馬背上的哈薩克族小哥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17

足球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18

草甸光影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19

少先隊敬禮

瓊庫什台村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特克斯縣喀拉達拉鄉,在2010年12月13日入選中國曆史文化名村。瓊庫什台村是一個有300多戶、1700多人的牧業村,村内居民以哈薩克族為主。

瓊庫什台河從村頭流過,彙入庫爾代河,再流入特克斯河。特克斯河是伊犁河支流,蒙古語“野山羊衆多的河”。北疆有許多地名是蒙古語,依稀可見成吉思汗西征大軍的浩浩蕩蕩。

哈薩克族是跨境民族,我國的哈薩克族90%聚居于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隻有少數分布于甘肅省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與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哈薩克族的先民主要由古代中亞草原上的塞人、大月氏、烏孫、康居、奄蔡人、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及後來的乃蠻、克烈、克普恰克等組成。

無馬不成行,無歌不成語。遊蕩的放牧生活,養成了哈薩克族騎馬的生活,随遇而安也養成了樂觀的歌唱習俗。

伊犁馬是西域良馬,體型高大俊美,結構勻稱,眼大眸明,頭頸優美。

烏孫王曾贈伊犁馬千匹給漢武帝。漢武帝喜愛至極,賜名"天馬",并即興賦詩曰:“天馬來兮從西極。”

伊犁馬力速兼備,挽乘皆宜,并擅長山地長途奔襲。伊犁馬不但具有觀賞價值和遊牧價值,并且也是古代的戰馬。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20

伊犁馬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21

瓊庫什台河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22

瓊庫什台牧區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23

森林、河流、草甸、花海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24

飛掠草原的雄鷹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25

哈薩克族習俗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26

木屋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27

河邊吟唱的哈薩克族長者

到了瓊庫什台村後,便開始找尋作為曆史文化名村的影子。

村内除了原木做的木楞房屋,似乎找不到什麼特别之處,這樣的木刻楞木屋在呼倫貝爾更多,屋頂更尖。原以為村南的烏孫公園可以追憶烏孫古國曆史,卻也悻悻而歸。好歹也塑個石像,刻幾個字,以便遊人發古幽思一下。

索性沿瓊庫什台河信步而行。寬闊的瓊庫什台河水在雪嶺雲杉林中穿過,清澈、冽涼,不似庫爾代河那般奶灰色。冰川雪山四面環繞,高山草甸花海舉目皆是。

正在河邊踟躇,一陣琴聲飄來。循聲而去,是一位哈薩克族長者獨自在彈冬不拉。神情專注,歌聲舒緩悠長。雖然沒有聽懂哈薩克語歌詞,從歌聲的深情大約猜出這是一首哈薩克族情歌(後來請教了當地哈薩克族朋友,得知是一首贊美草原,歡迎遠朋的歌曲)。

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偶遇,如果不是一心想找尋曆史文化的蹤影,是不會冒雨走入這段河畔,也就不會遇到這麼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了。

一把冬不拉,一位深情的吟唱長者,一個虔誠的聽衆。這是一份來自上天的機緣。

這不正是瓊庫什台的靈魂嗎!沒有什麼再比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産更讓人滿足了。這是純粹的哈薩克族文化與曆史。

長者每天都在瓊庫什台河畔彈唱冬不拉。這是他的生活,卻是我的詩與遠方。

冬不拉是哈薩克語dombra的譯音,是“會唱歌的樹”的意思。傳說很久以前,哈薩克人晾曬羊腸時,風一吹過,發出美妙的聲音。于是,哈薩克族便以松木為琴身,以羊腸為弦,創造出了樂器冬不拉。

看到我聽不懂哈薩克語,長者又吟唱了一首漢語版的《大中國》。哈薩克族情歌→哈薩克族情歌

哈薩克族人有一個舞蹈是“卡拉角勒哈”,中文叫“黑走馬”,是集舞蹈、音樂于一體的哈薩克族民俗文化代表作,是馬與歌的合體。将哈薩克人的活潑、樂觀、勇敢,以及強健的體魄展現得淋漓盡緻。

(哈薩克族舞蹈:黑走馬)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28

金字塔遙相呼應

同樣是草原地帶,同樣是牧區,瓊庫什台的蚊蠅卻不像内蒙古草原那樣多。大約這裡太純淨了。

同樣是雪山、冰川、湖泊,伊犁的天山風景沒有被冠以“神山、神湖”,沒有被宗教色彩所加持,不需要轉山轉湖磕長頭。如果西藏的雪山是用來信仰與崇拜的,那麼新疆的雪山就是用來親近的。

伊犁河谷是濕潤豐腴的,瓊庫什台是自然原始的,哈薩克族人是友善的。這種天人合一的和諧,是天然的,不是靠大張旗鼓地信仰而來。兩千年前烏孫國人看到的景貌,和我們現在看到的大緻相同。希望這份純真可以延續下去,一眼千年。

沒有遇見,便不會牽挂。再會,瓊庫什台。重逢可期。

哈薩克斯坦草原旅遊(最純粹的哈薩克族情歌)29

清晨的瓊庫什台


下一篇:伊犁的漢家公主


歡迎關注《鵲華煙雨明湖風》,美食旅遊文化傳播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