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團購之後,到美團買票看電影真是很便宜,基本上20元就能搞定,但是,好日子沒有多久,電影院不買賬了!
美團購買一張電影票是19.9元,我們這個三線小城,選擇的隻有華臣影院了,最初,看2D電影,原價,看3D電影,加5元眼鏡錢……再然後,熱門電影加10元,不管是2D的還是3D的,甚至還要加15元,最後一次是《夏洛特煩惱》,已經上映20多天了,在美團購買的票,電影院還是在原有基礎上又加了10元錢……這優惠已經沒有啥意思。
然後,去年11月,阿裡巴巴開始扶持口碑網,甩賣美團股份,美團也變成了新美大,然後被阿裡抛棄,再然後,O2O開始了百度糯米、餓了嗎、美團外賣之争,除了餓了嗎,其他的好像都不能用支付寶支付,這就意味着,買起來挺麻煩的。
也許都可以用支付寶支付的,關鍵是支付寶開啟的界面,外賣隻有餓了嗎這個選項,然後,在電影篇上有了淘票票,直接在線選座,然後直接到電子售票口取票,價格20元左右,什麼加5元加10元這個糟糕的體驗統統沒有了!
2016年的電影好像都不咋地,和2015年《捉妖記》、《煎餅俠》、《夏洛特煩惱》等等叫好又叫座的電影比較,弱勢了很多,尤其是那個還星爺一張影票的《美人魚》,雖然票房30億,但是,說實話,這30億真心不值,在透支了各種情結之後,就落寂了。
言歸正傳,去年在美團除了購買電影票之外,還吃了幾次火鍋。又一次,我拿着手機到收銀台去買單的時候,告訴用團購,收銀台的小姐很幹脆的說,我給你打折,團購價,你支付現金吧!這種被藐視的感覺差點崩潰,其實,好幾次團購的結果都不是太理想,是太能吃了還是本身量不足,都需要額外花銷,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這種體驗多了,就不願意再團購了。
2016年美團大力做外賣,與餓了嗎、百度外賣死磕,全面開展的結果怎樣不知道,但是,團購的模式,就是O2O模式,在被手機支付這股浪潮一下給淹的差不多。
談到這,我想說,互聯網想要得到發展,需要兩個基礎條件:
1、打開支付環節。微信的成功的核心點就是支付,雖然它的支付功能一度不被認可,但是,一個微信紅包如同阿裡巴巴芝麻開門一樣,一下子活了,讓支付寶不斷的模仿,疲于應對,比如咻一咻、比如支付寶變成“支付鸨”、比如支付寶的社交功能……都在東施效颦,奮力反擊,當然,支付寶和微信的鬥争遠遠沒有結束,因為支付寶有第三方保證功能,而微信支付好像錢付了就直接到對方賬戶上,這顯然還差點。
2、做好用戶體驗。團購的體驗好嗎?曾今做過團購的人說,隻有那些半死不活的店家才去做團購,這種店家大多是不做團購也得死,做了團購死的更快些。雖然這句話說得太那個了,但是我觀察,本地客流量一直上佳的店家在團購中根本看不到他們的影子,就算團購,打個85折就不錯了。團購過幾家,包括看電影,感覺真的不是很爽,有種怪怪的味道,倒不如直接用手機支付來的更潇灑一些。曾經轟轟烈烈的團購,也許在移動支付已經攻下大街小巷的趨勢下,悄然落幕了。
團購模式不是不好,但是,做不好用戶體驗,就算打個對折,同樣消費者也不會買賬,很多線下行業被互聯網颠覆,不就是平日裡太“霸道”了,比如欺客宰客、價格虛高、看人下菜的行業,被互聯網企業看到痛點,收拾的“老老實實”。
好吧,就說這些了,該結尾了,最後說兩句,《你的名字。》不錯,很好看。還有一個詞一直被大家誤解,那就是“無商不奸”,其實在古代“無商不奸”應該寫作“無尖不商”,意思是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将鬥裝滿之外,還要再多舀上一些,讓鬥裡的米冒尖兒。這也是互聯網颠覆傳統企業的法寶,在商業時代,做好用戶體驗永遠是第一位的!
本文由宏文(HW2081)原創首發今日頭條,歡迎大家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