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農曆有關的傳統節日

農曆有關的傳統節日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19 09:08:46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

農曆有關的傳統節日(我國農曆傳統節日)1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曆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内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着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在古代民間,人們從歲末的廿三或廿四的祭竈便開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結束。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于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新年才算結束。春節是個歡樂祥和、親朋好友歡聚的節日,是人們增深感情的紐帶。節日交流問候傳遞着親朋鄉裡之間的親情倫理,它是維系春節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要義。

農曆有關的傳統節日(我國農曆傳統節日)2

關于年的由來,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鬥争了很多年,人們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顔色、火光、響聲。于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挂上紅顔色的桃木闆,門口燒火堆,夜裡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裡,"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彩,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為了紀念這次勝利,以後每到冬天的這個時間,家家戶戶都貼紅紙對聯在門上,電燈籠,敲鑼打鼓,燃放鞭炮煙花;夜裡,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賀道喜。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就成了"過年"。

清明節(公曆4月4-6日)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

農曆有關的傳統節日(我國農曆傳統節日)3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元宵節的由來有三種說法:第一種是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将元宵節确定為重大節日。

第二種說法是漢文帝登基以後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第三種說法,即元宵節起源于火把節。漢代民衆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達數萬人,從第一天黃昏始至第二天天黑為止。直至今天,我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谷場跳舞。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農曆有關的傳統節日(我國農曆傳統節日)4

端午,為農曆五月初五,又名端陽節、重午節、天中節、粽子節、五黃節、躲午節、解粽節、五月節、端禮節等等,端是“開端”、“開始”的意思。端午節是我國古老的民俗大節,其由來傳說甚多,分别有紀念介子推、屈原、伍子胥、曹娥、女詩人秋瑾等,還有惡月惡日、 蓄蘭沐浴、走黃巢等說法。現在大家說的比較多的是紀念屈原。

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内容,蘊含着深邃豐厚的文化内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内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辍。

乞巧節(農曆七月初七)

農曆有關的傳統節日(我國農曆傳統節日)5

乞巧節,也稱七夕節,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着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據說,七姐是天上的織布能手,舊時代婦女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其實,所謂“乞巧”不過是“鬥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地漢族民間的乞巧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亦是乞巧風俗的延伸。

乞巧節起源于對自然的崇拜和婦女穿針乞巧的習俗,後來因為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被賦予了愛情的意義。

七夕節起源于民間故事《牛郎織女》,牛郎織女相識、相知、相愛,卻因人仙有别,被王母娘娘棒打鴛鴦,讓他們隻能隔着銀河遙遙相望,但是還好有喜鵲們,可以為他們搭建一座鵲橋,讓他們在橋上相見。相傳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鵲橋相會就是在農曆7月7日,所以便将這一天定為七夕。又因為織女有一雙能織雲霞的巧手,而民間的少女們都希望能得到織女的靈氣,所以在七夕節那天才有了“乞巧”的習俗。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四/五)

農曆有關的傳統節日(我國農曆傳統節日)6

中元節,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中元節”是道教的叫法,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産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節氣與古老文化中的陰陽消長循環之理有關,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複生之數。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幹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該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于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認為七月半是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将七月半秋嘗祭祖節稱為“中元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并且逐漸将“中元”固定為節名相沿迄今。中元節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

七月十四/十五日祭祖是流行于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均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

農曆有關的傳統節日(我國農曆傳統節日)7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幹支曆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将中秋節定在夏曆八月十六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傳說後羿從西王母那裡得到了不死藥,交給嫦娥保管。嫦娥在逢蒙偷竊不死藥時情急之下吞了藥後飛到了天上。她不忍心離開後羿,便留在月亮廣寒宮。後羿聽說娥奔月之後,痛不欲生。月母為二人的真誠所感動,于是允許嫦娥每年在月圓之日下界與大羿在月桂樹下相會。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

農曆有關的傳統節日(我國農曆傳統節日)8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季秋豐收祭祀演變而來。“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隻要它一出現,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躏。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他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桓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在仙鶴指引下,終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個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終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桓景廢寝忘食苦練,終于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桓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随着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桓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劍下,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複一年地流傳下來。後來人們就把重陽節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

臘八節(臘月初八)

農曆有關的傳統節日(我國農曆傳統節日)9

臘八節,中國傳統節日,俗稱“臘八”,節期在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于我國北方,這節日的習俗是“喝臘八粥”。臘八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這天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稱為“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臘八”一詞源于南北朝時期,當時又稱“臘日”,本為佛教節日,後經曆代演變,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節日。

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俗。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内)淨飯王的兒子,他見衆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獲,後經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并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并将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

除夕(一年最後一天的夜晚,也指一年的最後一天)

農曆有關的傳統節日(我國農曆傳統節日)10

除夕,為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歲末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是除舊布新、阖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祖大節。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遊子也是要趕着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

農曆有關的傳統節日(我國農曆傳統節日)11

有一種傳說:是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最怕紅色和聲響,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甯.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