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遠程文件怎麼導出

遠程文件怎麼導出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09 20:03:44

現如今,遠程辦公成了打工人的必備技能,but,有時,電腦不在身邊怎麼破?比如在家裡時,突然需要公司裡電腦上的一份文件,如果能遠程打開公司裡的電腦,再遠程把文件傳到本地就方便了。其實這個實現起來并不難,用向日葵家的任意一款智能開機插座就能搞定,今天給大家介紹下這個方法哈!

我用的向日葵P1Pro,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其它型号,這款有4個可以獨立控制的孔位,相當于一下子有了4個智能插座,桌面上需要遠程控制的電器,比如加濕器、比如電暖風等,就能多接進來幾款了,普通電器也能變身智能電器。

遠程文件怎麼導出(實用的遠程開機)1

這款智能插線闆是經典的長條形設計,三圍尺寸是22.5*5.2*3cm,線長約2.1米。正面分布有四組國标5孔插孔,并設計有安全門,能夠避免小孩子誤将手指或者金屬物品伸入插座造成觸電的現象。每一個插孔上方都有獨立的指示燈,對應表示這個插孔的工作狀态。

遠程文件怎麼導出(實用的遠程開機)2

插線闆背部兩側設計有橡膠防滑腳墊,放在桌面上既能增加穩定性,又能避免插線闆背部與桌面摩擦。

遠程文件怎麼導出(實用的遠程開機)3

在插線闆兩端還預留了挂牆孔,方便貼牆上使用。

遠程文件怎麼導出(實用的遠程開機)4

插線闆的線材長度大約2.1米,線芯采用三根截面為0.1平方毫米的軟線組成,插頭為國标三角插頭。插線闆最高支持2500W的負載功率,用來滿足一般人桌面上設備的供電完全沒有問題,甚至一些大功率電器也能正常負載。

遠程文件怎麼導出(實用的遠程開機)5

它的供電總開關按鍵在靠近線的位置,電源鍵周圍還鑲嵌有一圈指示燈,同時,這枚按鍵還是網絡複位按鍵,短按一下是電源開關,長按可以複位插線闆的網絡設置。

遠程文件怎麼導出(實用的遠程開機)6

接下來就是綁定智能插座了,手機上下載安裝向日葵遠程控制APP,注冊并登陸自己的賬号。點擊右上角的加号添加新硬件-添加智能硬件-插座/插線闆,記得打開手機上的GPS定位和藍牙,這樣綁定時就更容易找到P1Pro插線闆了。長按插線闆電源鍵5秒重置WiFi連接,指示燈白色常亮藍燈快閃表示進入待配對狀态,根據向導指引完成綁定即可。不過,插線闆目前僅支持2.4GHz頻段的無線網絡,這點需要注意下。

遠程文件怎麼導出(實用的遠程開機)7

設備管理界面也比較簡單,自上而下分布有四個插孔的圖示,在APP中可以單獨控制每一個插孔通電或斷電狀态,實現遠程斷電操作。插線闆運行期間會自動統計用電信息,包括電流、電壓、功率和累計用電量等,在APP中生成報表。

遠程文件怎麼導出(實用的遠程開機)8

基于遠程控制供電/斷電的功能,還可以實現電腦遠程開機。将電腦主機的電源插在某個插孔上,在APP中選擇對應插孔綁定主機即可。

遠程文件怎麼導出(實用的遠程開機)9

在電腦的BIOS中開啟AC recovery(不同的主闆操作方式有所不同,可以查閱說明書或者自行百度)。

遠程文件怎麼導出(實用的遠程開機)10

在電腦上也安裝向日葵遠程控制軟件,使用與手機APP相同的帳号密碼登錄,登錄時根據提示點擊立即加入無人值守,這樣電腦開機之後,向日葵遠程控制軟件就會自動運行了。

遠程文件怎麼導出(實用的遠程開機)11

再回到手機APP上,找到接了電腦電源的那個插孔,點擊綁定主機,就實現了插線闆-電腦主機-APP三方的相互綁定。現在就可以用遠程控制電腦開關機了。

遠程文件怎麼導出(實用的遠程開機)12

遠程開機以後,就可以用手機來遠程操作電腦,你們看,在手機端也會有一個虛拟的鼠标和鍵盤,一些簡單的文檔處理任務,用手機遠程控制着就能完成,如果是複雜的操作,建議用電腦遠程控制,那樣靈活。

遠程文件怎麼導出(實用的遠程開機)13

遠程文件怎麼導出(實用的遠程開機)14

前面提到的遠程取文件就更方便了,在功能界面裡有一個遠程文件,點一下之後,電腦裡的各個硬盤就出現在列表裡了,找到對應的文件,可以保存到本地,手機、電腦都可以實現遠程文件的功能。

遠程文件怎麼導出(實用的遠程開機)15

用完之後随手再遠程關機,這個智能插線闆的關機是“軟關機”,發給電腦發送關機指令,電腦關機之後才會延時斷開電源。強制斷電會損壞電腦上的數據,甚至還會損傷電腦硬件,軟關機就非常安全了。

遠程文件怎麼導出(實用的遠程開機)16

怎麼樣,是不是這個智能插線闆的功能還是非常實用的,而且它的遠程開機實現起來也是比較簡單的,目前我這邊遠程辦公一直就是用的這款産品,我家裡、辦公室裡各有一個,用起來非常方便,大家有需要的可以學起來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